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基本知识
来源:金玉米 编辑:
时间:2008-12-27
人们通过感觉和仪器觉察到的地面振动叫地震。地震是地壳错动和破裂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造成的振动,是地球内部的一种自然现象。
(一) 地震三要素:发震时间、发震地点、震级大小。
(二) 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震动源叫震源。
(三) 震中:震源在地面的投影区域叫震中。
(四) 震级:地震学上说明和衡量地震强弱的一种量度。我国使用的是国际通用的"里氏震级"。
(五) 烈度:地震学上用来衡量地震地面造成的灾害影响或者破坏程度的一种量度。我国1980年制定的烈度表分为Ⅰ~XII(1-12)级。
(六) 地震的应急处理:
1、 震前准备:学习地震知识,掌握防震措施;不轻信谣言;
2、 震时求生:牢固的家俱设备下,房屋内侧角,小垮度房是临时避险的场所。不盲目跳窗;不拥挤在楼梯过道;不躲在高楼烟囱边。
3、 震后自救:要有信心和勇气,清理身上被压物,想法远离危险区,要保持体力,不盲目呼叫,用敲击方法与外界保持联系等待救援。 要积极寻找代用食物和水,创造生存条件。
4、 积极互救:
听仔细:要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
挖的准:要大致确定位置后再抢救,不乱挖。
救得法:先头部、后身体,不强拉硬拖。
上一篇:母亲节的由来
下一篇:中国建国以来主要地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