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颐和园》解说词
《颐和园》分集解说词
第一集 清漪出锦绣
【简介】位于北京西北郊的一片湿地,在清乾隆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乾隆十四年,这里开始了一项水利建设,建成了京郊第一座水库和完整的水利系统。然而,人们没想到的是,这项工程的结束却只是另外一项宏大工程的开始。随着乾隆的一道道圣旨,曾经的湿地逐渐现出一片园林的雏形,这就是清漪园,颐和园的前身。这个园林工程为何引起议论?它和人们熟悉的乾隆下江南有何关系?历经十五年寒暑,耗费数十万人工修建而成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锦绣华园?本集将利用特技与实景的结合重现消失一百多年的清漪园胜景。
【正文】
自然孕育了艺术,建筑凝固了历史,艺术在自然中生长,历史在建筑中流传。当岁月的尘埃被轻轻拂去,永恒的艺术和曾经的历史又重新熠熠生辉。
这是一座闻名中外的园林,它位于北京城西北郊,距离紫禁城大约十五公里,园里的这座山叫万寿山,山前的这个湖叫昆明湖。这是中国最后一座皇家园林,它叫颐和园。
多年以前,它曾经叫作清漪园。在这座园林的山水草木之间,亭台楼阁之中,随处可以触摸到历史的痕迹,这座屏风曾经属于清朝的乾隆皇帝,也正是乾隆皇帝让这里的山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园林诞生之前的几百年间,这里是一片湿地,万寿山那时叫瓮山,山前的小湖叫瓮山泊,后来,位于京西的瓮山泊改称为西湖。瓮山西湖一带风景优美,花草繁茂,人们常常来此登山游湖,吟诗作赋,捕鱼射猎。
公元1749 年,清乾隆十四年的农历十一月,瓮山西湖一带突然热闹起来,成千上万的民工汇聚在这里,他们铲起淤积在湖底的淤泥,再将挖出的泥土运到瓮山东麓。这个工程的负责人是内务府总管大臣三和,按照乾隆皇帝的旨意,瓮山脚下的西湖将被彻底清淤、疏浚和扩大。当时,人们没有想到这次看似普通的水利施工却成为此后一项宏大工程的开端。
从元代开始,西郊玉泉山的泉水是北京城的主要水源,清朝大内宫廷的饮用水以及西苑太液池,紫禁城护城河的水都来自玉泉山。自康熙朝以后,北京西郊陆续修建了几座皇家园林,由于园林用水量大,水源上游被大量截流,京师水源不足,甚至影响到京城通往大运河的漕运用水,所以,在京西整修水利,开辟新的水源,已成当务之急。
早在一年前,乾隆就派人考察了京西一带的水文地理,发现西山一带有几十股泉水可供利用。专门修建的引水石槽像蛛网一样遍布山区,西山和玉泉山的泉水通过这些水槽汇集到西湖,原来在瓮山西南呈半月形的西湖,经过开挖疏浚,
湖面已经拓展到瓮山东南,湖底加深,整个湖体扩大了两倍,气势也远远超过从前。
当年,为了防止西湖洪水泛滥淹没圆明园、畅春园等园林,曾经修建了一条堤坝,因为堤坝位于畅春园以西,所以名为西堤。现在,西堤原有的土堤被换成石坝,同时,堤坝被加高加厚,堤上还新建了三座闸门,平时三闸关闭,拦蓄湖水,如果京师用水,打开南闸,水从北向南流入京城,如果园林用水,则提东闸入水东下,如遇大洪水则提北闸泄水入清河。瓮山脚下的西湖实际上成为北京的第一个人工水库。后来,由于西湖的西部又修了一道堤坝,原来的西堤就被乾隆改名为东堤了,这也就是今天我们在颐和园看到的这道东堤。
东堤岸边这只与真牛大小相仿的镀金铜牛是乾隆时铸造的,它来自于古代神牛镇水的风俗。我国古代雕塑多为写意,这只铜牛却采用了写实的手法,它造型逼真,神情生动,目光炯炯,似有所见,丰富细腻的艺术表现力,代表了当时铸造工艺的水平。
1750 年,也就是乾隆十五年农历三月十三日,乾隆皇帝将疏浚后的西湖命名为昆明湖,瓮山也改名为万寿山。这次水利工程让京师用水和运河漕运从此有了充足的水源。
水利工程的顺利竣工,让忙碌了一个冬天的主管大臣三和和大小官员们都松了一口气。这一天,乾隆皇帝析的圣旨到了,但出人意料的是,乾隆并没有宣布工程结束,而是命三和在万寿山南坡园静寺的遗址上修建大报恩延寿寺。为何要在此修建和水利并无关系的大报恩延寿寺呢?实在是令人费解。此时,三和和官员们并不知道,乾隆皇帝心目中一个庞大的建筑计划其实才刚刚开始。
后来,乾隆在《万寿山昆明湖记》中写到:瓮山西湖工程有三个目的,第一是整修水利,第二是操练水军,第三,皇太后的六十大寿即将到来,所以要利用疏浚西湖的机会,修建寺庙,为母亲祝寿。
