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的华人影星TOP5
NO.1李小龙:凌驾于好莱坞之上的华人传奇
在《TIME》评选出的百年地球十大文化偶像排行榜中,来自香港的李小龙高居第四位。在这份由老美评出的排行榜中,只有迈克尔·杰克逊、猫王以及迈克尔·乔丹排在他前面。如果你多少认可这份榜单的权威性的话,诸如“李小龙在好莱坞属于一线还是二线?”“成龙在好莱坞是否已超越李小龙?”等问题在你眼里会显得那么幼稚和不可理喻。因为在这个榜单上,好莱坞任何时代的超级巨星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或是手下败将的手下败将。
而在《TIME》评选的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中,只有两个华人,一个是毛主席,一个就是李小龙。你可以试想一下,在这样一份以政治家(诸如列宁,二战巨头、曼德拉),科学家(诸如爱因斯坦、莱特兄弟)和艺术大师(诸如毕加索、卓别林和披头士)以及企业家(诸如亨利福特、华特迪士尼、比尔盖茨、盛田昭夫)为主的榜单上,来自好莱坞的演员能有几个?这也是李小龙为什么能凌驾于好莱坞之上的真正原因所在。
NO.2成龙:非一般的“功夫小丑”
随着神一般的男人李小龙于 1973年突然辞世,整个香港进入了一个没有李小龙,但却满城尽是李小龙的时代。就在这时,一个名叫成龙的小伙子走入了我们的视野。这个嬉皮笑脸、看起来没个正经儿的“长发瘦猴”跟李小龙相比,缺少了几分硬朗气质,但同时他还拥有一些李小龙所没有的东西。平心而论,他的功夫并不一定有多高超,他会疼,对打时需要周围道具的帮忙,而且还会经常落下风。面对强悍的敌人,一边逃命一边战斗也成为了成龙的独门拿手好戏。
您可以试想一下,这些场景能在李小龙的电影中出现吗?疯了吧,你!成龙大哥有两大独门法宝:一是成龙式的功夫幽默,二是令人心惊肉跳的冒险场景。这也是为什么在那个满城尽是李小龙的年代,只有这个与李小龙风格迥异的“长发杂耍瘦猴”最终得以脱颖而出的真正原因所在吧。
NO3.李连杰:“功夫皇帝”&“功夫木偶”
赞扬他的人或许会说他是“功夫皇帝”,批评他的人或许会把他称之为“功夫木偶”;华人观众眼里他有可能是“功夫皇帝”,在全球观众眼里他更有可能是“功夫木偶”。首先,李连杰是“功夫皇帝”,这一点在中国应该没有太大的争议。而至于“功夫木偶”,其实也未必就是一句贬义词。因为功夫毕竟是用肢体完成的,而不是用丰富的语言或复杂的表情完成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对于一个功夫演员来说,“功夫木偶”还是一个褒义词吧。
2000 年,李连杰曾因种种原因错过了出演《黑客帝国2&3》的机会。在这种种原因中,戏份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就算沃卓斯基兄弟为李连杰量身打造了一个角色,他(该角色)的戏份在时间间隔并不算太长且前一集的主要人物基本得到完整保留的续集电影中,能超过由雨果?维文饰演的特工史密斯成为头号反派吗?能超过墨菲斯或崔妮蒂吗?不太可能吧!咱李连杰不是不可以演配角或反角,但至少要演一个有足够分量的反角或配角吧。
NO4.刘玉玲:华人演员中的蛇蝎大姐大
虽然都是华人,但刘玉玲(Lucy Liu)如果是在中国本土发展,1米57的迷你身段、“毒蛇”细眼、恐怖雀斑、彪悍颧骨,其中的任何一项都能将她的明星梦直接扼杀在摇篮之中。而不可思议的是这些东方人眼里的外表缺点在欧美人眼中却成为了优点,至少是东方女性应具备的特点。
千禧年是刘玉玲命运开始转变的关键一年。这一年,不再是一介女酱油仔的刘玉玲先后出演了《上海正午》与《霹雳娇娃》。特别是《霹雳娇娃》的全球大卖让刘玉玲瞬间成为了好莱坞名副其实的华人大姐大。
NO.5 周润发:这个外来的防弹武僧有点失意?
在无数亚洲人看来,年轻时的周润发可以称得上的最为完美的黄种人。他高大、魁梧、英俊;他穿着风衣、带着墨镜;他眉目清秀、头发锃亮;他叼着牙签、用美钞点烟;他的笑容英俊、自信、狡邪中还带几分顽皮;他洒脱、重情义而且死得还悲壮。东方好莱坞的第一帅哥被人们尊称为“发哥”或“小马哥”。成龙在接受某采访时曾说过,在国外唐人街,即使是那些白发老头也会称自己为“成龙大哥”。当然,我相信成龙没说大话,但在任何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发哥”或“小马哥”的出现频率要远高于“成龙大哥”。
虽然在好莱坞期间,发哥曾与马克?沃尔伯格、朱迪?福斯特、乔纳森?莱斯?梅耶斯、约翰?库萨克以及“杰克船长”约翰尼?德普等大腕们同台飙过戏。但让除了亚洲以外的观众真正认识发哥的电影却是那部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卧虎藏龙》。这部曾经获得过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并入围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候选名单的电影至今仍被无数人视为华语电影的骄傲,当年的最佳影片是《角斗士》,而且最佳影片的候选作品只有5部,不像现在有10部。不过现在的发哥貌似已逐渐将事业的重心放回到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