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宝
据说六朝时期的齐国都城建康,有一种孩童游戏谓之为“斗凿”。
《南史·齐本纪下》中曾记载,“永明世,市里小儿以铁相击于地,谓之‘斗凿’。”至于这种“以铁相击于地”的游戏,究竟是如何玩耍,似乎如今也没有人能够说得明白了。或是一群少年,每人手持一铁块,掷向远处地面上的一块铁板,铛铛作响,尘土飞扬;或是一众孩童,每人手持一铁块,依序扔出,后扔者用自己的铁块掷向先扔者的铁块,以击中为胜;总而言之,一句“斗凿”,可以脑补出无数惊世骇俗的游乐场景。在古人的眼中,似乎万物皆可“斗”。于是乎便有了斗鸡、斗鸭、斗鹅、斗牛、斗虎、斗蟋蟀、斗蜘蛛、斗草、斗花、斗茶……,至于那“凿”,本意是指“挖槽或打孔用的工具”,也成了一种“相斗”的物件了。
据说在北方,也有一种类似于“斗凿”的游戏。玩法是在铁板上镂出一个圆形孔洞,参与者依次抛出圆形的铁块,凡击中对方者则为胜。这种游戏后来逐渐演变为投掷“沙包”,将铁块改为内装豆子的六面正方形布包,以自己的“包”落入指定区域,或者用自己的“包”压住场地中的任意“包”则为胜。据说有了这种改变之后,玩耍者也从少年改变为“老年”了。
记得那个年代,想要找到一块像模像样的铁块,或许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但是好“斗”之心,好“玩”之意,不仅古人如此,今人亦是如此;“玩”总是要“玩”的,“斗”也总是要“斗”的,没有铁,那就摔“方宝”吧。
方宝,又称之为摔方宝、打方宝、拍方宝、扇方宝。方宝用纸张折叠而成,多呈方形。三五成群,集聚于宽阔场地,猜拳定先后,用力摔打,翻者为输。
“包袱、剪子、锤”,输者先将自己的“方宝”正面朝上,置于地面,赢的那位便趾高气扬地拿着“方宝”使劲地朝地上摔,无论怎么摔,就是想借着由此带来的风力或者震力,将对方的“方宝”给弄翻过来。成功了欢喜雀跃,没成功那只有将自己的“方宝”留在地上,任凭别人去“摔”了。这样的游戏,人多更加有趣,你“摔”我的,我“摔”他的,他在“摔”你的,周而复始,乐此不疲。
或暗中使劲,或大呼小叫;或一跃而起,或半站半蹲;或左右开弓,或单臂直下;摔在旁边,用产生的气流将对方的掀翻;砸在上面,用巨大的力量将对方的震翻……,总之,怎么爽快怎么来,怎么带劲怎么摔。
相较于“方宝”,更喜欢的是“元宝”。用纸张折叠成元宝形状,毕竟在拍打的时候多了一个念想,要知道,赢得那个是大“元宝”。因为元宝的形状不同于方宝,摔“元宝”比起摔方宝来,输赢的概率要高很多。赢的兴奋,输的懊恼;赢的越想赢,输的更想赢,这就是玩“元宝”的乐趣所在。
后来才知道,游戏取胜的关键,却在于方宝的制作。
方宝越重越大,在击打的过程中就越是占有优势。用来叠方宝的纸,最好是比较重又不厚的,如牛皮纸、包装纸或者杂志的封面等,不要用报纸那种轻飘飘、软绵绵的纸,叠好之后最好再找个重物压上几天。至于折叠的方法,也是有一定的讲究,“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既要不容易被拍翻,又要摔起来有力量。
后来才知道,场地的选择,技巧的运用也很重要。
手拿着方宝,抡圆了胳膊,用力朝地上的另一个方宝砸去,若是穿件袖口宽大的衫袄,胳膊抡起来阵阵带风,说不准便掀翻了哪只方宝;平整的场地上,虽然摔起来啪啪作响,虎虎生风,但靠的是气力,不平整的地面,悄悄看着方宝的哪只角微微翘起,就势扇去,靠的是眼力;即使拍不翻对手的方宝,也要让自己的方宝落下后平平稳稳、妥妥当当……
玩方宝,玩得就是那个气势,那种“气拔山兮气盖世”的气势,那种“地动三河铁臂摇”的气势,至于谁输谁赢?过一会儿就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