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海南旅游文化古迹
来源:金玉米 编辑:大海
时间:2012-07-04
【文化古迹】--东坡书院
东坡书院是海南重要的文化古迹之一,它位于儋州市中和镇,离现儋州市政府所在地那大镇40多公里,是为纪念苏东坡先生而修建的。建于1098年,后经重修,明代更为现名。东坡书院,是历代儋州最高的学府。书院大门轩昂宏阔,院里古林幽茂,群芳竞秀。载酒亭、载酒堂、奥堂龛等建筑古色古香。
载酒堂为苏东坡被贬昌化军(现儋州市)时居住、讲学的场所。《琼台纪实史》记载:“宋苏文忠公之谪居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
书院内大殿和两侧耳房,展出苏东坡许多书稿墨迹、文物史料和著名的《坡仙笠民图》。还有郭沫若、邓拓、田汉题咏的诗刻及书画名家的艺术作品。书院大殿在载酒堂后面,两者相隔一庭院,左右两侧是廊舍,与载酒堂相连,形成一个四合院,庭院中有一棵上百年的芒果树,叶茂荫浓,使整个庭院显得幽静肃穆。东坡讲学的彩雕陈列大殿正中,苏东坡、苏过、黎子云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院前,东坡笠屐铜像矗立在姹紫嫣红的鲜花丛中。
载酒堂为苏东坡被贬昌化军(现儋州市)时居住、讲学的场所。《琼台纪实史》记载:“宋苏文忠公之谪居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
书院内大殿和两侧耳房,展出苏东坡许多书稿墨迹、文物史料和著名的《坡仙笠民图》。还有郭沫若、邓拓、田汉题咏的诗刻及书画名家的艺术作品。书院大殿在载酒堂后面,两者相隔一庭院,左右两侧是廊舍,与载酒堂相连,形成一个四合院,庭院中有一棵上百年的芒果树,叶茂荫浓,使整个庭院显得幽静肃穆。东坡讲学的彩雕陈列大殿正中,苏东坡、苏过、黎子云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院前,东坡笠屐铜像矗立在姹紫嫣红的鲜花丛中。
【文化古迹】--海底村庄
海底村庄位于海口市近邻的琼山市东北海岸的东营港、北创港、东寨港和文昌县铺前港等地的波涛之下,隐藏着72个“海底村庄”。这是300多年前的一次罕见的大地震造成的,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历史上唯一的一个陆陷成海的地震废墟。据史书记载,琼州大地震发生于明朝万历年间,即公元1605年7月13日午夜,震级为7.5级,烈度为10度。震中在琼山县塔市与文昌县铺前之间。
离东寨港不远的海滩上,能见到一座古戏台,石板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海蚝、贝壳。从东寨港北上,在铺前湾海岸以北4公里左右的约10米深的水下,有一个叫“仁村”的古村庄沉陷在那里。坐在汽艇上,透过海水,当年村子里的庭院、参差的房屋的遗迹依稀可辨。在铺前湾与北创港之间的海底下,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座雕工精细的“贞节牌坊”几立水下,成群的鱼虾在牌坊旁穿梭往来,好象神话里的“海底龙宫”。“海底村庄”是一处很具有开发潜力的海底旅游区。
离东寨港不远的海滩上,能见到一座古戏台,石板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海蚝、贝壳。从东寨港北上,在铺前湾海岸以北4公里左右的约10米深的水下,有一个叫“仁村”的古村庄沉陷在那里。坐在汽艇上,透过海水,当年村子里的庭院、参差的房屋的遗迹依稀可辨。在铺前湾与北创港之间的海底下,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座雕工精细的“贞节牌坊”几立水下,成群的鱼虾在牌坊旁穿梭往来,好象神话里的“海底龙宫”。“海底村庄”是一处很具有开发潜力的海底旅游区。
【文化古迹】--琼台书院
位于琼山市府城镇文庄路,相传是后人为纪念海南第一才子、明朝大学士丘浚而建。
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年(1705年),据传由于丘浚号琼台,人称琼台先生,书院由此得名。现在是琼台师范学校的校址。
这里曾是琼州的最高学府,是古代海南人士登科入仕的必经阶梯。著名的粤剧、琼剧《搜书院》的故事就发生在此。当时,书生张日和琼州府镇台的婢女产生爱情,镇台震怒,严惩婢女,婢女逃进书院示救,镇台派人追至,书院掌教谢宝仗义执言,门前挡驾,并机智地乘夜将婢女送出城外,使张日与婢女终成眷属。琼台书院随着《搜书院》也蜚声海内外了
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年(1705年),据传由于丘浚号琼台,人称琼台先生,书院由此得名。现在是琼台师范学校的校址。
这里曾是琼州的最高学府,是古代海南人士登科入仕的必经阶梯。著名的粤剧、琼剧《搜书院》的故事就发生在此。当时,书生张日和琼州府镇台的婢女产生爱情,镇台震怒,严惩婢女,婢女逃进书院示救,镇台派人追至,书院掌教谢宝仗义执言,门前挡驾,并机智地乘夜将婢女送出城外,使张日与婢女终成眷属。琼台书院随着《搜书院》也蜚声海内外了
【文化古迹】--古崖州城
古崖州城,即现在三亚市崖城镇。自南北朝起建制崖州,宋朝以来德州、郡、县均设在这里。今天的崖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名胜古迹繁多而成为海南旅游胜地。
史载,古崖州城在宋朝以前为土城,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始砌砖墙,后经元、明、清三代扩建,使之成为海南岛规模较大的一座坚固城池。现已修复了城门 部分。历代的文人墨客,圣贤学者,达官名流的流放谪居,广东、浙江、福建等发达地区的商贾流居落藉,对崖州城的兴盛具有重要的影响。到了明代时,崖州已具有“弦诵声黎民物庶,宦游都道小苏杭”的盛况.
史载,古崖州城在宋朝以前为土城,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始砌砖墙,后经元、明、清三代扩建,使之成为海南岛规模较大的一座坚固城池。现已修复了城门 部分。历代的文人墨客,圣贤学者,达官名流的流放谪居,广东、浙江、福建等发达地区的商贾流居落藉,对崖州城的兴盛具有重要的影响。到了明代时,崖州已具有“弦诵声黎民物庶,宦游都道小苏杭”的盛况.
上一篇:海南旅游景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