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特色商业街介绍
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也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但是近几年,却成为许多时尚杂志报道的热点,不少电视剧在这里取景拍摄,许多国外旅行者把其列为在北京的必游景点。其实,明清以来,这里一直是“富人区”,居住过许多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从明朝将军到清朝王爷,从北洋政府总统到国民党总裁,从文学大师到画坛巨匠,这里的每一条胡同都留下历史的痕迹。
■尊贵的帽儿胡同
路北35号、37号院,是末代皇后婉容的娘家
■秦老胡同和黑芝麻胡同中的几座宅院
南新仓,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平安大街东端,东四十条桥西南,为明、清两代京都储藏粮米的皇家粮仓之一。它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在元代北太仓的基础上始建,至今近600年历史。目前,南新仓已成为全国仅有、北京现存规模最大、现状保存最为完好的皇家仓廒和见证京都史、漕运史、仓储史仅存的历史实物,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以仓储粮在我国历史悠久。大规模地以仓储粮早在汉代,如:陕西华县的华仓。历代对粮仓的设置非常重视,一般根据等级高低将粮仓划分为“义仓”、“常平仓”和“官仓”三种。农村有“义仓”,主要是农民积贮余粮,以备荒年自赈;州县设“常平仓”,丰年时官府“籴(dí)入”,荒年时平价“粜(tiào)出”,以调剂粮价,助民度荒;设在都城的“官仓”,则是供应皇室、王公、文武百官的俸禄及军队粮饷的,有时也放赈或设粥棚救济灾民。而建于天子脚下的京师官仓,便比其他地方的官仓多了一层皇室的意义,而拥有了“皇家粮仓”的尊称。南新仓就属于“皇家粮仓”的典型代表。
南新仓作为历史的产物,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在古代,粮食的贮藏和运输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特别是自元代开始,修浚南北大运河,在京都大规模地构建粮仓,把江南的漕米、物资大量运往京城的各个仓廒,并妥善贮存、管理,使用,不仅成为当时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确保资源供给的主要形式,而且成为其之后明、清两代王朝维系京师民生大计的关键。南新仓就是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发展、壮大的,直至今天,它依然顽强地守望在昔日皇城之东沿。追溯过去,我们应当看到,南新仓的历史不仅仅是一部仓储史,也是一部京都史和漕运史。如果没有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如果没有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指挥开凿的连接通州与大都的通惠河,南新仓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失去了其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换句话说,没有刚才提到的这一切,南新仓,也就不复存在了。
毗邻后海,在地安门以北,鼓楼前脸儿,有一条北京城最老的斜街,名叫烟袋斜街。此街东西南北走向,约有 三百米长。在明朝初年,此街叫“打鱼厅东街”。清朝乾隆年间刊刻的《日下旧文考》一书中称之为“鼓楼斜街”。但后来为何取名烟袋斜街了呢?当年住在北城一带的旗人大都有抽烟的嗜好,北京城里的烟叶行业因此而发展起来。抽烟讲究用烟袋,住在斜街上的人家看准了行情一户挨一户地开起了烟袋铺。日子久了,“打鱼厅斜街”和“鼓楼斜街”渐渐听不到了,“烟袋斜街”却是越叫越响。这就是烟袋斜街的来历。此外,就是烟袋斜街本身就像一只烟袋,三百米长的街道像是烟袋杆,东口像是烟袋嘴,西口向南边儿,通往银锭桥,看上去像是烟袋锅。这种巧合让人感觉惬意。
