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城市导航>福建>旅游景点>

福州经典去处

来源:金玉米 编辑:大海 时间:2012-07-03

鼓山:
    福州的小学生春游秋游必去的地方之一。我已记不清去过几次了,小时候的印象已经淡忘,只留下照片上的回忆。大学毕业后回到福州,曾与不同的人结伴同游鼓山,印象深刻的是下午的涌泉寺,游人在午后陆续返程之后,整个涌泉寺渐渐寂静了下来,寺里的僧人们沿着原来的轨迹继续着颂经拜佛,我坐在殿外的石栏上,望着满目高大的苍松翠柏,耳边流动的是悠扬的经文和清脆的木鱼声,温暖的阳光斜斜地洒落在雕梁画栋之间,游玩了一天的汗水就在这让人心无杂念的清境中被微微的山风带走了,很是舒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晚上沿着古道石阶登上鼓山是一个相当休闲的锻炼身体之旅,强烈推荐。

西湖:
    又一个小学生春秋游必去之处,在西湖中划船是许多小孩子最兴奋的事。这里也是我当初玩摄影时爱去的地方,我用海鸥相机在这里乱拍花花草草还有山山水水,这里有一个公园所应该有的一切。在西湖所有的景点中,我最欣赏的是古堞斜阳,与湖对岸的西湖宾馆遥相呼应,如果你到对面的西湖宾馆看看,你就会明白什么叫相得益彰。

森林公园:
    树多,有八一水库,适合野餐,能给人一种远离城市喧嚣的感觉。有一棵巨大的榕树,福州又称榕城,如果有外地的朋友来,带他去看看这棵榕树王也是不错的选择。八一水库大面积的水面为森林公园平添了不少魅力,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使得水边的别墅更加风情万种。多年前和朋友们来这边玩,别出心裁地用黑白胶卷拍了一些照片,再用彩色相纸冲印,其中在林中小屋旁边拍的照片现在看起来真有种年代久远的老照片的感觉。

茶亭公园:
    我相信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说过。茶亭公园隐在都市一隅,小但是巧,以荷见长,一年间最好七八月去,那时荷花盛开,整个公园就是荷的天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空气中浮动着荷的清香,暑气就隔在了公园之外。有荷花并不稀奇,难得的是这里有几十个品种之多,比如这里就有产于印度的大王莲,小娃娃可以在莲叶上玩耍而不会下沉。

西禅寺:
    紧邻福大,离市中心不算太远,香火很旺。报恩塔和罗汉堂非常的雄伟,气势磅礴,已成为西禅寺的标志性建筑,在报恩塔内壁的墙上绘着释迦摩尼修行的故事,可以长不少见识。在西禅寺某块石头上刻着这么一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喜欢。西禅寺还有一株“宋荔”,宋朝时就栽下的荔枝,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了,到现在还是每年结果,不简单。寺内广种荔枝,每年荔枝红了的时候,到西禅寺走走,就可以领略到独特的南国寺庙风光。此外,西禅寺的素斋也不错。

八一七路、津泰路:
    陪异性逛街逛的最多的地方,:)。结婚生小孩后不常逛了,现在偶尔走走时,看着那些年轻的少男少女,我想起了我的前青春年代,当年我也是这么过来的,一丝感慨,一丝怀念。历史是由人和时间创造的。

鼓岭:
    在鼓山之巅,消夏避暑好去处。每当天气晴好,沿着东街或津泰路由西往东时,我总是会习惯性地望向鼓岭,看那些在阳光下的山顶别墅,心神向往。夏天时总是渴望去上面玩几天,但实际上到了鼓岭,白天感觉还是热,那是在山顶啊,无遮无挡的,离太阳更近了,可晚上就觉得凉快了,不过晚上也是在打牌、打麻将中渡过的,感觉和在空调房差不多,:)。

江滨:
    闽江两岸是这几年才开发的,分北江滨和南江滨,顺江而建,风景秀丽,一切都设计的很完美,最初时很惊喜福州竟然有如此美丽的地方。现在很多结婚的彩车都喜欢接亲回来时绕到江滨去兜一圈,好拍录像。江滨还是跑步的好地方。

省博物馆:
    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的最好途径就是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每到一个地方只要有时间我总是喜欢去博物馆转转。我们的省博物馆原来在西湖公园内的北边,正门前矗立着林则徐的塑像,前几年重建,在旧址的西侧建起了规模颇大的新馆。新馆里的东西比旧馆丰富多了,而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比如陈列着我们福建各地的地方戏剧文化,有戏台、戏服、道具等,还有工艺美术品,如脱胎漆器、寿山石雕、龙眼树根雕、德化瓷器等,你也可以看到我们中学课本上学过的林觉民《与妻书》的“意映卿卿如晤......”的原版手迹,感动于先辈的铁汉柔情。
    现在去博物馆的人我感觉还是太少了,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增长见识的去处,大家可不要错过。

温泉公园:
    福州第一批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公园,每到傍晚时分,整个温泉公园就成了孩子们的快乐天地,金字塔前的广场更是一片欢乐的海洋,人们早早地吃完了饭,带着各自的小孩进园来玩耍,刚出生没几个月的在这儿呼吸新鲜空气,稍大点的在广场的软垫上蹒跚学步,能跑会跳的则开始了社交活动,与朋友们玩的正欢呢。
    记得当年温泉公园刚建成时要花5块钱进去,偌大的一个园子清静的很,只有低头偶偶私语的情侣走过,那时在公园外隔栏相望,真觉得是太浪费我们纳税人的钱。
    现在好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与民同乐,乃为政之道也。

