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好玩的地方详解(二)
前门 曾经的家园
地头蛇:Disy
盘踞时间:20年
出没地点:自小行走于前门至珠市口一带的大小胡同
心情故事
几日前从前门路过,看着昔日熙来攘往的街道被绿色的城建围栏所遮蔽,自家曾经的小院也已经变为一片废墟,小时候与小伙伴捉迷藏的窄巷现在更是面目全非,还有每每让人谗涎难禁的天兴居炒肝的香气更是踪迹全无了。虽有消息称2008年时,由京味文化、中外美食、品牌购物、休闲保健等功能区组成的步行街将在这儿建成,80余个京城老字号也将在改造后的前门商业街两旁一字排开,深处的居民区也都以整修过的四合院形式出现,但那种痛失家园的感伤竟然还是会不期然地爬上心头。
说起老前门,我的情感类似于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的感觉,因为自己小的时候就在那里玩耍出没,那高高的前门楼子仿佛挨着我的家,那些或深或浅、或宽或窄的胡同充满了我童年及青春时代的记忆。
前门的美食自小在味蕾上留下的独特印记至今仍然让人回味留恋!全聚德、都一处等,由于典故声名,蜚声中外,是观光客的尝鲜所,我等一般百姓家的孩子,只有咽着口水看看金发碧眼的老外出入店堂的份。那时,爸爸的同事给他的儿子摆满月酒时,摆了80多元一桌的全聚德酒宴,那风光劲大了,我得以第一次品尝了正宗的全聚德烤鸭,那叫一美。
当然,那些藏在纤纤深巷里的胡同美味,像廊坊二条胡同、门框胡同里的爆肚冯户部街马记月盛斋瑞宾楼小肠陈等美味,也让爱吃的自己养上了几日不吃谗虫挠心的瘾头
作为以老前门自诩的自己,总爱显摆买鞋内联升,买帽马聚源(盛锡福),买布瑞蚨祥,买表亨得利,买茶张一元,买咸菜要去六必居,买点心还得正明斋,立体电影只有大观楼,针头线脑最好长和厚的顺口溜。虽然随着众多时尚街区的兴起,大栅栏的风光已如明日黄花,北京第三条金街的称号(当时的前门大街处于鼎盛期,与王府井、西单并誉为北京的三条金街也显得有些牵强,但老前门的眼里,在前门老字号里购物,寻的就是那分京味和讲究的感觉。
内联升
坐落在大栅栏商业街的内联升鞋店是咸丰三年(1853年)创办的。鞋店所以名满天下,是与其以独特的加工工艺生产出高质量产品分不开的。
盛锡福
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企业;盛锡福创始于1911年。从进料、生产到出厂检验,处处有人把关,每顶帽子的质量均属上乘。盛锡福传统制法的讲究、工序的严谨为盛锡福的品牌营构浇铸了坚实的技术基石。国内外各界人士慕名到盛锡福购买帽子、定做帽子的更是不计其数。
大观楼
大观楼影院,名称叫马思远茶楼,1905年改称为大观楼,是南城最早的放映电影场所之一。中国第一部电影、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每天仍在滚动播映。据悉,在大观楼影戏院内,当年播放《定军山》的放映处将在本次前门改造中被保留下来,成为中国第一放映厅。
全聚德
创办于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创办人是杨全仁。百余年里,全聚德菜品经过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以独具特色的全聚德烤鸭为龙头,集全聚德全鸭席和400多道特色菜品于一体的全聚德菜系,被各国元首、政府官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所钟爱,成为中华民族饮食营养文化的精品和杰出代表。
都一处
坐落在繁华的前门大街36号,始建于乾隆三年(1738年),距今已有250年的历史。都一处店名相传为乾隆皇帝所起。以玉盘擎出堆如雪,皮薄还应蟹透红的都一处烧麦闻名中外。都一处的马连肉、晾肉、炸三角名振全城。
大栅栏商业街
大栅栏商业街是北京著名的商业街,东起前门大街,西到南新华街,南起珠市口大街,北至前门西大街。具有580多年历史的大栅栏,拥有享誉海外的同仁堂、内联升等30余家百年老店,是构成北京都城历史记忆和古都风貌的重要部分。