人们这才恍然大悟,乾隆当时把瓮山更名为万寿山,就是为了庆祝母亲的六十大寿,而为笃信佛教的太后修建大报恩延寿寺,也早就在乾隆的计划之中。大报恩延寿寺工程于乾隆十五年全面展开,乾隆十六年正月,总管大臣三和将万寿山大报恩延寿寺殿内的里幡幔帐、供器陈设样给乾隆皇帝过目,乾隆谕令“照样准做”,这意味着大报恩延寿寺工程已经进入内部装修阶段。
【画外音】——
传,着万寿山做大墙表一份……。传旨,万寿山乐寿堂寝宫楼上或钟或表安一份……。传旨,万寿山勤政殿地平宝座着交造办处承做……。传旨,万寿山听鹂馆着情赏为美现安插屏一样,做插屏两件。
这些事无巨细的指示都来自乾隆本人,连安钟表、做插屏这样的细节都由皇帝亲自过问,可见所有工程都在乾隆的一手操控之下。随着一道道圣旨,万寿山上,昆明湖中许多亭、堂、桥、榭等附属建筑也陆续开始修建,看起来,这次工程远不只修建一座寺庙那么简单。
乾隆十六年六月,又一道圣旨传出,万寿山昆明湖一带的湖山建筑被乾隆正式命名为清漪园。与此同时,朝廷专门建立了清漪园管理机构,并且颁发了印信。至此,一个庞大的园林建设计划终于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然而,这个修建计划却在朝野上下引起一片议论。
来自关外的清皇室对大自然的环境偏爱有加,自康熙时起就开始了大规模的皇家园林建设,在北京的西北郊陆续修建了畅春园、静宜园、静明园和圆明园四座皇家园林,乾隆继位后,将雍正扩建的圆明园二十四景写了一篇《圆明园后记》,文中把圆明园誉为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
就在这篇文章中,乾隆还诏告天下,由于修建圆明园,人力物力消耗巨大,比此往后将不再修建皇家园林,以示帝王勤俭爱民之心。但是,仅仅六年之后,大规模的清漪园建设又开始了,在清漪园工程进行了十一年之后,乾隆才在《万寿山清漪园记》中对自己的出尔反尔作了这样的解释——因为水利建设修了昆明湖,恰好临湖又有万寿山,既然具有山水风景,怎么能没有亭台楼阁作为点缀呢?
乾隆也知道这个解释实在有些勉强,所以他后面的话听起来更像是自嘲。今天的清漪园难道不是再次修建园林吗?难道不是食言吗?虽然说是因为兴修水利顺便而为,可是谁又会相信呢?
那么,乾隆究竟为什么要自食其言修建清漪园呢?这个问题始终吸引着世人的好奇和关注。
乾隆十六年十一月十八日,大报恩延寿寺的供器和欢门幡安放完毕,而同时,举办太后圣寿庞庆典的准备工作也如期完成。乾隆十六年农历十一月十九日,是乾隆的母亲崇庆皇太后钮祜禄氏的六十寿辰。这一天,乾隆先在紫禁城太后居住
的慈宁宫为母亲举办六十寿宴,之后,皇太后在乾隆的陪同下,从西直门出北京城,首次前往清漪园。
在万寿山举办的庆祝仪式,使这次庆典达到了高潮。这时的清漪园已经初具规模,乐寿堂、玉澜堂和文昌阁的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来自意大利的宫廷画师郎世宁正在为乐寿堂的后院游廊制作画稿。万寿山前后更多的园林建筑正在加紧施工,当年,在清漪园的工地上,有时会看到一群孩子的身影,那些围着殿堂奔跑追逐的孩子们并不是在玩耍,而是利用自身的体重完成夯实地面的工序,每人还能领到几钱银子的报酬。
乾隆时期,国家空前富足。据记载,1736 年国库存银达到了三千余万两,相当于全世界四分之一的财富集中在中国。朝廷通过每年不断的大小工程,让钱财流动起来,既还富于民,也刺激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过去的朝代,工程的劳役大多是无偿征调,建筑物料也多是硬性摊派。到了清朝,劳工雇佣制开始普及,工匠计日取酬,物料也由官府出资采购,皇家的工程,待遇更加优厚。据内务府档案记载,修建清漪园的工人都有详细的工资标准,木匠、瓦匠、石匠等技术工人,每工作一天给银一钱五分四厘,壮工是每工给银八分。不菲的报酬,激发了工匠们的干劲。在万寿山前山佛香阁的两侧各有一座宗教建筑,西侧的叫宝云阁,东侧的叫转轮藏,它们都是清漪园时期遗留下来的。据记载,当时宝云阁和转轮藏工程采用招商的方式分别承包给两家建筑队,把竞争机制引入了皇家工程建设。
2007 年,人们用最现代的勘测技术对宝云阁和转轮藏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两者的海拔高度几乎完全一致,在缺乏先进设备的古代,如何能达到这样的精度,我们不得而知。而成千上万不知姓名的能工巧匠留下的作品就像是不朽的标尺,标志着建筑科学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曾经达到的高度。
