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与倌
“官”字怎么写,似乎人人都会写;“官”有什么含义,似乎人人都理解;“官”是什么,似乎人人都知道。“官”就是“出则舆马,入则高坐,堂上一呼,阶下称喏”。既然都知道,那么“官”该怎么做,似乎又是人人都会做。
中国的拆字游戏可谓博大精深、变幻无穷,道理全凭一张嘴,玄机都在心里面。所谓拆字,是将汉字按偏旁部首笔划组合而成的特点和汉字意思进行增减来表现其深刻的内涵,一个“官”字可以说出无数人生哲理来。
前些日子,看的电视剧《天地民心》中清代文人祁隽藻对“官”的一番论述的确意味深长。 “官”字上面加个“竹”字头,“官”字成了“管” 字。“官者,管也。”管就是管理,掌管。尧舜在治理天下的时候,住的是茅草屋,门前台阶也是土砌的,和老百姓完全一样,只有这样,这个“官”才能变成管,才能代上天管理天下万民。“官”字上加一个“人”字旁,“官”字就成了“倌” ,就成了像牛倌马倌那样的百姓。一个官员,只要你还是一个人,你就不能忘记自己是个百姓。“官”字上加个绞丝旁,“官”字成了“绾” 字,绾者缠绕也。一个官员一旦和丝帛有了瓜葛,他的手脚就捆住了,就不是管了。“官”字加个“食”字旁,就成了“馆” ,加个“舍”字旁,就成了“舘” ,就成了官员吃喝玩乐的场所。“官”字加个水字旁,就成了“涫” 字,就成了一锅沸腾的水。“官”字加个“木”字旁,就变成了装死人的棺材。“官”字上加个“草”字头,念“菅” ,有句成语叫草菅人命,将人命看得比菅草还要低贱,这样的官,其实连菅草都不如……。
“官”似乎还有很多种解释,官与其他偏旁组合之后还会有更多的含义,不同的拆字方法或许能够得到完全想法的说道。譬如说,“官”字上加个“竹”字,不只是为民管事,还要像竹子那样刚直有节;“官”字有两口,中间一线连,就是要上传下达,民意畅通……
我感兴趣的是那个“倌”字,按照一般字典的解释,“倌”是指农村中专管饲养某些家畜的人员,或者是某些行业中被雇佣专做某些事情的人,如牛倌、猪倌、堂倌、门倌、磨倌等等,总之都是平头百姓。“官”字加个“人”旁就是“倌”,或者可以说如果你这个官还是人的话,那应当将自己当作百姓;或者还可以说如果要做官的话得首先得做个人。这样的话,就与“官”是“公仆”的含义一致了。
说到做人,若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定都会理解成为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诚实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但是如果放在今天,一定都会理解成要八面玲珑、善于钻营,要察言观色、投人所好,要左右逢源、溜须拍马。过去讲做人要“方”,是正直正派,今天讲做人要“圆”,是圆滑世故。几千年来,世代交替,“官”的含义似乎依旧如此,昔日一呼百诺,今天仍然是前呼后拥;但是做人的含义已经时过境迁,今非昔比了。
同样的一个“倌”字,告诉了人们不同的道理,只有做好“官”的“倌”,才能成为一个“官”,在今天已经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