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您愉快的四种能力
一个能够处处放开心胸、放开耳目的人,也必然能够积渐而成地具备了使得“人间愉快”的四种能力,那就是担荷力、化解力、包容力、观赏力。
1、担荷力
一个能放开心眼的人,一定能了解人生在世,必有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是尽责任和义务,须先估量自己担荷的能力,须知站在什么岗位服什么务,只要衡心量力,都算担荷人生的责任。
2、化解力
而一个能放开心眼的人,也一定能了解,在担荷人生义务和责任的旅程里,可能遭遇障碍、困顿,乃至灾难,也因此要为自己涵养能够化解障碍、困顿乃至灾难的能力,如此才能好好地把人生的担子挑到尽头。
3、包容力
而一个能放开心眼的人,由于不偏不执,通达无碍,必然也能涵养能包能容的能力。而随着岁月的开扩拓展,有朝一日定能成就“博大均衡”的襟抱和“真挚自然”的性情。性情自然真挚,定能不矫揉、不造作,对于万事万物致其精诚,其所塑造完成的自身,也定是有血有肉有骨有气、须眉毕张的真我。而襟抱博大均衡,有如沧海不择细流、泰山不厌土石,阳春流布其德泽、化两广被其滋润,则其以天地为心、为生民立命所跃动的脉息,也定能推动时代的巨轮。权位越高越重或文学艺术成就为不世出的人,越要有此涵养。
古来圣君贤相姑且不论,求诸中国文学:灵均之香草美人,渊明之采菊东篱,太白之飞扬跋扈,稼轩之郁勃豪纵,莫不真挚自然,各任其性,所以风调不同,独具可观。而若谓博大均衡,则子美、东坡盖可以当之:子美悲天悯人,以双肩尽挑世间愁苦;东坡光风霁月,以怀抱化开大千纷扰。而其博大均衡,莫不源自真挚自然。由学识、由品德,致力涵养,然后达成。所以子美为“圣”,东坡为“仙”;圣贤神仙,境界虽殊,而其古往今来,万民同仰则一。
4、观赏力
如果“担荷”是挑起自家的责任,“化解”是排解遭遇的困难,“包容”是承受人间的纷歧,那么一个放开心眼的人,更能涵养丰富人性情味的“观赏力”。
以文学为例:诗家词客,一些可欣可悦的句子,莫不从天地自然,用艺术家观赏的眼光攫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上天如此垂布光彩。五色一何鲜明,便是曹丕“乘辇夜行游”所眼见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田园如此优美安闲,物物一何相得,便是王维“秋雨辋川庄”所领略的。而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物我两忘。此时此际,东篱之菊悠然,南山之境悠然,渊明之性悠然,所以不辨菊花、南山与渊明者,尽在悠然之中。
古来读书君子,如果懂得“服务的人生”,不必人人以“澄清天下”、“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为己任,就很容易找出人生正确的路途,更不会一失意便牢骚满腹、怨天尤地,或故作清高、隐居山林。而如果一个人对其所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能够担荷得起,那么庶几可以无愧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