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城市导航>北京>旅游景点>

颐和园石碑知多少?

来源:金玉米 编辑:月亮 时间:2017-05-14
small"> 先简要介绍颐和园的石碑:颐和园有石碑十座来源有:其中九座是清漪园时期的遗留,一座是从玉泉山东侧太监墓地四槐居移来。

 
small">  从碑的形制分有:昆仑石碑三座、卧碑一座、立碑五座、石屏一座。
small">  碑的分布地点分:东堤上两座昆仑石碑、耕织图景区一座昆仑石碑、耶律楚材祠赑屃驮立碑一座、谐趣园兰亭内一座、万寿山转轮藏一座、后山花承阁琉璃塔前一座、耕织图景区一座(四槐居移来)、谐趣园湛清轩内一座(石屏)、清华轩东院一座(卧碑)。
small">  从题写看:除了耶律楚材祠的神道碑碑阴为吏部尚书汪由敦题写和四槐居以来的石碑外,其它石碑均是乾隆题字(题诗)。 small">  1、耶律楚材神道碑: small">  此碑在耶律楚材祠内,皇家园林内单留祠堂墓室在北京也是独一份,说明乾隆对耶律楚材的敬重和对少数民族的一种怀柔政策。此碑在乾隆十五年建造清漪园之时就立了此碑,碑阳为乾隆御笔题序题诗,背阴为汪由敦奉旨题《元臣耶律楚材墓碑记》


 

 
2、《御制万寿山多宝佛塔颂》石碑
small"> 此碑位于万寿山后山东部的花承阁遗址,石碑为立碑,扁平,碑身四角是一窄平面,上雕刻蝙蝠绶带吉祥纹饰;碑首为僧帽顶,有残缺;底座两层,上有雷文装饰。此碑阳面为满汉两样文字,是乾隆为多宝琉璃塔作序,然后题诗,碑阴为蒙藏文字,即所谓“四样字”。

 

 

 

 
3、谐趣园兰亭内“寻诗径”石碑
    此石碑原来不在此处,谐趣园是乾隆仿照无锡寄畅园建造的,当时取名惠山园,“寻诗径”是惠山园八景之一。嘉庆时期进行了改建,寻诗径景观拆除,光绪时期建兰亭将石碑移此安置。石碑背阴乾隆题写“寻诗径”三字,在石碑之上共有乾隆在不同时间题诗六首:碑阳一首、碑侧各两首、背阴额首一首。
兰亭雪景

 
兰亭正面

 
慈禧题匾

 
寻诗径石碑

 
碑首阴面题诗

 
阴面题辞

 
碑首阳面御制

 
碑阳题诗

 
碑首侧面题诗之一

 
之二

 
碑侧题诗:

 
4、《圆明园总管首领等公仝会议》碑
   此碑原来在玉泉山东侧的四槐居村西的太监墓地,不知何时立于此地,笔者曾经几次到四槐居村寻访,老人都知道此碑,怀疑后来移到三部造纸厂,后一起圈进颐和园耕织图景区。
   此碑立于雍正十年(1732年)七月,是圆明园总管太监和主事太监六十人开会出资购买四槐居、槐树居等处房屋、土地、树木等,作为养老和葬身之地,碑文详细记载了阴宅、阳宅的四至和房屋间数、各种树木棵树等。落款有六十名太监。
   觉得此碑放在颐和园有些不合适,移到圆明园或者石刻博物馆倒是应该的。
石碑

 
碑座为两只四爪长鼻龙戏牡丹,下为海水江崖:
 


 
侧面是单只啦:
 


 
碑身,边饰两侧各三条升龙,上下各两条二龙戏珠
 


 
碑额篆书:万古长春
 


 
碑文局部和落款
 


 

 
5、石屏风
small">  石屏风位于谐趣园湛清轩内(此轩原是惠山园八景之一的墨妙轩,轩内石壁上原镶嵌着历代名家书法刻石,乾隆曾刊印十六套,名为“墨妙轩法帖”,用以赠送大臣,现在刻石皆无存),屏风阳面是乾隆甲申年(1764年)题写的一首七言律诗一首,描写的就是墨妙轩内之境。石屏风阴面是乾隆于壬辰年(1772年)自玉河放舟由昆明湖归御园沿途即景所题绝句八首,光绪年间的《顺天府志》记载此刻石已无存,呵呵,其实就在这里。
石屏,前面的抱鼓是前年谐趣园大修时后加上的,画蛇添足了:

 
阳面
 

 
阴面,抱鼓和石屏是一体的
 

 
阳面律诗一首:
 

 
阴面绝句八首:
 

 
6、《万寿山昆明湖》石碑
   此碑立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此碑位于颐和园转轮藏前面,石碑体量巨大,通高将近10米(9.875米)。碑首四阿顶,四脊四条行龙;上枋掉浮莲;碑身雕龙边饰;须弥座束腰,上雕刻神兽仙人。
   碑身四面阴刻乾隆御笔;阳面“万寿山昆明湖”;阴面为记述修浚昆明湖始末的“万寿山昆明湖记”;东侧刻有乾隆十八年御制诗《万寿山即事》五律三首;西侧刻有乾隆三十五年御制诗《自玉河泛舟至昆明湖即景得句》七绝六首。

 

 

 

 

 

 

 

 

 

 

 

 
7、绣漪桥昆仑石碑
small"> 此碑是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立,位于昆明湖东堤南端,绣漪桥之北,坐西面东。此昆仑石碑上有御制诗刻20首之多。

