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下的秘密小汇总
北京一线地铁的秘密
你认为多年前就预留的车站会那么早地安装上瓷砖和电灯,甚至售票窗口吗?那么设计师也太性急了吧?
今天终于听我们领导说起,其实那不是什么高瞻远瞩的结果,而是一个“烂尾”工程。早先修建民用地铁就想修得全面一些,有很多交叉线路。但是人们急切地把车站建好之后,却意识到建设资金根本不足以完成浩大的工程。于是设计被简化,建成铺轨的只有我们熟悉的一号线和二号线。而所谓的“预留”站实际上就是早先工程设计中遗留下来的“遗迹”。
设计者们显然意识到了将来总有一天还有扩建地铁线路,于是保留了这些“预留”站中的大量设施,包括售票亭,举升台架和大量的照明灯。现在我们可以认为它们是名副其实的预留车站了。但是那些破败不堪的墙壁还是要大量整修的。未来线路是否真的要经过这些预留车站?我也说不清。
只是在昨天我还同很多人一样赞叹着所谓的远见,今天我不经意间就发现了真相。其实经费不足这个原因是显而易见的,甚至有明确的报道和记载。只是我们没有往哪里联想。
6、北京站-和平门-大会堂-中南海-国防部(西四)-车公庄-西山战时指挥部+核避难所?
这是一条纯军用线,修建目的就是为了战争爆发时可以将国家领导和高级军事人员安全快速转移。这种专供领导避难的地下线很多国家都有,只是一般人很难见到,所以有种神秘感。 一号线-苹果园(51号站)-福寿岭(52号站)-北京军区后勤大院(53号站)-黑石头(54号站)-三家店火车站-京原铁路
一线地铁修建目的是以战备为主,交通运输为附。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美苏冷战,政府以防战为主要目的修建了一线地铁。最早是从南礼士路修到军区后来又向东修到北京站。
从苹果园往东各站都已经投入运营,往西还可以找到福寿岭(52号站)、军区(53号站)、黑石头(54号站)这三个从未开放的车站。地铁到黑石头就爬上了地面,54号站也是建在地面上的,再往西最后到门头沟的三家店火车站并入国家铁路。
周一至周五早上8:00左右和下午4:00左右都有一趟从苹果园开往54号站的通勤车,是方便地铁技校学生上下学和地铁职工上下班用的,楼主感兴趣的话可以座这趟车去那三个车站探险
一号线军事意义巨大,里面有好多文章,尤其是最西端.....
衙门口支线:一线地铁八角游乐园-衙门口-国家铁路京原线
在八角游乐园和古城站之间有条通向西南方向的铁道就是衙门口支线。铁道在八角体育馆旁的一个公园中爬到地面最后并入铁路线。修建这条支线也是出于军事目的,从这条线上铁路能到达西郊机场。现在地铁偶尔利用这条线调车。
一、二号线地铁联络线:
南礼士路到复兴门建有条分支铁道,是二号线未建成前通往北京站方向的老线路,二号线修好后只做联络线使用。在建国门也有一条接通一、二号线的联络线。
车辆段:
通往车库的支线,大家都很熟悉
北京站和公主坟有俩个停靠备用车的线路,里面有备用车辆,在遇到紧急情况和大客流量时可以从那里发车
楼上说的特殊车站应该是车公庄才对(看看里面的装修,和其他老站不是一档次),原因上面说过了。
其他也就没什么新鲜的了,像西直门、东四十条的预留站是因为当时想新建其他线路地铁又没有钱一直搁置的结果
黑石头站(54号站)、高井站(53号站,101)、福寿岭站(52号站,102)作为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就已建成的车站,自建成日起至今尚未对公众开放。
福寿岭站(地铁技校站) 编号为52,102。其中102为地铁系统的编号,52是军用铁路系统编号(一说地铁修建时期的旧编号)。由于正式名称未对公众公布,也有人将这站称为地铁技校站。位于苹果园站西北方向福寿岭村,与地铁技校临接。本站作为地铁技校通勤车的停靠站,每个工作日早晚各有一班通勤车停靠。车站构造与古城站和苹果园站基本相同,目前地面出入口仅有一个尚可使用,其他三个入口中有两个被水泥和各种杂物封死,另外一个被从内部锁住。站内墙壁留下了很多地铁技校学生的涂鸦。入口处虽固定着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的警示牌,但除学生外,时常有以城市冒险为目的的组织或个人进入,目前尚未有因该行为违法而被处罚的实例。
高井站(北京军区站) 编号为53,101。由于该站的正式名称尚未公布,因此也有人将此车站臆称为北京军区站。本站坐落于西山中,一说已属于北京军区的管辖区内。由于进入的方法复杂并且较为危险,目前仅能从几张照片来了解站内设施及构造。该站与客运站的构造完全不同。站台比较狭窄,站内墙壁上涂抹白灰,顶部较低矮,照明设施也较为简陋。
黑石头站 编号为54。在地铁系统中没有编号,因此也被认为不包含在北京的地铁系统之内。本站为一地上车站,位于北京西山中的黑石头村附近,因此被大多数人称为黑石头站。
地铁苹果园站标号103,古城站104,往东标号渐大,可101和102呢?
终于坐上了哈里波特魔法列车......
终于去了传说中的101,102......
昨天早晨从车公庄到复兴门,从复兴门向西。
车厢里满是身穿中学校服背诵物理电学卷子的学生,问了才知道是地铁技校的学生。
每天早晚各一趟的地铁内部的通勤车,乘客主要是地铁技校的学生和地铁内部职工。
我意识到我刚刚好的坐上了这趟神奇列车!