宝云阁整体以铜为材料建成,无论是外部造型还是内部装修,每一个构件都铸造得十分精致,看上去与木结构建筑完全相同,据当时的工程则例记载,宝云阁的预计用铜量和实际用铜量十分接近,几乎没有浪费。当时整个工程的管理十分缜密,有负责建筑设计的样式房,还有负责工料核算的算房,凡工价银超过五十两,料价超过二百两,要奏请皇帝批示。
宝云阁内部一侧墙壁上面详细题题刻了工程负责人以及各个工种工匠的名字,这来自于工程实施的责任承包和追究制度,如果发生质量问题,施工人员连带负责的官员都要被追究责任。乾隆三十六年,后山的须弥灵境等处发生雨水渗漏,原先负责粘修工程的官员被勒令出钱修复,并且还被罚了俸银。而那时,距离这处工程完工已经有十几年了。
乾隆十六年,也就是清漪园开始修建的第二年,乾隆钦定了北京最著名的景色——燕京八景。这幅西山晴雪图描绘的西山雪景就是其中之一,清漪园建成后,和原来的画面相比,我们看到,西山的前面增加了一个前景,这就是昆明湖。昆明湖是清代皇家园林中最在的一处水面,清漪园的名字就取意于昆明湖碧波荡漾的水态,昆明湖与万寿山的结合也使清漪园成为最具湖山之胜的皇家园林。当初,疏浚西湖之后,瓮山的南边有了开阔的水面,形成以水面为主体的山水园林的雏形,但是,一面临湖的万寿山却显得有些呆板,因此,乾隆下旨整修了通往万寿山后的后溪河,人工收窄的几处陡峭的河口,使原来平静的河水有了缓急变化,增加了美感。后溪河水绕过万寿山后山,穿过东部的园林与前湖连成了一体,而万寿山则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岛山。
放眼昆明湖,西堤及共支堤将辽阔的湖面划分成三个水域,使湖泊主次分明,各具特色。南湖岛结合十七孔桥,使前湖的湖面形成层次,通透开阔的大湖与厚重雄伟的前山相得益彰。通过对湖山的这一番改造,达到了山环水绕,山水相依,山因水而活的园林意境。
园林工程的扩大,让乾隆因为修水利而顺便修园林的解释难以自圆其说,人们在探寻清漪园兴建真正起因的时候,不能不住意到另外一件同样流传后世、尽人皆知的事情。
这幅图画描绘的是乾隆下江南的盛况,而这件事其实和清漪园的修建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京西瓮山西湖的水利建设刚刚开始的那一年,宫廷画师董邦达曾经奉旨南下杭州,绘制了一幅西湖景色全景图,董邦达此行为乾隆日后的江南之行拉开了序幕。乾隆十六年正月十三,就在园林工程全面铺开之际,乾隆皇帝没有留在京城监督工程进展,而是陪同皇太后前往江南视察,这是乾隆皇帝的首次江南之行。值得一提的是,乾隆此行随身携带了董邦达绘制的那张西湖全景图。
五百年前,清皇室的先祖,大金国皇帝完颜亮,也曾派使臣去杭州绘制了西湖图卷,后来,这些描绘江南美景的画卷成为完颜亮入侵南宋的作战地图,但是,还没等打到西湖,完颜亮就客死他乡,最终也没能实现亲眼目睹江南风光的夙愿。对于入主中原的大清皇室来说,江南在经济和文化上的重要地位在全国是首屈一指,因此受到格外的重视。乾隆的祖父康熙皇帝曾经六次下江南考察民情,自幼接受汉文化教育的乾隆,也同样有着浓厚的江南情结,但和康熙相比,乾隆对江南的风光景色似乎爱之更深,和祖父康熙一样,乾隆也曾六下江南,而他前三次下江南恰好是在清漪园修建期间。
当历代文人反复歌咏的杭州西湖美景终于出现在乾隆眼前的时候,他在随身携带的西湖图上题了一首诗,诗的意思是,原来观看西湖图描绘的山水只能看出个大概,现在对照实景,每一处都可以详细地了解了,亲自考察比对着图纸揣摩,的确要具体清晰得多了,而乾隆对比江南实景与风景图卷的用意,在之后清漪园的建设中也更加具体而清晰地体现了出来。
位于万寿山东麓的这个小小的园林,初建时叫作惠山园,如果把惠山园的景观与无锡的寄畅园对比一下就会发现,两者极其相似,寄畅园有知鱼桥,名字来自庄子的名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桥身低矮,接近水面,便于观鱼。惠山园里也建了这样一座知鱼桥。无锡寄畅园有八音涧,水在石间流动,声音优美动听。清漪园的惠山园有玉琴峡,水声淙淙,与八音涧异曲同工。惠山园里假山、亭台的整体布局深得寄畅园的精髓,惠山园以池为中心,环池建有一堂一轩一楼一斋一亭一桥一径一洞,八个景观,惠山八景都是江南景致的典型代表。惠山园在嘉庆年间被改名为谐趣园,并在湛清轩的前面增建了涵远堂,涵远堂的修建,影响了原来疏郎通透的视觉效果,在园林界被认为是一个败笔。惠山园是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时的收获,后来,在乾隆二十二年和乾隆二十七年,乾隆皇帝又两次赴江南巡视,每次下江南,必有宫廷画师随行,按照乾隆的旨意,江南的美景被大量临摹,一幅幅图画被送往京师,成为正在修建的清漪园的样本和参考。
