世界上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婚纱
世界上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婚纱,被认为是维多利亚女王在婚礼上所穿的那件白色缎面婚纱。1840年2月10日,在伦敦圣詹姆斯宫皇家教堂,维多利亚女王身穿象牙白色的绸缎婚纱,头戴简洁的、由阿尔伯特亲王亲自设计的橙花花环,步入了与阿尔伯特亲王的婚礼殿堂。尽管当日天公并不作美,天气阴冷还下了一场很大的雨,却未浇灭围观群众的热情;当晚维多利亚女王因头痛卧倒在床,日记中却也无法掩饰自己的喜悦,写道“这是我生命里最最快乐的一天”。
在维多利亚女王的婚礼之前,皇家婚礼大多是穿绣金丝的红丝绒晚礼服,搭配与身份相配的宝石王冠,再披上毛皮大衣以示尊贵身份;但自维多利亚女王之后,白色婚纱的纯与美成为英国皇家历代婚礼乃至整个西方的婚礼的象征。
虽然看起来不像以前那般华贵,但维多利亚女王简约的白色婚纱却也并非肉眼所见的“朴素”。它是由上百名织女连续数月,以定制的象牙白绸缎与层层叠叠的霍尼顿蕾丝细细缝绣而成的,婚纱拖尾长达18英尺。据说单霍尼顿蕾丝便价值1000英镑,由200多名手工艺人足足编织了8个月的时间。这种来自英国本土霍尼顿地区的蕾丝是维多利亚女王尤为喜爱的,它用料讲究、薄如蝉翼、图案繁复华丽,所以在制作上成本颇高且周期漫长。而在18至19世纪初的西方,当时工业革命刚刚兴起,纺织业和漂染技术还不发达,白色礼服的制作成本和维护成本都是很高的,洗干净也困难,因此除了拥有纯洁无瑕之美外,也是贵族眼中权力和财富的象征。直到工业革命后期,随着纺织业和漂白技术得到飞速发展,才不仅限于上流社会或富人阶级,成了真正大众化的流行。

(图1为:维多利亚女王的婚纱(下摆的蕾丝被女王拆除缝制在其它衣服上),绸缎、蕾丝,现收藏于英国皇家收藏信托;

图2为:从维多利亚女王的婚纱上取下来的霍尼顿蕾丝,曾被反复缝制在其它服饰中;

图3为:维多利亚女王的霍尼顿蕾丝头纱;


图4—图5为:乔治·海特绘制的《维多利亚女王的婚礼》及局部图;

图6为:弗朗兹·克萨韦尔·温特哈尔特绘制的《维多利亚女王身着婚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