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出境的20件国宝绘画
国家文物局在2002年、2012年、2013年这三年,发布了三批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名单,共计195组,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古代绘画系列中的20件国宝级藏品。
“国宝”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年代久远,珍贵。更是因为它们为我们呈现了一布辉煌壮丽的中华文明史。
展子虔《游春图》
隋 故宫博物院藏
禁出文物(195-82)

张伯驹先生倾尽毕生所有所购得,这幅作品被认定为目前仅有的唐前山水画作,是最珍贵的古画之一。

这幅山水画,描述了春光满园的景色,人们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到山水之间踏青游玩。




画作颜色浓丽厚重,山水以矿石为材料所制成的颜料进行赋色,矿石的明亮衬托出大好河山的壮丽之景色。
韩滉《五牛图》卷
唐 故宫博物院藏
禁出文物(195-83)


《五牛图》是传世孤本,也是为数不多的唐代纸卷绘画之一,因此无论他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都受到世人的极度关注。





此画作是目前发现最早作于纸上的作品,纸的材料为麻布,极具有唐代的特点。
形象不一,姿态各异,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动态十足。其中一牛完全画成正面,视角独特,显示出作者高超的造型能力。
03
周昉《挥扇仕女图》卷
唐 故宫博物院藏
禁出文物(195-84)






《挥扇仕女图》中描绘了13位头挽高髻、细目圆面、长裙曳地的妃嫔和宫女形象。画家周昉出身于豪门显宦,因此,他对于贵族阶层绮靡奢华的生活非常熟悉。图中色彩丰富,以红色为主,兼有青、灰、紫、绿等各色。冷暖色调相互映衬,显现出人物肌肤的细嫩和衣料的华贵。
04
孙位《高逸图》卷
唐 上海博物馆藏
禁出文物(195-85)





《高逸图》是孙位的唯一存世作品,构图与南京西善桥东晋墓砖刻《竹林七贤图》一脉相承,此图虽历经磨难,但流传有序,保存基本完好。
05
王齐翰《勘书图》卷
五代 南京大学藏
禁出文物(195-86)



《勘书图》是南唐王齐翰的传世孤本,成画约一千余年,前后历经十六家之手,为现存古代稀世绘画精品之一。画面右下角,以巨大的山水屏风烘托文人萧散心境,构图更可称为“神妙”。
06
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卷
五代 故宫博物院藏
禁出文物(195-87)








《重屏会棋图》卷无作者款印,是研究五代皇室生活的重要例证。图绘摆设精美的室内,四位身份高贵的男子于棋桌前的情景。他们神态各异,举止不同,作为写实性的绘画作品,作者在逼真地刻画出人物肖像特征的同时,也真实地描绘出室内的生活用具。为后人研究五代时期各种生活器用的形制以及中国早期皇室的行乐雅集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形象资料。
07
胡瓌《卓歇图》卷
五代 故宫博物院藏
禁出文物(195-88)







胡瓌《卓歇图》卷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契丹图像信息,全卷画女真贵族在狩猎歇息时邀南宋使臣宴饮观舞的情景。
08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卷
五代 故宫博物院藏
禁出文物(195-89)












《韩熙载夜宴图》如实地再现了南唐大臣韩熙载夜宴宾客的历史情景,细致地描绘了宴会上弹丝吹竹、清歌艳舞、主客揉杂、调笑欢乐的热闹场面,又深入地刻划了主人公超脱不羁、沉郁寡欢的复杂性格。
09
卫贤《高士图》卷
五代 故宫博物院藏
禁出文物(195-90)



描绘汉代隐士梁鸿与妻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此图虽为主题人物画,实则集山水、人物、建筑画为一体。山石多用干笔皴擦,注意用墨色的深浅对比强调峰岫的凹凸和凝重的质感,石上干笔点苔的技法更是画家的独创。
10
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卷
五代 辽宁省博物馆藏
禁出文物(195-91)








董源善画山水,开创了“平淡天真”的江南山水画风格,图中山势重叠,缓平绵长,植被丰茂,水汽若蒸,似江南夏日景色。全图构思精细,设色雅淡,冈峦清润,林木秀密。技法上以披麻皴为主,多用苔点,色彩淡雅,为典型的江南山水。
11
黄筌《写生珍禽图》卷
五代 故宫博物院藏
禁出文物(195-92)






《写生珍禽图》卷为黄筌传世的重要作品。画家用细密的线条和浓丽的色彩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众多生灵,在尺幅不大的绢素上画了昆虫、鸟雀及龟类共24只它们之间并无关联,亦无一个统一的主题。
12
王诜《渔村小雪图》卷
北宋 故宫博物院藏
禁出文物(195-93)




王诜《渔村小雪图》描写冬季小雪初霁的渔村山林景色。此卷是王诜师法李成而自成一家的作品。为了表现积雪,除山峦留白外,作者还在峰顶、树杈、沙脚施以白粉。
13
梁师闵《芦汀密雪图》卷
北宋 故宫博物院藏
禁出文物(195-94)





此卷为梁师闵的传世孤品,整幅用笔细润,皴法简括,水墨为主,略施赭色,大片空白的运用正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于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特质
14
祁序《江山放牧图》
北宋 故宫博物院藏
禁出文物(195-95)

《江山放牧图》是北宋画家祁序的传世孤品,同时它也是典型的宋代风俗小品绘画作品。作者将悠闲惬意的牛与风和日丽的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画面中洋溢着浓郁的乡土风情。
15
李公麟《摹韦偃牧放图》卷
北宋 故宫博物院藏
禁出文物(195-96)




这是一幅宋朝画家李公麟临摹唐朝画家韦偃的作品。尽管韦偃的原作已不可得,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李公麟《摹韦偃牧放图》卷再现盛景。
16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
北宋 故宫博物院藏
禁出文物(195-97)













《清明上河图》全卷画面内容丰富生动,集中概括地再现了12世纪北宋全盛时期都城汴京的生活面貌。
17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
北宋 故宫博物院藏
禁出文物(195-98)









《千里江山图》卷是北宋画家王希孟传世的唯一作品,被视为宋代青绿山水中的巨制杰作。
每部分均以山体为主要表现对象,各部分之间或以长桥相连,或以流水沟通,使各段山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巧妙地连成一体,达到了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
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为主要颜料,敷色夸张,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被称为“青绿山水”。综观全幅,又不失雄阔的境界和恢宏的气势,远观近睹均令人折服。
18
马和之《后赤壁赋图》卷
南宋 故宫博物院藏
禁出文物(195-99)



马和之主要刻画了“登船而返”,“遇鹤”的场景,画面清灵脱俗,动感强烈,笔触飞动潇洒,但法度细腻、严谨,兼备画中行家和文人士气于一体的独特绘画风格。
19
赵伯骕《万松金阙图》卷
南宋 故宫博物院藏
禁出文物(195-100)




赵伯骕真笔,笔法清细繁复,格调柔丽雅洁,显示出南宋皇家贵胄新的审美情趣。为其后元代文人山水画的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20
阎立本《步辇图》卷
唐(宋) 故宫博物院藏
禁出文物(195-101)



《步辇图》反映唐代初年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全画以细劲的线条塑造人物形象,线条纯熟,富有变化和表现力;唐太宗李世民的威严,使臣禄东赞的干练、谦和,引见官员和内侍的恭谨,年轻宫女的天真活泼,都各具特点,跃然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