杭州西湖上有苏堤,清漪园昆明湖上有西堤,西湖苏堤上有六座桥,清漪园西堤上也修建了六座桥,就连沿西堤栽种的柳树也和苏堤相同。从整体布局上看,杭州西湖景区,孤山在北,西湖在南,湖面西部有苏堤。北京清漪园,万寿山在北,昆明湖在南,湖面西部有西堤。北山,南湖,西堤的大格局,两者几乎一模一样,这一组组画面之中,谁又能分清哪个是西湖,哪个是昆明湖呢?然而如果从园林整体观察,人们又会在相似之中发现更多的不似,比如,西湖上笔直的苏堤在清漪园里变成了蜿蜒曲折的西堤,它与昆明湖和万寿山的配合恰到好处,正是这种重在意蕴的借鉴,和因地制宜的再创作,使得清漪园的景色神似江南而又胜似江南。直到此时,人们才彻底领悟了乾隆的江南情结与这座园林建设之间密
切的因果关系,正是对于江南美景的喜爱和向往,加上北京西郊瓮山西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激发了乾隆皇帝欲罢不能的欲望,促使他不惜违背诺言,再次开始了园林建设。
清漪园乐寿堂前有一块巨石,它长八米,宽两米,高四米,重达二十多吨,它产自北京房山,最早是明代官吏米万钟发珊了它,决定不惜成本把它搬运回家,结果石头刚运到半路,米万钟就已经耗尽了所有的家财,这块石头让米万钟倾家荡产,所以人们称它为败家石。后来,乾隆皇帝也看上了它,要把它作为乐寿堂前的屏风,因为石头太大,为了搬它进院,乾隆甚至不顾太后的反对,拆掉了院门,后来,这块巨石被重新命名为青芝岫,意思是青色的灵芝形状的石头。从房山搬来的青芝岫成了清漪园中最有故事的一件摆设。
其实在清漪园建设过程中被搬来的不仅仅是这块石头,堆砌假山的太湖石来自江南,建造殿堂的珍贵木材来自全国各地。万寿山上的松树显露着黄山青松遒劲的风骨,接天映日的荷花荡漾着水乡荷塘清凉的气息。
除了苏杭风光,各地著名的风景也在这里汇集。位于南湖岛上的望蟾阁,原型是湖北的黄鹤楼,后山的四大部洲是藏式风格建筑,连接东堤廓如亭和南湖岛的十七孔桥,仿照北京的卢沟桥修建而成,十七孔桥桥长一百五十米,宽八米,从中间向左右两侧数都是九个桥孔,九为最大,象征皇家的尊严。石桥两侧的栏杆上雕刻着形态各异的石狮子,石狮共有五百四十四只,比起卢沟桥还多了五十九只。
清漪园的园林设计,还隐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意韵。昆明湖中的三座小岛,来自于神话中东海上的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比喻园林如同人间仙境,也象征着天人合一的古老哲学。清漪园东堤之上有镇水的铜牛,代表风调雨顺。昆明湖西岸有耕织图,展示男耕女织,两者遥遥相对,象征着中华几千年的农耕文化。
万寿山东面的城关文昌阁,供奉着文昌帝。万寿山西面的城关宿云檐,供奉着武帝关羽,一东一西,一文一武,象征着文治武功,文武双全。
南湖岛上的龙王庙时有龙,南面凤凰墩上有凤,一北一南,一龙一凤,象征着龙凤呈祥,万事顺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美好的祝福。
清漪园,集中华名山胜景和东方传统文化于一身,可以说观一园如观天下。公元1764 年,乾隆二十九年,历经十五年建设,清漪园全部建成,这是上
下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几十万工匠的心血和汗水物化而成的一座园林,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登峰造极的锦绣华园。乾隆希望这座园林成为一座后人无法超越的纪念碑。
当初,大臣三和疏浚水利,万万没想到会修建出一座绝世园林,宫廷画师董邦达奉旨绘制西湖图,也万万没想到这幅画卷会成为设计清漪园的参考。从一步步推进的施工,到一次次的江南之行,清漪园的兴建,计划周密而且步骤严谨。
回溯园林诞生的过程,人们发现,完整详尽的建设方案只存在于乾隆一人胸中。也许,起初的灵感只是来自一次不经意间的触动,而帝王的手笔,盛世的财富,和能工巧匠的智慧,让一个人灵感的孕育和激发,演化成一场全国总动员的宏大创作。正如清末文人王闿运的诗中所言: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