车到苹果园,终点延伸了,我兴奋地向车窗外张望。
继续向西北前进3公里,到达102——福寿岭站。
学生在站岗,站台狭窄,光线昏暗,墙壁斑驳,没有指示牌,没有地图,没有灯箱广告,民警看守。
地铁入站口藏在树丛中,距离地铁技校20米,入口处的牌子上写着“本站为非运营区,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过了福寿岭,地铁一直开到西山脚下,8时10分到达101——高井站。
车站戒备森严,沉闷静谧,高旷的穹顶,简陋的白灰墙,粗糙的水泥地,冷冽的白炽灯,老式的防空洞,700多米的水泥坡道一直爬到地面出口——高井一个军区后勤大院。
原来修建一线地铁是出于战备目的,交通只是顺带的。
8时40分,返程的列车。
这个城市越来越神秘,越来越蹊跷,越来越可爱,我要到处游走。
有了个地下下铁,或许还能找出个后后海,前前门,北北太平庄,南南池子,东东直门,西西四......
越来越好玩儿了!
苹果园西
苹果园是一线地铁的终点站,再往西还有地铁什么事儿啊?
其实线索很明显:地铁公司为每一个车站分配了一个编号。在这个线路图上,苹果园站的编号是103,没有了101、102站的影子。这两个“丢失的车站”是否存在?这是件神秘的事。跟同学说起来,他们都说:“听着真恐怖,跟鬼故事似的……”
从线路图上看,这两个车站一定会在苹果园的西北方向。究竟在哪儿,凭自己的能力就难找了。发挥一下网络的力量,有消息说,102站在“福寿岭”;而101站在哪,说法就不能统一了。福寿岭在八大处公园的南边,只有311路公交车通过。所以要坐地铁到苹果园,再换乘311。等了很久才有一辆311到站,而上车的人也多得出奇。两站过后,乘客就不得不都从后门上车,他们买没买票,怎么买的票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就算他们不买票,这趟车应该也不会赔钱了。——这是我坐过的最挤的公交车。
下车以后,映入眼帘的是个相当荒凉的地方。我的同学说:“福寿岭,听着就像是阴曹地府里的地名。”马路东边是一大片田地,有典型的贫民窟建筑。早晨雾气笼罩在田地上空,清冷的风吹过,给这里平添了几分神秘。但地铁站的身影实在难找。踱步至路西的公厕,才发现地铁站就藏在几棵槐树中间。
门的宽度和古城路车站差不多,显得有点窄,所用的装饰材料和我记忆中最早的地铁站是一致的——红色正方形地砖、大理石台阶、颗粒表面的石材外墙、涂着浅绿色油漆的木头门、棕色油漆的木质楼梯扶手……写有“本站非运营区,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的牌子悬挂在门顶——字体明显不是90年代以前使用的那种奇特的宋体。
怀着好奇,便无视那90年代以后才挂上的牌子,走下去。车站的内部结构和古城路车站几乎一致:走下几段连续的台阶是一个平台,只是没有了售票处。平台连接着4个通向地面的出入口——这也和古城路一样,但西侧的两个出入口都没有开灯,是一片漆黑。从平台再往下走两段台阶就到达站台,轨道依然在站台中央。车站里的灯都开着,却看不见有别的人。脑袋顶上是剥蚀的墙皮,一小块一小块如同鱼鳞,让人看了起鸡皮疙瘩。能听到的只是日光灯镇流器的“嗡嗡”声。空气弥漫着潮湿特有的味道,和学校的地下车库一模一样。走近铁轨,发现铁轨中间的凹槽中有水流动,方向是往苹果园,证明地势的高低。
由于看似无人看管,且根据网上的消息周六日这里不会通过列车,便又无视“禁止入洞”的标志牌,走下隧道。首先是向苹果园的方向。日光灯的声音渐渐远去,留下的是潺潺的流水声。让人心悸的是那里能听到列车运行的声音,“这下完了”的念头从心中闪过,但那声音不一会儿又渐渐远去。这才意识到,那是从苹果园车站传过来的声音。
进入隧道百余米,看到这个标志牌。大约是建筑者当年安装的。不知这50年来,有几双手曾经触摸过它。大约没有几双吧。
折返回来,走到站台的另一侧,脚步声惊动了隔壁房间里的工作人员——原来这里并不是无人看管。那是一位戴眼镜的叔叔。借机向他询问了这里的情况。他告诉我:这里从周一到周五有通勤列车到达,主要是运送在地铁技校上学的学生;后面还有一站,在高井的军区大院里,从地面上是进不去的,若想进去只能搭乘通勤车。周一到周五早8:03通勤列车到达苹果园,然后会继续开行,在这里停靠,大约8:15到达终点站高井(他称之为53号站,而福寿岭这站叫52号站,命名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到达后不能上去,要在8:39乘那列车返回,否则若从地面出站,军区的警卫会盘问的。
被人发现,就不敢再进入隧道西行了。站在站台的边缘观察,这里的情况和苹果园很像,两路铁轨通过道岔相连,列车是可以在这里调头的。
从福寿岭车站出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也意味着“苹果园西”的旅途结束——我是不可能赶上那列通勤列车的,所以高井车站是我至今还未到达的唯一一个一线地铁车站。不过下隧道走了一遭,这也很满足啦。之所以北京地铁在西边有这么多“秘密”,是因为建国初期北京地铁的修建属于战备工程。“根据预计,北京地铁在战时可以每天运送5个陆军整编师的兵力自西山运至北京市区。”现在地铁能通到高井的军区大院也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