前门大街
京城老字号云集的著名商业街,聚集着同仁堂、全聚德、老正兴、张一元、瑞蚨祥、六必居、月盛斋等大大小小共29家老字号。随着前门地区道路改造工程开始,将建成传统商业步行街,设置有80多家中华老字号及重点景观,今后一些原生地为前门,但现在已经不在此经营的老字号将会被再次请回这一地区 。
前门廊坊二条胡同
老字号扎堆的所在,几乎是走两步就是一个经典老字号,爆肚冯、马记月盛斋、陈记卤煮是许多饕餮客的梦中家园。现正处于危改整治中,在众多倾慕者的叹息声中,渐渐淡出历史舞台。
地头蛇:雪刀
盘踞时间:18年
出没地点:中关村、海淀黄庄、人民大学附近
心情故事
PART1:灰色
很久很久以前,传说中的中关村只是一个仅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子。据说民国初年,附近的老人都把这里叫做;钟关儿后来有人叫中官坟从如今已很难看到遗迹的海淀古镇到圆明园的沿途,麦田与菜地之间,几排灰色的瓦房就是中关村最早的颜色。虽然,康熙皇帝曾经给予这里盖神皋之胜地的评价,但比起繁华的四九城来说,中关村留给历史的面孔还只是一片灰色
PART2:绿色
小学时候,常常会在学校附近的简易楼群里玩耍。那时候并没有现在的知春路,更没有今天的四环路。记忆里,两排高大的白杨树绵延十几里,郁郁葱葱的灌木隔开了往来的南北的两条单行线,就是这灌木与白杨,一起铺下了当年从这里通向市区的唯一大路白颐路。自从电子产业风靡全球起,中关村也与时俱进地建起了著名的电子一条街。
PART3:白色
攒电脑一度成为村里人工作的代名词。这里是全国最大的电脑配件集散地,而当年村里第一家电脑元件市场原址中关电子配套市场,就坐落在如今的精品购物指南报社所在的大楼脚下。由于当时的个人电脑从主机到显示器、键盘、鼠标都是白色的,因此整个中关村都被白花花的颜色所笼罩。在那个年代里,最普通的家用电脑价值万元以上,能够亲手攒一台兼容电脑,也成为了当年许多年轻人最值得炫耀的高级手艺
PART4:金色
改造这个词在最近的二十年里从未与中关村断过缘。白颐路(中关村大街)的多次改造、三环路改造、四环路改造、知春路改造这里的建筑一度被往来运输泥土的卡车撒成黄色。唯一能反射出金属光泽的恐怕只剩下那座如今还坐落在海淀镇中心的双DNA螺旋标志了。随着一座座标志性的大厦在改造的声音中拔地而起海龙大厦、鼎好大厦、太平洋大厦这些拥有数千家商户的大型电子配套市场开始成为了电子市场的主体,崭新的中关村也开始有了今天的雏形。
PART5:蓝色
从电子一条街时代保留至今的最后一座建筑方正大厦开始,这里几乎所有的新建筑都是蓝色的。如果对今天的中关村做一个最为恰当的描述,恐怕没有比走向蓝海更为恰当的词汇了。
虽然,在某手表厂大楼的基础上改造的双安商场与立足于一个曾经叫做后泥湾的地方的当代商城都有着超过十年的历史,但是那时候忙碌的中关村人似乎并不懂得享受生活。进入二十一世纪,村里的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活质量的重要。当代、双安,也成为了这里标志性的购物场所。大量知名品牌的入住激活了这里巨大的潜在消费空间。随着津乐汇、新中关、中关村步行街等新兴商业区在2006年的陆续竣工开业,如今的中关村地区已经成为了整体规模超过王府井的超级购物中心。电脑,村里人提起来心情着实有些复杂。曾经,大家或多或少都是靠与电脑相关的产业生存。但如今,电脑价格一路下跌,利润越来越少,电脑配套市场却已从漏雨的茅屋迁入了千万间广厦。利润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着实有些蹊跷。
学生方式的休闲
对于中关村来说,最好的休闲方式恐怕要数看书、买书了。从早年的海淀图书大厦,到如今的第三极图书城,北大南门附近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图书销售中心。至于运动,周边的大学体育馆都有对外出租的项目,网球、羽毛球、篮球、乒乓球都可以找到室内场馆,著名的海淀体育馆也可以提供专业的服务。
吃 超级快节奏