十八溪:
    闽侯十八溪应该是福州人这些年开始有山水之趣时开发的第一批景点之一,那是在十几二十年前了。那时我还是学生,班级组织去了十八溪,记得我和几个同学擅自脱离集体、爬山涉水,向着源头清幽处挺进,一路艰险才到第六重溪--看到了知音瀑布,年轻的心兴奋的无以言表,在瀑布下大吼了几声。几年前又去了一次,汽车可直接开到知音瀑布,然后再往里面走,那次我们走到了第十二重,心情不似原先那么激动了。
    现在的十八溪就象她的福州话发音“18K”,不如24K纯金般引人入胜,人们一般不说去十八溪玩了,因为那里已经没有什么可玩的了,这都是过度开发造成的,然而人们好像还没意识到这点,仍然让人惋惜地重复着对自然景点杀鸡取卵般的开发和破坏。

雪峰寺:
    好远,雪峰寺离福州市区的距离恰好让一个新手开着一辆车在几个小时内跑个来回,于是有些福州的汽车教练喜欢带学员开车去雪峰寺以完成一天的教练计划。
    我第一次去雪峰寺是在某一年的十月底,我们先去半路上的大樟溪漂流,然后去寺里,到达时已经天黑,一个眉清目秀的僧人开门来迎接我们,提着灯笼带领我们在宁静的寺院里穿行,在吃过斋堂做的素面之后我们在客房住下,夜已经深了,但还能听见从钟鼓楼里传来的诵经声,应该是勤奋的佛家弟子在做功课吧。这一刻,在寒冷的雪峰,只能感受到那沉睡的大地,其他空无一物。早晨起来,发现雪峰寺还有个后花园,栽培了品种众多的牡丹,每年的农历三月,雪峰寺都会举办隆重的牡丹花会,值得一看。

左海公园:
    福州有个别称叫“左海”,林则徐就被称为“左海伟人”。我猜想自古以来中国的帝王之位都是坐北朝南,早些时候福州还是蛮夷之地,每当皇帝提到福州时,从京城看福州,估计就说“那个左边有海的地方”,这也许就是“左海”的来历吧,无从考证。左海公园毗邻西湖,水面甚至是连在一起的,面积比西湖大,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包括我国各民族的以及世界各地的。但左海总是给人一种没有特色的感觉,我想也许是左海公园在历史上搞了太多的人工景点有关,如早期的西游记宫、地下宫殿等,后来全拆了,这破坏了左海的文化内涵。倒是房地产商从左海公园捞到了不少好处,周边的楼盘无不在广告中把左海当做一个重要的筹码。

于山乌山:
    于山的白塔和乌山的乌塔是福州的标志性建筑,一东一西,一白一黑,遥相呼应,有趣的是于山和乌山上又各有一座电视发射塔,仍然是遥遥相望。白塔的原名叫“定光塔”,在于山上,形体较肥,现在还允许登塔;乌塔在巷子的深处,看得见但很难走到,形体较瘦,小时候曾经和父亲一起到过那里,那时就已经为了安全起见不允许登塔了。
    于山在五一广场的正北,山脚有段古城墙遗址,山腰是福州市书画院,“月朗风清”的石刻边是老福州们夏夜听福州评话的好地方,在于山上还有座“戚公祠”,纪念抗倭名将戚继光,在祠门前不远处,有一块平整的巨石,相传戚继光抗倭凯旋归来,在山上犒赏三军,酒酣之际便在此石上躺下歇息,后来这块巨石就刻上了“醉石”二字,表达了百姓对抗倭英雄的感激景仰之情。
    乌山在于山西面,山上多摩崖石刻,省气象台也坐落于此处。

闽清宏琳厝:
    闽清属于福州的五区八县之一,宏琳厝是当地非常有名的古民居,建筑风格极具福建特色。去宏琳厝不但可以参观这个庞大的院落,中午在那边还可以尝到“宏琳古宴”--他们家族的特色菜。附近还有个“四乐轩”,也是类似的古民居。这两个闽清大院落有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的祖辈都是书香世家,重视教育,尊重知识,如果有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村里都会奖励一些钱鼓励。在这种尊师重教的风气下,这两个家族也出了不少的人才。
    我是从福州和朋友一起骑着摩托车去的,一路颠簸,路越走越小越偏僻,在回来的路上我心想,如果没有教育,穷乡僻壤的孩子们将如何改变命运呢?

省图书馆:
    省图原来在人来人往的东街,地方窄小,实在与省级的图书馆太不匹配,后迁到稍微僻静的湖东路,才真正散发出图书馆的魅力。不说省图的藏书有多少,单说这里的环境就已经让人喜欢了。周末背上书包,轻轻走在安静的阅览室,小声地说话,在一排排的书架中穿行,休息时看看天井里投射下来的阳光,再偷偷看一眼坐在宽大阅览桌对面的美眉,恍惚间好像回到了学生时代。
    在省图,轻松地度过一天是很容易的事情,看书看累的时候你可以到咖啡厅喝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休息一下,也可以花不多的钱从影像资料库中调出你想看的老电影,想看最新的电影则出门往右到千汇电影院,想吃喝玩乐,湖东路对面就有新开的类似上海新天地的“水调歌头”。哦,我的心都乱了。


 
上一篇:去厦门上哪玩?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