民国以后,清朝灭亡,王公贵族没了依靠,纷纷破产,于是便把家里的古董拿出来变卖。而那些新权贵以及富商大贾们又都好玩这些东西,所以烟袋斜街又变成了一些古玩商的根据地,先后出现了一些古玩玉器店。这里的建筑风格朴素典雅,街头景观有浓郁的老北京特色,所以老北京人对它的感情特别的深。烟袋斜街有全北京胡同最好吃的羊肉串,烟袋斜街上,在两头的入口处各有一个为附近居民生活所不能离开的羊肉串摊,以各自略为不同的手法每天为大家带来无数个喷香平凡的幸福肉串。
烟袋斜街的小店铺挨家挨户的以家庭为单位排列着,很多家是几辈人繁衍生息在这里,店铺是他们生活的根。从前这条从1数到50就能走完的小街上有两家很大很出名的烟袋店。两家各自的店门口都立着一个巨大的烟袋。另外还有绸缎店、成衣店、理发店、粮店,小吃就更多了。烟袋斜街上的利通商行是个很老的店。最早这是个粮店铺子。两辈人过来,现在这里卖的是工艺品,都是有点年头的瓷器摆件,此外兼营渔具。东西都很自然错落着搁在四处。瓷器架子上、窗台上甚至电视机上都额外摆了个笼子来养蝈蝈。店主还是个爱说话的和善老人,他指着显眼地挂在墙上镜框中的英文报纸,帮你很快认出上面拍的图片就是这个店,占整半个版,介绍这条街和这个店。老人就进一步介绍他的独特宝贝:店里现在还收着和出售的古旧烟袋,价格没有你想像的那么贵,可年头够久。
烟袋斜街的又一大文化景观就属由莲花市场门楼方向进来的各间装潢别致的Bars了!莲花是这里的第一家酒吧。坐在楼下就看街景,到了楼上就可以望见整条老街,信步一走,就又到了宽敞无比的大露台,想必设计者一定是用心良苦!相关人士预言,早已抛弃三里屯的精华人群将在这里重新凝聚,这条街将要很出名。
红桥市场
中国红桥市场商圈多年积淀,有广泛的世界知名度,被誉为“外国女人心中的长城”和“北京永不落幕的珠宝博览会”,面对2008年奥运会,有怎样的新商机与发展机遇北京红桥商圈,:建于1979年,与世界闻名的天坛遥相呼应,商圈周边有二十多条公共电车通过,更有现代发达的交通工具——新建成的地铁五号线经过这里。红桥的商业氛围浓厚,并以珠宝经营最盛,几十年的商业经营积淀,惊人的货物吞吐量及交易数额,奠定了“红桥”在国际市场中的翘楚之位。
世贸天阶
世贸天阶位于迎宾国道东大桥路的东侧,紧邻国贸、嘉里中心等众多顶级写字楼以及世贸国际公寓、新城国际等名品公寓,坐镇北京CBD西区门户,已被朝阳区政府定为政府重点工作项目,并成为CBD的旗舰商业。
世贸天阶由南北两翼商业廊和两座写字楼组成,同时拥有阶梯广场等户外场所。商业廊为全石材建筑,风格现代而又蕴含古雅醇厚的内涵,它的上空,亚洲首座、全球第二大规模的电子梦幻天幕凌空而起。天幕长 250米,宽30米,总耗资2.5亿元,由曾获奥斯卡奖和四次艾美奖的好莱坞舞台大师JeremyRailton担纲设计。JeremyRailton说“这样大胆的商业构想,让我直观的看到了来自亚洲的经济光辉,这样富于时代意义的规划,对于设计师而言,足以激发出无限的创作热情。世贸天阶的天幕虽然规模上位列美国拉斯维加斯之后的世界第二,但是所动用的最先进的技术,却远远的超越了拉斯维加斯的天幕,因此从技术角度讲,世贸天阶天幕是全世界的第一。”这座天幕将为整条商业街带来富于梦幻色彩和时尚品位的声光组合,成为一座吸引人潮的世界级奇观。建成之后,人们在这里可以欣赏缤纷悦目的日夜景观,感受现代科技带来的富于梦幻色彩和时尚品位的声光艺术。
该项目整体规划22.8万平方米,商业面积8万平米。其基础构造由南北两翼商业廊和两座写字楼组成,同时拥有阶梯广场等户外场所。此建筑群分A、B、C、D四座,信息点数超过上万点。此项目的中标,意味着GCI品牌开始被一些重要高端商务用户接受,GCI品牌2000年进入中国市场,已经开始将走高端品牌路线。据熟,GCI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成功运作,除了在特别保证产品质量大关的前提下,更注重产品人性化的结合,注重用户具体实际需求,产品服务于人的思路来设计;品牌市场的运作也在中国地区进行大范围进行当中,GCI已开始在全国各地开展GCI产品巡回展示会、研讨会、茶话会、专家座谈会等,最大可能地让用户亲身接触GCI、真正了解GCI、最后用起GCI产品!