早期的中关村最有名的就是“盒饭”。每到中午,就会有人开着小车,在电子市场门口徘徊,每盒5~8元不等,2~3个菜+一盒米饭。这种情景在如今的中发电子市场门口仍然可以看到。如今,快餐依然是这里的特点。在三环到四环之间的中关村大街附近,除了两家KFC、三家麦当劳以及两家必胜客之外,永和豆浆、元绿寿司、吉野家等各式中外快餐都可以找得到。
;汉莱餐厅
坐落在中关村步行街东口的汉莱国际美食百汇是一家精品自助餐厅,清淡的日本料理、丰富多变的中餐、细致入微的西餐、玲珑精致的甜点等等,全部都可以在汉莱找到。它虽然不同于一般的主题餐厅,却有着各国纯正精致的美食。
相比传统的快餐式自助,这里从环境到食品都要正式得多。虽然就坐落在繁华的中关村步行街路口,汉莱的主题节奏并不是非常鲜明,要不是以前有朋友在这里请客,从门脸的装修看,还真看不出这里究竟是吃什么的。实际上,除了食品的多样化,精致也是这里的一大特点。据说,这里每天都会用最新鲜的食材与最地道的辅料来配菜,让每一道菜品从源头就具有很不错的品质。无论是时令蔬菜、新鲜海鲜,还是丰富主食都取材严格。生鲜、日式大虾、鹅肝、铁板烧、牛排、各式甜点等上百种美味,都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十几款经典晚餐菜单,每月都有不同。这里的大厨会亲自为客人现点现做,比如车虾鹅肝烧、红烧鱼翅羹、炭烤羊腿配红酒薄荷汁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而且可以无限量地尽情满足自己的味蕾需求。
无论是商务套餐还是具有东方特色的下午茶,不管是商务会谈还是情侣约会,无限量供应的咖啡、茶、软饮、沙拉、寿司、甜品和水果,让整个下午变得多姿起来。
地址:中关村家乐福北门西侧50米
眉州东坡
中关村地区的餐饮,几乎都是连锁方式经营。除了汉莱这样极少数的个性餐馆以外,大多是已经成熟的餐饮品牌在这里开的加盟分店。 位于中关村大厦二层的眉州东坡,就是一个周围白领非常喜欢的中式餐馆连锁。
正宗的口味是这里最大的特色。虽然,常吃也会感到腻,但可以保证的就是每次吃到的东西口味绝对不会相差太多。
地址:海淀黄庄中关村大厦二层
第三极书店
位于鼎好大厦西侧、北大南门南面的一座崭新的大厦。与曾经的海淀图书城相邻,是一个以销售图书为主的大型书城,去年秋天开业期间曾经有过令人瞠目的低价折扣促销。看累了还可以到地下一层的美食广场就餐,各种特色的食品都可以吃到。
地址:海淀图书城西侧,四环路路南
将时光慢慢雕琢
地头蛇:Dolores
盘踞时间:17年
出没地点:五道口
心情故事
被八大著名高等学府围绕着的五道口,是一个文化部落,是聚集来自100多个不同国家人民的小地球村。在大街上、校园中、咖啡馆里,时常聚集着不同肤色、来自世界各地拥有太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用汉语谈天说地,试图突破语言障碍来彼此融合。
五道口是多变的、精彩的,是时尚潮流的发祥地。印象中,这里是最早出售外贸服装的小店聚集地;等到酒吧热起来,服装店就变为了各种情调的酒吧,而那时的三里屯才刚刚形成气候;衣着入时的哈韩族、哈日族也是由此处风行。
不管是过去现在将来,时空怎样转变,也不论这里如何与时俱进地变迁着,五道口都好似一杯香浓甘醇的CAPPUCINO,让此地居民和慕名而来的访客都在咖啡香中慢慢沉醉
沿着刚被拓宽没几年的成府路大道上,一路狂想;在高高的城铁车站里,览着五道口的前世今生
Footprint语言文化大学周边
前世:若说五道口,就不能不说语言学院(现在已经更名为语言文化大学了),这儿可是声名海外的供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最佳留学之所,即使是十几二十年前,这里也是聚集老外最多的地方。因为留学生普遍消费能力较高,那会儿在校外的马路两侧就出现了几家销售外贸服装的小店,颇会算计的店主边做生意边换美金,再以高兑换率换给想出国的人。特别是在1993、1994年,马路两侧开遍了卖各种小商品的摊位(以服装鞋帽居多),算是当时五道口地区最早最繁华的市场。此处的市场发展快,跟风也快,到了1995年,几家酒吧的“星星之火”在学生的力捧下迅速燎原,原有的小店很快散去,装修精致颇有情调的酒吧、咖啡厅、各国风味的餐厅粉墨登场,很多人慕名前来泡吧,我的波兰语伴就曾在此偶遇她的儿时好友。那时,酒吧街是五道口最靓丽的风景。
