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人来自何方?——泉州人口姓氏的四大来源和几次入闽高潮
泉州的人口姓氏大致有四大来源:一是中原士族入闽,目前泉州的十大姓全部来自中原;二是来自唐以前的原住居民闽越人,他们聚族而居,繁衍生息;三是宋元时期,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来泉州长期定居,与汉人通婚,繁衍20多个姓氏;四是近现代外来经商、务工人员移居泉州。
《三山志》有载:“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始入闽者八族。”
根据“六普”数据显示:泉州排名前十的姓氏(常住人口),分别为陈、林、黄、王、李、张、吴、刘、杨和许。现泉州十大姓,大多数都来自于中原,尤以河南为最,其中晋永嘉年间(307—312年)中原民众大量入闽时属于衣冠士族有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大批晋人南迁,在这里沿江而居,“晋江”因此而得名,为后来泉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海峡人”化石在石狮祥芝海域被发现,经贾兰坡院士鉴定确为古人类肱骨化石 按时间梳理,50万~80万年前,泉州沿海就有古人类聚居生息。1999年发现的“海峡人右肱骨化石”距今约1.1万年至2.6万年,在1万多年前泉州已进入人类开发史。林諝《闽中记》载:越亡于楚后,其子孙徙居越迁山(今长乐市东北)。越族入闽之后与七闽土著发生融合,并在闽中传播吴越和中原文化,百越中独立一支——闽越族由此形成。 闽北至今保留有闽越人崇蛇的原始信仰痕迹 闽越人聚族而居,也有氏族、部落,《史记》和《汉书》记载有早期闽越族首领如“余善”“扶摇”等人名。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设置闽中郡,泉州为闽中郡地,中原汉人开始进入泉州,中原文明在泉州逐渐扩展。 永嘉之乱被比作“中华文明的至暗时刻” 第一次入闽高潮在西晋末年,当时泉州较为安定,北方中原却爆发了大动乱,导致大批中原士人南渡。泉州民间的不少族谱,记载其家族祖先就是在西晋末年从中原南渡进入泉州。如《参山二房黄氏族谱》载:今安溪参内黄氏入闽始祖黄元方晋代入闽为晋安太守,后裔隋末自侯官(今福州)迁南安,卜居县治丰州东南郊(今鲤城区)紫云寺一带发展,生黄守恭等,称“紫云衍派”。南朝“侯景之乱”各方势力连年混战不止,也有大批难民从长江中下游辗转入闽。隋灭陈后,陈后主儿子陈镜台率亲族和部属南奔,在今永春蓬壶镇和石鼓镇定居。 开元寺前身因“紫云盖地”,曾被称为紫云寺,留下了泉州人耳熟能详的黄守恭捐寺传奇 唐初高宗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率58姓军校入闽,是中原汉人南迁的第二次移民高潮。一些闽南著名的姓氏,大多是在这时入迁的。其他诸如泉州的李姓、吴姓、章姓、曾姓、傅姓、唐姓、庄姓、潘姓、董姓等,也都在唐代时陆续迁入晋江流域。 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平乱 唐末五代发生了第三次大规模的北方汉人迁闽。885年,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于河南光州固始县率农民起义军入闽,统一福建,建立闽国,史称“三王开闽”。跟随三王入闽的将佐、兵士、眷属和民众又给泉州带来了至少67个姓氏。 开闽三王公开启中原向福建最大一次移民运动 经过唐、五代时期北方汉民的不断入迁泉州,除了惠安县建县较迟外,其余各县如南安、永春、德化、同安、安溪、晋江,均在宋以前设立了行政县制。行政县制的设立与当地的户口增长紧密相关,由此可见在唐、五代之时,泉州各属已经遍布了汉民的聚居点。 涨海声中万国商 宋元时期,东南沿海是海洋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泉州成为当时的航海贸易龙头。此时,在泉州出现了“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外国商人、水手、使节和传教士远渡重洋来到泉州,从事经商、旅游和宗教文化交流活动,特别是阿拉伯人、波斯人随船来泉,他们有的长期定居,与当地汉人通婚,生息繁衍产生蒲、丁、郭、金、夏、黄、马、葛等20多个姓氏。宋淳佑年间(1241—1252年),泉州府总计户口255758户,人口约 1329940人。 元末泉州发生了严重的兵乱 明朝建立后,利用民族情绪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排外运动。在国家压力的迫使下,阿拉伯、波斯商人及其后裔,不得已逃离泉州城区,有的改其姓氏,向山区和海边的荒僻乡村移民,甚至离开泉州,逃往其它州县。如明初泉州出现了一个蒙古族出姓,其家庙大门楹联写道“燕南无二族,惠北自一家”,点明了在百家姓中找不到源流。明代,还有少数民族诸如畲族自湖南迁移泉州,散居各地。 出氏家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