在昆明湖的东岸有一座二层小楼,叫作夕佳楼,它始建于乾隆时期,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这里是观赏夕阳的最佳场所。夕佳二字来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从夕佳楼望去,傍晚的景色与诗中的意境完美地融合,成为清漪园里一道著名的风景。
乾隆也写过不少描绘园中日落景色的诗句,但是他本人却从来没有见过这些景色,他被自己的一个决定约束了一生。因为违背诺言修建了清漪园,所以乾隆为自己定了一个特殊的规矩:每次去清漪园,只能上午前往,中午返回,在不园中过夜,以此作为自律和反思,也许能稍得天下人的谅解吧。这一次,乾隆没有违背自己的承诺,而欣赏不到清漪园的晚景成为乾隆永远的遗憾。
夕阳下的清漪园朦胧而又虚幻,它留下了许多故事,也留下了直到今天仍然未解的悬念。
第二集 昆明有乾坤
【简介】公元1764年,清乾隆二十九年。清漪园建成。清漪园与香山静明园、玉泉山的静宜园、万寿山,连同它东面的畅春园和北边的圆明园一起,在北京西北郊连成了一片庞大的园林区,史称“三山五园”。 在清漪园里,流传着很多故事、传说和至今未解的谜团。佛香阁的所在地原本是一座九层的延寿塔,这个专为皇太后祝寿而设计的建筑,却在接近完工之际突然被拆除改建为佛香阁。据记载,建塔拆塔的花费几乎占据修园总花费的1/10。对拆塔建阁的原因,后人有多种猜测,但真相如何,依然是一个悬念。此外,世界上最长的长廊、与众不同的听鹂馆小戏台、造型奇特的建筑“扬仁风”、仿苏州山塘街的买卖街,它们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清漪园的山水建筑又如何体现古典园林艺术的精髓?本集将一一呈现。
【正文】
公元1764 年,清乾隆二十九年夏季,一场大雨中荷花摇曳,湖光潋滟,山色空蒙,其实这并不是赏常见的江南景色,而是北京西北郊的清漪园雨景。清漪园的建成,让这一年的雨水也有了与以往不同的意义。西山、玉泉山上的雨水和泉水汇集成溪流,顺着纵横交错的水渠流到山下,灌溉着大片的水田。这里种植的稻米香糯可口,成为皇家专用的贡品。水流通过玉河注入清漪园的昆明湖,面积达三千三百余亩的昆明湖,实际上成了位于京西的人工水库。
就在清漪建成的同时,新增的万泉庄水系也完工了,自此,以清漪园为枢纽,北京西北郊五座皇家园林之中的四座都由水路连接起来。京郊的这个水利系统提供了周边农田和园林用水,从昆明湖通向护城河的长河,则让清漪园和紫禁城一脉相连。当年从紫禁城前往清漪园有两条道路,陆路是出西直门经圆明园向西,由清漪园大宫门进入园内。和陆路相比,走水路去清漪园更加快捷而且有趣,皇帝的龙舟从西直门外的倚虹堂码头出发,沿着长河行进大约九公里,可到达清漪园。今天的北京城依然保留着乾隆时期的这条水道,水道大部分狭窄而弯曲,最窄的地方仅容一船通过。在水道的尽头,一座拱桥映入眼帘,它就是清漪园的水上门户——绣漪桥,穿过绣漪桥,眼前豁然开朗,展现出昆明湖开阔的湖面。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放眼前方,就看到了十七孔桥白色的桥身,它连接着昆明湖上的南湖岛。透过十七孔桥的桥孔,可以看到湖东岸的一道石堤,蜿蜒到远处的城关。龙船穿过十七孔桥,向西掠过南湖岛之后,昆明湖和万寿山的全景就像一幅展开的画卷呈现在眼前,湖光山色一览无余。至此,清漪园山水一体的完整面貌才尽收眼底,一路走来峰回路转,令人目不暇接的视觉效果,来自于古典园林艺术中先抑后扬步移景换的设计理念。
何处燕山以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这是乾隆皇帝赞美清漪园的著名诗句,而清漪园留给后人的,除了无双的风景,还有古老的传说,有趣的故事和至今未解的谜团。
从水木自亲码头登岸,人们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被万寿山上那个巍峨的高阁所吸引,它就是佛香阁,是万寿山的核心建筑。然而在清漪园的最初的设计中,这里并没有佛香阁,而是一座九层高塔。
当年乾隆皇帝陪同母亲下江南的时候,曾经游览了杭州的六和塔,乾隆母子对六和塔极为喜爱,所以决定在清漪园大报恩延寿寺中,仿照六和塔和南京报恩寺的延寿塔修建一座高达九层的延寿塔。施工过程中,乾隆不时亲自来园内查看,督促工程进度。乾隆二十三年盛夏,九层的延寿塔已经建到了第八层,高塔巍峨
