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三尺又何妨”安徽六尺巷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区西环城路的西后街。巷东起西后街,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全长100米、宽2米,墙为青砖,地面由鹅卵石和石片铺就而成。
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
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因两家宅地都是祖上基业,时间又久远,对于宅界不是很清晰但谁也不肯相让。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又因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县官也不敢轻易了断。这时,张家千里传书到京城做宰相的张英求助。张英收书后批诗一首寄回老家,便是这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六尺巷牌坊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两家大院的宅地都是祖上的产业,时间久远了,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想占便宜的人是不怕算糊涂账的,他们往往过分相信自己的铁算盘。两家的争执顿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由于牵涉到宰相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愿沾惹是非,纠纷越闹越大,张家人只好把这件事告诉张英。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
<
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旁边的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一纸书来只为墙(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交给来人,命快速带回老家。家里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但家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诗,败兴得很。后来一合计,确实也只有“让”这惟一的办法,房地产是很可贵的家产,但争之不来,不如让三尺看看。于是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张英的行为正应了那句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得邻居一家人热泪盈眶。吴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之间,空出一条巷子,有六尺宽,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吴家的一半。六尺巷由此而来。
张文瑞公,即清代名臣、文学家张英。康熙二年中举人,六年中进士,十二年授翰林院编修。后升任侍读学士,二十八年升任工部尚书,后任礼部尚书。三十八年荣升宰辅,乡里称其府第为宰相府。张英的让墙其言行蕴含着中华传统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更体现出为官者德治礼序、崇德重礼的文化精华。因而,一直受到后人的敬仰与追求,许多仁人志士还特地来参观学习与追思仰怀。据报道,11月15日,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专程来此拜访。
包容忍让、平等待人,作为一种美德,在我们古代已经提倡了,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并不是很多,尤其涉及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心胸宽广、放眼远处、恭谦礼让的人无论在何时都是受人尊敬的。在物欲横流、钱、权当头的今天,提倡这种美德,似乎更为必要。
毛主席在建国后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经讲到这个故事,说起这四句诗,用来表达两国之间的事宜应该谦让、平等。
六尺巷这条看似寻常的巷子,走完全程也不过四五分钟,但作为中国文化的遗产,是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六尺巷”旧址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85年,桐城市政府将“六尺巷”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安徽省政府有关部门拨专款进行部分修复;1999年,桐城市政府又拨专款在其遗址上进行复建与扩建。现在的“六尺巷”主体建筑包括巷道、东边的“礼让”石牌坊和西边的“懿德流芳”石牌坊、休闲广场、诗画照壁、假山石等。巷口,槐树环抱,高耸十几米,枝叶繁茂,遮蔽一片阴凉。树下,石桌石凳围树而造,悠闲自得,古韵飘逸。2007年4月,“桐城文庙-六尺巷”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张英的宽容旷达让六尺巷的故事被广泛传诵,至今依然带给人不尽的思索与启示。
六尺巷这条几十丈长的巷子虽短,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