今生:道听途说有关部门觉得妨碍市容,也影响大学学习氛围的营造,就把酒吧全拆了,现在酒吧、外贸店已经难觅踪影,马路被拓宽了,以前街边店面的位置也变成了绿化景观,供路人观赏休憩。
Footprint城铁东侧
前世:那时五道口还没有建城铁,只有一个火车站。道路窄小,拥挤不堪。通行的公共汽车少得可怜,只有375和331路,即使去距离两三公里的中关村,还需到清华南门倒车。此处是当地居民日常消费的地方,有日杂类的五道口商场、副食店、粮油店、菜市场,商品虽不求精和全,但价格便宜。
马路南侧是五道口自由市场,最初里面摆的全是露天摊位,有卖菜的、生鲜的,也有服装服饰、电器配件等。后来慢慢演变成以卖音像制品居多的地方,90年代中期更以卖难得淘到的国外CD唱片和打口的磁带,在学生圈内闻名。那时候几乎所有喜欢国外流行音乐、朋克乐的人都会去那里淘碟,这里也算是我迷上英文歌曲的启蒙之地吧。前几年自由市场又变成了旧书市,也挺受学生欢迎的。
今生:自由市场变成书市后也没坚持多久,现在是长途旅游车的停车场。交通比前些年便利了太多,城铁建在火车站旁,几十条路线的公共汽车四通八达。令人遗憾的是,城铁东侧的道路没拓宽,上下班高峰是堵车的严重地段。原先的商场、副食店、粮油店、菜市场早就没有了,路北侧有些饭馆,更多的则是卖服装、鞋的小店,款式时尚还可以讨价还价,很多女孩子都喜欢来此逛逛。Footprint城铁西侧
前世:基本上没有可供消费的场所。
今生:这里是变化最大的地方,这几年更是五道口的商业中心。道路比原来扩大了近乎三倍,也更名为成府路。华清嘉园等几座中高档社区带旺了此处的商业氛围,有必胜客、赛百味、元绿寿司、意大利餐厅、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等七八十家中外各式风味的餐饮店;有Propaganda、雕刻时光等二三十家酒吧、咖啡厅;24小时的便利店、屈臣氏、易初莲花超市、药店、书坊、银行、学校、宾馆、美容健身会所、网吧、通讯器材以及各类特色店一应俱全,几百上千的商业店铺环绕在此。晚间愈夜愈美丽,像卡瓦小镇、雕刻时光、REG ROCK BAR、鱼太郎都是人们喜欢的午夜消遣场所。
伍富商场
商场副食、日杂都有,缺少中高档类商品,供邻近居民解一时之需。在这儿开了至少有十几年了,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外部或商品调整,每次逛都没觉得有什么变化,到现在竟有种很亲切的感觉,反倒不希望它改变了。
地址:成府路东口
无名铁板烧烤小摊
N年过去了,居住小区旁的铁板烤串是我唯一念念不忘的美味。老板是夫妻,两人勤快厚道,不仅将食物清理得新鲜干净,调的酱汁非常美味,再加上熟练的烧烤技术,引得许多人排长队光顾。那时一到放学,饥肠辘辘的我是要先去那里解馋的。现在想起特意去寻,小摊竟然还在,二人还似从前模样,烤串味道无恙,一切如常。
;
地址:地质大学附近展春园小区
Propaganda
颇有名气的音乐酒吧,外国客人居多,是个很high的跳舞的地方。
地址:华清嘉园东门北侧
光合作用书坊
;
在这个拥有两层空间的书屋中,咖啡色书架上收全了与店中LOGO“语言、行走、交流”相关的所有图书,比如语言主题包括英、法、日、汉、德等多种语言学习用书;行走主题包涵地理、历史、旅游、民俗、艺术、人文等方面;交流主题则围绕财经、社科从实用到理论的对话。
地址:海淀区五道口华清嘉园一号楼
双马餐厅
别看店小,就餐环境不太好,但却是地道的日式快餐,提供咖喱和肉排套餐。肉排的分量很足,配有特别的酱汁,日韩留学生常来此。
地址:城铁路西肯德基旁
雕刻时光杂货铺
称为杂货铺的小店面里,摆满了五颜六色的真丝围巾、制作独特的银饰、像碎玻璃拼凑起来的很有艺术气息的瓶瓶罐罐
地址:城铁五道口站西南角雕刻时光咖啡馆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