世贸天阶将只租不卖,目前招商工作已由仲量联行独家代理,目前与仲量联行商谈的企业包括西班牙、法国、英国等国家的大型知名品牌公司,开发商将全力打造具有远期投资发展环境的商业地产空间,成为投资者、消费者心目中共同的百年名品地产项目。
世贸天阶定位为“结合美食、娱乐、空间艺术、时尚信息橱窗以满足看、听、嗅、味、触的全感官之旅的休闲购物场所”,将为CBD内的中高收入的白领提供流行时尚零售业态及商业服务设施,将集6星级Night Club异域特色主题餐厅、家居生活、Spa、美食广场、品牌旗舰店等于一体。
秀水街市场位于朝阳区秀水东街,毗邻日坛使馆区东南.市场现有摊棚410个,从业人员近千人,年销售额1亿多元,主要经营具有旅游文化特色的外贸服装,丝绸制品,旅游纪念品等,是中外文明的丝绸街.秀水街服装市场是改革开放后北京诞生的闻名海内外的商品市场之一(另一个是雅宝路服装市场,现已拆迁),位于建国门以东“第一使馆区”,北起美国驻华大使馆,西邻祁家园外交公寓,东接东大桥居民区。在秀水街一里多长的街面上,集中了250多个摊位,而大部分以经营服装为主。因其附近有很多使馆,又被誉为“使馆街”。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秀水街现已成为京城比较有名的商业街之一。在这里,不仅能买到中国传统的丝绸制品和精致的手工艺品,而且还能买到各种外国名牌商品。秀水街的顾客中多有高鼻梁、黄头发的外国人,他们一边用生硬的中国话与商贩讨价还价,一边用手比划;街中许多商贩会使用简单的外语词汇向老外推荐商品、侃价,还有的索性就用计算器讲话,也算是北京一景。
秀水街里许多货品都打着加工或返销的招牌,常可看到一些在此之前只在时尚杂志中看到过的国外名牌服装——当然是“水货”,但据说曾经有意大利人买走某意大利名牌服装及手表拿回国做鉴定,俱被鉴定为真货呢,所以还是吸引了很多追逐时尚的年青人到此淘金。
秀水街生意越来越好,名气也越来越大,并且打出了“秀水”良好的品牌和信誉,成为名街。不仅住在附近使馆和外交公寓的老外经常光顾,很多海外游客和来京出差、旅游的外地人也纷纷慕名前来。据说法国前总统雅克•希拉克、美国前国务卿贝克夫人,也曾以普通顾客身份到秀水街来选购服装。 秀水街里服装的价格一般是大商场的1/2左右。但据行家里手的经验,在这里讨价还价可以将标价的1/3定为目标价位。当然,这其中还有些其他的技巧,而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有些在别处看都看不到的好东西,还是得见好就掏钱哟。
秀水街历史
秀水街市场位于朝阳区秀水东街 , 毗邻日坛使馆区东南 . 市场现有摊棚 410 个 , 从业人员近千人 , 年销售额 1 亿多元 , 主要经营具有旅游文化特色的外贸服装 , 丝绸制品 , 旅游纪念品等 , 是中外文明的丝绸街 . 秀水街服装市场是改革开放后北京诞生的闻名海内外的商品市场之一(另一个是雅宝路服装市场,现已拆迁),位于建国门以东 “ 第一使馆区 ” ,北起美国驻华大使馆,西邻祁家园外交公寓,东接东大桥居民区。在秀水街一里多长的街面上,集中了 250 多个摊位,而大部分以经营服装为主。因其附近有很多使馆,又被誉为 “ 使馆街 ”。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秀水街现已成为京城比较有名的商业街之一。在这里,不仅能买到中国传统的丝绸制品和精致的手工艺品,而且还能买到各种外国名牌商品。秀水街的顾客中多有高鼻梁、黄头发的外国人,他们一边用生硬的中国话与商贩讨价还价,一边用手比划;街中许多商贩会使用简单的外语词汇向老外推荐商品、侃价,还有的索性就用计算器讲话,也算是北京一景。
秀水街里许多货品都打着加工或返销的招牌,常可看到一些在此之前只在时尚杂志中看到过的国外名牌服装 —— 当然是 “ 水货 ” ,但据说曾经有意大利人买走某意大利名牌服装及手表拿回国做鉴定,俱被鉴定为真货呢,所以还是吸引了很多追逐时尚的年青人到此淘金。
补充:
秀水街和东大桥是北京两个著名的服装市场,其间所出售的仿制世界名牌做工精美价格公道童叟无欺,不少洋人的名人到北京都跑去逛,花个百十美金买套范斯哲或者华歌鲍斯穿回国去,洋人未尝不知道这是假货,揣着明白装糊涂而已——此处货品仿造工艺之精湛可见一斑。秀水的摊贩都是坚定的民族主义爱国者,洋人来买总要斩他个万儿八千的,同胞就好说话得多。外地朋友有机会来逛的时候,俺给的意见是往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范围里还价,不卖就换一家,总能买到合适的。
号称“中国第一条画廊街”的观音堂文化大道于日前正式开业,参加开幕式的朝阳区艺术界人士普遍表示,希望它发展成一个大型艺术品经营交易平台,“成为北京文化产业新亮点”。
开发观音堂文化大道的公司宣称这是“中国第一条画廊街”———事实上,北京的798、上海的莫干山路都是著名的画廊群集的区域。相对来说,位于朝阳区王四营乡的观音堂文化大道不像前两者那样有众多艺术家工作室、文化公司和画廊混合生存,而是更为单纯一些,朝阳区政府有意支持这条近千米长的街道发展成国内首家专业性的画廊集中经营地。
据悉,目前观音堂文化大道内多家画廊还没有开业的打算,已经开业的亚洲艺术中心的张裕鑫表示,选择观音堂开画廊,主要是看好这个定位比较专业和集中,“全部都是画廊,聚集在一起经营容易形成气势,而且有高速路,交通也蛮便利,距国贸、潘家园古玩城等地仅十多分钟车程”。但也有画廊经营者表示目前观音堂文化大道“比798要荒,在周边设施和环境上还需要改进”。
观音堂文化大道开发公司方面还透露,目前的规模仅仅是观音堂文化大道的一期工程,在第二、三期的建设中,将会再建设一个国际画廊区域,同时还要在古塔公园中建设一些私立艺术博物馆,使其真正成为北京市最大的文化公园。
北京古玩城