耸立,分外醒目。八月初七,乾隆再次亲临工地视察,然而仅仅两天之后,主管工程的内务府总管大臣三和却突然接到圣旨,命其拆掉当时已建好八层的延寿塔。这道出人意料的圣旨让所有的人都大惑不解。根据清宫档案奏事档的记载,建塔拆塔共花费白银三十七万余两,接近修建清漪园总花销的十分之一。延寿塔为什么在几乎完工的情况下突然被拆除呢?后人对此有多种猜测,有人说是由于砖石结构的九层宝塔过于沉重,造成地基坍塌,只好拆除。还有人说,是因为在这里建高塔不吉利,所以拆除。令人奇怪的是,这样一件大事在相关史料中并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而作为惟一的知情人,乾隆对此事的解释也前后不一,含糊其辞。乾隆在自己的《志过》一诗中提到,延寿塔是自行倒塌的,但延寿塔分明是=他下旨拆除的。后来乾隆又说拆塔是风水的原因,因为北海曾经建过一座塔,第二年就失火烧毁了。乾隆还引用明代的《春明梦余录》一书的记载,说在北京的西北部不宜建造高塔,然而人们查遍了此书也没有找到这句话的出处。
随着岁月的积淀,拆塔的原因愈加扑朔迷离,对这个谜团的解读也日益变得五花八门,在乾隆《志过》一诗中有这样两句:南北况异宜,窣堵建未妥。意思是由于南方的佛塔建在北方,环境条件大不相同,以致延寿塔建而未成。有人据此从园林风景的角度对拆塔原因作了一番探究,南方的六和塔建在开阔平坦的地面上,与周围的环境显得很和谐,而移植到清漪园中,周边的环境则大不相同,作为核心建筑,万寿山前的延寿塔,本应是总揽全园景物的枢纽,如同画龙点睛,在园林艺术中称为点景。但实际上,九层之高的延寿塔高耸于万寿山上显得孤立而突兀,与周边的建筑不成比例,同时,如果将延寿塔放在三山五园的整体环境中观看,西南方向以玉泉山上的玉峰塔、妙高塔作为衬托,应该起到延展景观的作用,也就是园林艺术中的借景,但实际上由东向西望去,延寿塔与玉泉山上的两座塔,三点成一线,显得单调而重复,几乎无景可借。乾隆也许是在延寿塔建到第八层的时候才突然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决定不惜代价纠正自己的失误,以求园林的完美。大概是身为皇帝,为苛求景致的完美而浪费钱财,多少有些说不过去,所以乾隆对于拆塔的事情才始终语焉不详吧。当然,这种说法并没有史料证明,与其说是考证,倒不如说是以古典园林学为依据作出的一番演绎,延寿塔被拆除的真相,至今依然是这座园林留给今人乃至后世的最大的悬念。
延寿塔被拆掉之后,乾隆命皇家样式房在废塔的原址上,重新设计了一座木质楼阁,这就是后来的佛香阁。佛香一词,来源于佛经中对佛的赞颂。佛香阁建
造在一座石砌的高达二十米的方形台基上,陡峭的台基与湖面基本垂直,台基大大增加了佛香阁的体量,从而也大大增强了佛香阁的气势。佛香阁调幅四十一米,阁内有八根铁梨木大柱直贯顶部。佛香阁是八面三层四重檐的木结构建筑,和之前的延寿塔相比,根基稳固、厚重宏大又不乏开张变化之势的佛香阁与万寿山横向延展的走势,以及中轴线上密集的建筑群,显得更加协调。佛香阁背靠万寿山,面南而坐,就像统领着园内所有景观的君王,它不仅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点景作用,而且成为整个园区风景的构图中心和灵魂所在,无论从万寿山前的哪个方向,哪个角度观察,几乎都能看到佛香阁的存在。在不同景物的衬托下,佛香阁显现出变化万千、气度不凡的大家风范。假如从昆明湖的西南方向,透过西堤看佛香阁则是另有一番韵味,江南景色和北国风光水乳交融,自然气息和皇家气派浑然一体,这一幅绝妙的山水画面之中,浓缩了清漪园造园理念的精华。
听鹂馆位于万寿山前山西部,因借黄鹂鸟的叫声比喻音乐优美动听而得名,清漪园时期的听鹂馆上下两层,面阔五间,中间是一个面积不足一百二十平方米的小戏台,小戏台看似普通却有着与众不同之处,它与一般戏台的朝向相反,是坐背朝南。当年的戏台为何如此修建已无从考证,不过有一个传说一直流传至今。皇太后喜爱听戏,乾隆陪母亲游园的时候常来这里,正在演唱的昆曲花子拾金,相传是乾隆皇帝自己编创的曲目,而今天粉墨登场为皇太后表演的正是皇帝本人,据说正是由于乾隆有时亲自上台为母亲唱戏,为了保证皇帝处于最尊贵的位置,听鹂馆的戏台才修成了坐北朝南。
