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城市导航>北京>旅游景点>

北京胡同里的门墩儿

来源:金玉米 编辑:盖茨 时间:2016-02-06

 

门墩儿,北京老四合院特色标志,在不管大大小小或破破烂烂的门前,门前的门墩儿虽被时间打磨甚至残缺,可依稀能见到曾有的寓意美好的吉祥图案。当然,也可看到完好的新的门墩儿。

 

门墩,又称门台、门座、门鼓,是我国传统民居大宅门、四合院、大杂院用于支撑大门?框、门轴的一个石质的构件,它是支撑固定好门框的整体门枕石的一部分,也是整个门楼中比较有特色的组成部件。门墩儿上通常雕刻着很多传统的吉祥图案和造型,因而它是我国传统文化里独特的石刻艺术品和重要文物。

 


  门墩、门枕石最早出现于汉代,即四合院形成的早期就已开始使用了。北京地区的门墩起源于最早蓟州郡县建制时,在北京的石刻艺术馆五塔寺以及庙宇里,就可见到辽金时期的遗物。明清两代则是北京门墩的繁盛期,不但数量多,其形状及图案也多姿多彩。
  北京的门墩儿类型大致有箱形、抱鼓形、狮子形、虎形、柱子形等各种形状。按照我国自古几千年传承的礼制,北京居民的门楼及门墩的形状,也都按级别地位乃至富贫家庭有所不同。抱鼓形、箱子形多用于小型四合院或大杂院的大门门框两侧,也用于大府宅内众院落门的门框旁。狮子形、虎形、柱子形门墩儿,则多见于皇族、官府机构或书香门第的府宅的四合院中的那些装饰建筑华丽的门楼门框的两端。石材雕刻成的狮、虎坐在门墩的上面,活灵活现,或蹲或伏,精细美观,犹如一对对保护神,守护着宅门。这些不同形状的门墩,不仅装饰美化了居住主人的门脸儿,凸显了主人家的地位等级,还有驱魔辟邪、替主人家护院的寓意。 

  那石鼓及箱形门墩的表面都刻有很多精美的图案,诸如 “富贵有余”、 “五福捧寿”、“喜鹊登梅”、“福禄寿”以及寿桃、梅菊兰竹等吉祥图案,借助雕刻上的人物、草木、动物、寓言、吉祥物等图案,表达民居主人企望家族兴旺、长寿、富贵、和谐、美满的美好愿望。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