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城市导航>北京>旅游景点>

北京四大堂

来源:金玉米 编辑:月亮 时间:2014-07-01
北堂——西什库教堂

    位于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又称北堂,建于1890年,是北京最大的天主教堂。西什库教堂始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建成。最初在中南海紫光阁以西,羊房夹道(即养蜂夹道)以南名叫蚕池口的地方,因此也叫蚕池口教堂,后迁至西安门内西什库大街33号。当年慈禧扩充西苑,怕在府右街蚕池口的教堂钟楼高处望见中海,特和法国公使商量,拨给旧西什库地20英亩,补偿迁移费75000英镑,迁建原天主教北堂于此。后经扩建,成为如今北京最大的天主堂。

  北堂属哥特式建筑,大堂平面呈十字架形状,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高16.5米,钟楼塔尖高约31米。堂前有月台,三面有汉白玉石栏杆,大堂内有主祭台、苦难堂和唱经楼。大堂正门两旁,有中国式建筑碑亭两座。北堂所属建筑包括修道院、图书馆、后花园、印刷厂、孤儿院、医院、光华女中、以及神甫宿舍等。1985年修缮北堂,重修了大堂正前方的耶稣主祭台和东西两侧的圣母玛利亚和圣父若瑟的祭台。1985年12月24日举行了开堂典礼。

 

南堂——宣武门教堂

    南堂座落于前门西大街141号,现在是北京教区主教座堂。在北京它是一座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天主堂。1605年(明万历33年)利玛窦神父曾于该处建起第一座经堂,但规模很小,后由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神父,于1650年建造了北京城内的第一座大教堂。

  耶稣会汤若望等神父住在教堂内。顺治皇帝曾24次来到南堂与在清政府内任钦天监职的汤若望神父促膝谈心。该堂以无玷始胎圣母为主保。堂院内除神父住房外,有天文台、藏书楼、仪器室等,皇帝赐匾“通微佳境”,称汤若望神父为“通微教师”。

  雍正八年,北京地震,死伤约十万人,南北二堂遭受损失。雍正赐银一千两从事修理。雍正年间(可能是雍正十年),南堂一度曾被关闭。1775年遭火灾,后乾隆帝又赐银万两,重新修复。南堂失火,所有康熙书之“万有真元”匾额及对联,都被火毁。高慎思、安国宁两位神父上书引咎。乾隆帝赐银一万两,饬令将天主堂照康熙例重建。所有匾额和对联又都由乾隆帝亲笔御题,完全恢复旧观。(不过,他把“万有真元”改写为“万有真原”了。)

  道光十八年(1838年),南堂被关闭。道光二十四年(1844)十二月二十八日,道光皇帝才废除了对天主教的禁令。

  道光二十六年,南堂被归还。1860年重修南堂,并由北京孟主教重开南堂。

  1900年6月14日又遭火焚。1904年重新修造大堂及其附属房屋,即现在南堂。现仅存两块石碑记载着1650年的建堂历史。

  1979年12月21日,傅铁山主教在宣武门南堂荣受牧职,成为南堂最早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志。从此,在傅主教领导下,北京教区走上健康发展的坦途。宣武门南堂成为北京教区的中心,承担了重要的角色。现在是主教府、教区、市爱国会和教务委员会所在地。“一区两会”的许多重要工作机构也设在这里。

  南堂再次开放后,分别经历了石玉琨神父、赵庆龙神父、韩文生神父等三任本堂。目前仍是韩神父主持堂区工作。副堂分别由庞文贤神父、张天路神父担任。    

 

东堂——王府井天主堂

    北京东堂位于位于王府井大街74号,是一座罗马式天主教堂,三座圆拱形堡上立着三个十字架,北京人称为:东堂。它最早建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是利类思和安文思二位神父(国籍不详)创建的。明末,他二人在四川传教,明亡后,被清兵虏至北京,在肃王府当差。开始,如同罪犯一样。但二人表现较好,并能给府中人讲道,使一些人开始领洗认教,信奉天主。后来,有的王妃也参加进来。他们逐渐得到信任,不再把

他们视为奴仆,并准许其自由出入。数年后,信徒日增,又被推荐到皇宫内。从此,他们便有了奉禄和地位。顺治十二年,顺治皇帝赐给他们一所宅院和一块空地(即今址)。于是,他们就在此建筑一堂,这就是北京城内的第二座天主教堂,也就是最早的东堂。
     康熙六十年(1720),京师大地震,东堂震塌,次年重修。重修后的东堂内,有很多幅郎士宁绘制的圣像,很名贵。嘉庆十二年(1807),一场大火把房屋书籍化为灰烬,只有圣堂幸存。火灾后,大堂被政府下令拆除。咸丰十年(1860),将东堂发还教会时,此地只存街门,堂内已全毁坏。
     光绪十年(1884),经田类思主教向国外募捐,重建罗马式大堂,堂平面呈拉丁十字架形,横厅加长,中殿向东延伸。重建后的东堂,当时比南堂还雄伟。但只过了十几年,又在义和团运动中被烧掉。光绪三十年(1904),法国和爱尔兰用“庚子赔款”中的钱重建东堂,即现在的东堂。
     东堂从建堂至今,已断断续续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一些有名的神父如比利时的南怀仁等都曾在此任职。     

 

西堂——西直门教堂

    天主教西堂位于西直门内大街路南。是北京四大堂(北堂、南堂、东堂、西堂)中建成最晚的。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铎罗主教来华,随员中有位德理格神父,后在宫内教授皇子西学。清雍正元年(1723)德理格在酉直门内购地建天主教堂一座。嘉庆十六年(1811)教堂被毁。同治六年(1867)重建。光绪二十六年(1900)又被毁。1912年又重建,西堂屋顶有尖形钟楼,四角也有四座尖形建筑。现屋顶上钟楼拆除,礼拜堂尚存。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