从空中俯瞰,昆明湖很像一个桃子的形状,它似乎印证了关于园林的另一个传说。因为清漪园是乾隆为母亲祝寿而修建的,所以昆明湖就是献给太后的一颗寿桃。无论这个传说是否属实,清漪园的确处处蕴含着对孝心的宣扬。清漪园乐寿堂里栽满了玉兰树,因为乾隆的母亲十分喜爱生长在南方的玉兰花,乾隆就命人从南方引进,种植在清漪园中。玉兰花盛开的时候香气袭人,被称为玉香海,成为清漪园中最著名的景观之一。北京城种植玉兰的历史也正是从那时开始的。
在清漪园的后溪河有一个街市,各种生意应有尽有,热闹非常,其实这些掌柜、伙计和顾客都是太监宫妇和大臣们扮演的,这条街也是乾隆送给母亲的礼物。乾隆奉母南巡的时候,曾经在苏州的山塘街游玩,这里的水乡景色和山塘河两岸的店铺给皇太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太后年事已高,江南路途遥远,不便经常出游,于是乾隆皇帝就在清漪园中为母亲修建了这条买卖街。后溪河买卖街又
叫苏州街,全长二百七十米,有二百多间店铺,它模仿苏州山塘街一河两街的格局,但它的店面多采取北方风格的牌楼形式,店铺的铺面都朝河而开,可以在船上购物。从此,皇太后不出京城也能随时享受到游江南的乐趣了。
百善孝为先,以孝治天下,清漪园中体现的孝心,不仅是乾隆作为儿子心意的表达,也是作为君王的一种政治姿态,以此将自己对儒家文化的推崇彰显于世,而这种道德的宣扬,在大江南北的汉族民众中更容易深入人心。
太后游园的时候喜欢在长廊中漫步、赏景,长廊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中间建有四座八角重檐的亭子。留佳代表春天,寄澜代表夏天,秋水代表秋天,清遥代表冬天。几个亭子走一趟就如同过了一年,每个亭子之间的间隔大约是三百步,这个长度正好是一般行人最佳的散步距离。这条长达七百二十八米的长廊,没有山体的倚靠,也没有砖墙的支撑,却能历经岁月,稳固如初,也得益于几座亭子的巧妙安排,这些间隔分布的亭子,既点缀了长廊的景观,又起到了支撑长廊的作用。位于山水交界处的长廊,沿着湖山的走向顺势而建,像一条蜿蜒的彩带横贯东西,它把前山各处分散的景点连接起来,长廊廊枋上绘制的一万多幅彩画与廊外的自然景观相互映衬,人在廊中游,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处处皆风景,而长廊本身也成为这座园林中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
乾隆四十五年二月的一天夜里,清漪园发生了一次意外事件,巡夜的守卫在乐寿堂里发现了一个陌生人,原来这名叫侯义公的平民在酒醉之后擅自走了进来,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混乱。内务府大臣等若干官员因为此事被追究责任并罚了俸禄。平民闯入清漪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而作为皇家禁地,普通人竟然能够轻易进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清漪园除了文昌阁至西宫门一段筑有围墙之外,其余三面都没有围墙,这在皇家园林中绝无仅有。清漪园为什么不修围墙呢?一方面是由于帝后并不在此居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出于园林景观设计上的考虑。这是乾隆朝宗室画家弘旿所绘的《京畿水利图》,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清漪园时期,东堤之外是无垠的田野,点缀着大小园林和村舍,南面是开阔的平原,西堤之外是天然水域和稻田,园林的西面有玉泉山,更远处是西山的群峰。为了充分利用这个环境,清漪园不设围墙,使园林的景色与周边的自然景物有机地融为一体,无限深远地扩张出去,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借景。
对于清漪园来说,最有气魄的造园手法就是借景于山,清漪园往西,数十里外的西山可为远景,林木青葱的玉泉山及山上的玉峰塔可为中景,山下的绿野平
畴和园林连为一体可为近景。远中近三景如水墨画一般,景物由远及近,色彩由淡到浓。在远处西山群峰的屏障下,在近处玉泉山的陪衬下,只有五十八米高度的万寿山小中见大,显得气势非凡。放眼望去,西山群峰和玉泉塔影都凝聚在园林景色之中。
借景于山使清漪园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典范之作。