北京古玩城是全国首家文物监管旧货市场,坐落于京城东南,始建于 1989年 9月,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总建筑面积 25800平方米,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北京古玩城集中华文明瑰宝于一隅,融现代化设施和管理手段为一体,是中外收藏家、古玩爱好者的乐园,是中外旅游观光者领略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的艺术殿堂。建筑古朴典雅,装饰富丽堂皇,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北京古玩城目前有500余户民营古玩经销商在店经营古旧陶瓷、中外书画、玉器骨雕、金银铜器、古典家具、古旧地毯、古旧钟表、珠宝翠钻等十大类上千个品种,种类齐全,实力雄厚,并由国家级文物鉴定专家提供鉴定咨询服务,为古玩爱好者进行专业指导。
北京古玩城常年举办各种古玩艺术精品的拍卖和古玩艺术品知识讲座等活动,并于每年年初、5月、10月定期举办“北京民俗文化节”、“拍卖周”和“北京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
北京古玩城周边环境优越。北邻劲松东口商业区,西邻华威商业大厦,南邻京瑞大厦,东临三环路和京津塘高速公路,向北可直达首都国际机场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位于北京三环路的东南角,是全国最大的旧货市场,每周四至周日开放4天,经营各种文物书画、文房四宝、瓷器及木器家具等,共有三千多摊位,全国24个省市都有人在此设摊经营,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在此经经本民族产品,因此经营的商品除了食品外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也有人说它像一个搏物馆,这里是北京最便宜的旧货市场,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
2001年10月底建成投入使用的工艺品大棚。每末都有许多专业或业务的书画家在此直接销售自己的书画作品,因此价格比别处便宜,北京许多画廊也从这里进货。
马连道茶叶一条街
马连道茶叶一条街由"北京特色商业街"升级为"中国特色商业街"。在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和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刚刚命名的全国首批10条"中国特色商业街"和10条"中国著名商业街"中,马连道茶叶一条街荣获"中国特色商业街"称号,这是京城惟一一条获此殊荣的特色商业街。王府井商业街则获得"中国著名商业街"称号。2005年4月23日,马连道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将"中国特色商业街"的金字招牌挂在了马连道茶叶一条街上。
从2000年开始,北京市相关部门曾命名过几条"北京特色商业街",马连道茶叶街此次能从北京特色商业街中脱颖而出,从全国30个城市的近百条候选商业街中胜出,宣武区一位负责人表示,这是因为马连道在京城特色商业街中特色保持得最好、发展速度最快。他说,与2000年马连道被北京命名为特色商业街时相比,马连道无论是规模、交易量还是影响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茶城从3个增加到8个,茶商从300多家增加到七八百家,年交易额从四五亿元增加到10亿元。现在马连道不仅在京城茶叶市场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而且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从2003年开始,中亚、独联体国家的茶叶商也开始频频光顾马连道。
目前,在全国的各大城市基本都有了"茶市",北京的"茶市"就是马连道茶叶一条街。马连道茶叶特色街位于宣武区西南部,全长1500米,临近北京西客站,地理位置优越;与多条市级主干线相通,交通十分便利。马连道街已经建成10万余平方米的商用设施,多家大型知名企业入驻,如家乐福超市、中国音像大厦、英国百安居家居建材连锁超市等。
马连道街以茶叶贸易为主要特色,截至2004年底,已经建成马连道茶城和京马、京闽、京鼎隆等8个大型茶叶批发市场,总营业面积6.4万平方米,云集了全国七大主要茶叶产区的近千家茶商,全国六大类茶叶品种及"全国十大名茶"都有经营,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是华北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已经成为中国三大区域性茶叶批发市场之一。
从上个世纪50年代第一家北京茶叶总公司的进驻,到目前云集全国800户茶商、形成8个大型茶叶市场,马连道不仅成为北京、华北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地,而且产品远销美国、韩国、俄罗斯、日本、中东、东南亚等国,年交易额超过13亿元,占全国茶叶年交易额的1/10,成为北京市惟一的"中国特色商业街"。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8年之前,马连道还将建成以大宗采购为支撑,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新型商业区域。马连道这只中国茶行业的"领头羊",正为中国茶业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