 
    碑东侧乾隆甲申(1764年)夏六月所题“高梁桥放舟至昆明湖沿途即景杂咏得四绝句”:

 
small"> 碑西侧是甲申(1764年)暮春之初“舟过万寿寺未入,遂由绣漪桥至昆明湖沿水路揽景集咏得诗六首”:
 

 
碑南侧是乾隆己酉(1765年)仲夏“自高梁桥进舟由长河至昆明湖得四绝句”:

 
这是昆仑石北侧御制诗,一般石碑北侧都风化厉害,字迹漫漶,只看请“得诗六首御笔”字样,诗句开头有“倚虹堂畔进烟舟.....",不过查看乾隆御制诗选还真没有找到此六首诗:
 

 
8、西堤(现在是东堤)昆仑石碑
   此碑位于颐和园东堤铜牛之北,此昆仑石碑上有乾隆御题诗句九首。东侧的题诗说明了“西堤此日是东堤”的缘由。西侧是一首咏颂昆明湖的七言律诗。石碑南北分别是御题三首、四首绝句。


 

 

 

 

 
9、耕织图昆仑石碑

 

 

 
南侧,大字两边各有御制诗一首
 


 
大字东边“乾隆乙亥仲(1755年)”夏所题
 


 
大字西侧“乾隆辛亥仲夏(1791年)”所题,此时乾隆已经80岁了:
 


 
北侧“乾隆癸酉夏(1771年)”所题:
 


 
东侧“丙戌(1766年)清和(农历四月)御题”:
 


 
西侧“丙戌(1766年)仲夏月御草”:
 


 
small">   1998年在耶律楚材祠边上施工挖出耶律楚材儿子耶律铸夫妇墓,墓志碑被有关部门收走。由于是元代墓碑,所以我的博客里也就没有统计它:

 

这个倒着的墓碑也没算他:
 

 
10、“万寿山五百罗汉堂记”石碑
small"> 此碑现在位于颐和园清华轩东跨院内,有一三开间歇山顶碑亭保护着石碑。目前有的书记载说此碑原在五百罗汉堂处,1860年罗汉堂被烧毁后,慈禧修建居住的清华轩时移此,我对此是不认同的。 small">  清华轩清漪园时期是乾隆仿杭州云林、净慈寺建造的五百罗汉堂,堂的平面为“田”字形,内供泥人张所塑五百罗汉,大小30--50公分左右。罗汉堂开东、南、西三门,南门前有八角池,象征“八功德水”,中有石桥。东门外有碑亭,内有“万寿山五百罗汉堂记”卧碑一座。 small">  《日下旧闻考》记载:“罗汉堂为门三,南曰华严真谛,东曰生欢喜心,西曰法界清徽。堂内分甲乙十道,塑阿罗汉五百尊。东门内曰树园、狮子窟、须夜摩洞;转而南为阿迦桥;稍南曰阿楼那崖,曰徙多桥,桥上曰弥楼,曰摩偷地,曰砥柱,曰摩珂窝;上曰兜率陀崖,曰功德池,曰檀林;再上曰须弥顶,曰善现城,曰金田,曰陀罗峰,曰鸡园,曰鹿苑;中为室罗筏雷音殿,北曰耆崛;旁曰舍利塔,曰蜂台,曰毗诃罗桥;南曰露山,曰香岩;西曰信度桥;诸额皆御书。堂之东有亭,卧碣上勒御制五百罗汉堂记。” small">  这说明此碑一直在原处,慈禧修建清华轩时只是又建了碑亭。 small">  慈禧修建颐和园时将此改建为居住的两进四合院,前院中心就是八角池,八角池正对着清华轩五开间正殿,二进院正殿也是带前廊的五开间,东西各有带前廊的面阔三间的配殿。从建筑格局分析,现在后院的前后殿和配殿围成的四合应当是清漪园时期的五百罗汉堂四周殿堂,东配殿后就是碑亭,应该就是罗汉堂的东门--生欢喜心。 small">  民国时期和建国后这里曾经住过袁克定和林彪,林彪居住时将里面的红色廊柱等都粉刷成了酱紫色。 
   此卧碑立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体量巨大,石碑通高3770MM;碑座为束腰须弥座,宽3450MM,高77MM ,厚1230MM;碑身宽3210MM,高2090MM。厚1000MM;碑首为僧帽顶,上有雷文,可惜咸丰十年一把大火,凸起的雷文崩裂毁坏严重,碑首高910MM,厚1200MM。
small"> 碑身西侧为乾隆书于二十一年(1756年)刻于二十二年的御制“万寿山五百罗汉堂记”,碑记记载了建立罗汉堂的历史过程,并详细介绍了罗汉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道内罗汉的称谓、出处和形态等。 small"> 东侧为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御制“西师诗”,时年正值平定准噶尔叛乱胜利结束和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乱的开始,所以乾隆在此首186句五言长诗中以史入诗,并用大量战史文字注释,史研究清朝统一新疆的非常重要史料,因此周恩来曾特意要求保护好此碑。 small"> 南侧是乾隆二十年(1755年)御制“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 small">   北侧是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御制“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rdquo

 

 

 
万寿山五百罗汉堂记

 

局部
 

 
局部
 

 
西师诗
 

 
南侧
 

 
北侧
 

 
上一篇:天安门五个门洞的玄机
下一篇:王府井是谁家的井?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延伸阅读: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