园林艺术是一个国家、以至一种文化的形象体现,而不同的文化也孕育了不同的园林风格。在清漪园之前修建的圆明园中,有仿西式的园林建筑,我们可以看到,西式园林布局工整,严格对称,精于雕饰,可谓巧夺天工。而中式园林则讲究顺应自然,把人为雕琢的痕迹尽量隐藏起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在万寿山的后山,现在还能看到清漪园时期修建的赅春园的遗址,赅春园沿着自然山势把建筑分为三层,各层之间用爬山廊或叠石踏步相沟通,利用地势的变化达到建筑高低错落的效果,使整座建筑拥有了丰富的形态和灵动的空间。位于赅春园第三层的清可轩,曾经是乾隆的书房,室内靠南侧的整面墙壁都是裸露的岩石,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在石壁上面镌刻的乾隆咏清漪园的诗句,这面天然的墙壁和人工建筑浑然一体,为这座书房平添了几分风雅。
清漪园中的建筑讲究与不同的环境和意境相配合,富于变化,不拘一格。园林中的桥,有平桥、拱桥、亭桥,形态各异,大小不一,高耸的玉带桥,龙舟通过绰绰有余,低矮的知鱼桥几乎贴近水面;彩虹般的十七孔桥有一百五十米长,小巧的半桥一步就能跨过。园中的三十多座桥,几乎汇集了中国古典桥梁的所有形式。坐落在十七孔桥东端的廓如亭,是清漪园里最大的亭子,亭子呈八角形,所以又叫八方亭。廓如亭由二十四根圆形的柱子和十六根方形的柱子共同支撑,向上攒尖的重檐使廓如亭显得舒展而又壮观。
清漪园中有四十多座亭子,各具特色,多姿多彩,它们既是山水之间不可或缺的点景之作,又是人们游园时的歇息之处和最佳的观景场所。
进入乐寿堂西边的一个小跨院,人们会不由自主地低头俯视,地面上用石头做出的装饰造型,酷似一把折扇的扇柄,顺着八根扇骨向前望去,眼前的建筑正是一个扇面的形状,因为形似打开的折扇,所以俗称扇面殿,这大概是园内造型最为奇特的建筑了,它的名字也很奇特,叫作扬仁风。相传晋代文学家袁宏做官上任之前,朋友谢安送他一把扇子,袁宏对朋友的用意心领神会,答谢道:我到
任后,一定弘扬仁风为百姓造福。扬仁风就是根据这个故事修建的,而这座建筑奇特的外貌背后也蕴含了弘扬仁义道德的教义。
在这座园林之中,不仅是亭台楼阁,山石草木,就连光影烟霞,雨雪雾霜都成为园林美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样的建筑,在不同的时刻和不同的季节,展现出不同的魅力。
清漪园的美景常常让乾隆诗兴大发,他一生写过四万二千首诗歌,当中咏清漪园的诗就有一千五百多首,乾隆还喜欢让同游的大臣们和他一起吟诗作赋,在游园赏景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君臣唱和其乐融融。
园中平地山岗和湖边树阴遮覆,像天生处处亭楼,珍宝堆聚,巧修成座座宫殿,神力人工在这里比美竞秀。——这首赞美清漪园景色的诗,听起来十分特别,原来这是一首译成汉语的藏文诗,它的作者叫土观却吉尼玛,是青第三世土观活佛,也是著名的藏族学者。1763 年,二十七岁的土观奉诏进京,当他第二年到达北京的时候,恰逢清漪园落成,作为乾隆皇帝的御前常侍禅师,土观经常陪同乾隆前往清漪园,那首诗大概就是当时土观与乾隆的唱和之作。
乾隆时期,清政府已经实现了对蒙藏地区的完备管理,不少蒙藏的高僧学者在朝为官,乾隆与各宗教领袖关系密切,在相互交往中,乾隆被尊称为菩萨,而乾隆也喜欢以文殊菩萨的化身来替代自己帝王的形象。
乾隆四十五年,乾隆皇帝七十寿辰,这一年昆明湖里新造了一艘长达四十多米的大船,名叫昆明喜龙舟。九月初三,乾隆皇帝下旨喜龙舟要做好一切准备,迎接一从西藏远道而来的贵宾,这位客人就是六世班禅额尔德尼,他亲自来到北京为乾隆皇帝祝寿,成为历史上首位进京的班禅。乾隆四十五年农历九月十六日,班禅额尔德尼从绣漪桥乘上插有绣龙旗的喜龙舟,然后从云辉玉宇码头登岸,到大报恩延寿寺拈香礼佛。当时在皇家建筑中必有各种宗教的佛堂寺庙,清漪园的宗教建筑之多,在皇家园林中数一数二。园中各处供奉的佛教、道教、藏传佛教等各种佛像共有一万五千一百二十尊,晨钟暮鼓,梵音袅袅,香火繁盛,堪称佛国天堂。位于万寿山前山最高处的智慧海,外墙和屋面都由彩色琉璃瓦装饰,色彩富丽,造型庄重,它是一座佛教建筑,全部用砖石发券砌成,不用枋梁承重,又称无梁殿。
万寿山后山的这片藏传佛教建筑群叫四大部洲。根据佛经的描述,佛居住在须弥山,周围是咸海,海上四方有四个大部洲和八个小部洲。清漪园四大部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