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四年的那些电影(别国篇)
电影不是政治,它不专属于哪一个势力强大的国家。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人都有权力用电影传达自己的声音。即使是南半球的澳洲大陆,他们的电影也同样能够漂洋过海在地球的另一边找到自己的支持者。电影让世界各地的人在了解不同文化的同时也更加深入地去认识自己。相信有朝一日我们还会为看到更多来自偏远地区的电影影像而震惊不已。就像当1994年把彼得-杰克逊和艾顿-伊格杨这两个世外高人推向世界影坛的时候,没有人想到他们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独撑门面的民族文化标志。

《夕阳武士》
铭记:性格暴虐的父亲是一个没落民族的代表,这个贫苦家庭注定要充满着暴力与痛苦。其实他们的心中都还有爱,只是自我的迷失和生活的窘迫让他们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去争取幸福快乐,只能沉湎于酒精和自我麻醉式的疯狂Party。最大的受害人自然是最无辜的小女儿,她的死不知能唤醒什么,改变什么,还是只能带来仇恨。影片的最后是一片留白。
影响:新西兰毛利民族是一个正在走向消亡的民族,残存的毛利武士到今天还在努力拯救自己民族的高尚灵魂和精神家园。十年后,一部《鲸骑士》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看到这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理想主义格调。

《梦幻天堂》
铭记:一对纯真的少女,一段真挚的爱情。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强大阻力终于把一件本该美好的事物推向了血腥的坟墓。最让人难忘的还是影片特有的超现实主义风格。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爱恋,在女孩们天马行空的幻想中划出绚丽的彩虹。
影响:彼得-杰克逊的天才早在1994年就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本片用艺术化的手段把一件残酷的真实事件搬上了银幕,引起了社会舆论界的争议。凯特-温斯莱特的处女秀得到了一致好评,为三年后的那起沉船事件奠定了基础。

《色情酒店》
铭记:《色情酒店》旨在探讨人的窥视、幻想心理与行为,并淡化人的生活背景,扭曲人对现实的看法。本片把场景放在脱衣舞酒店与宠物店,气氛俗丽而阴森怪异。穿插其中的郁郁葱葱的野外场景与影片基调产生了巨大的反差,颇有《猜火车》中那场马桶戏的效果。
影响:无论是艾顿-伊格杨还是大卫-克罗南伯格,加拿大电影中的特立独行与标新立异总是让人无法预料。《色情酒店》题材其实非常严肃,风格比较接近反映下层社会边缘生活的英国电影,然而影片的迷幻色彩又为后来的加拿大电影提供了独具特色的典范。

《橄榄树下的情人》
铭记:“有时候我斟茶,有时候你倒水。婚姻如此,生活亦然。”小伙子执着地追求,姑娘不置可否。纯真的感情,简单的故事就这么缓缓地发生着,就像斟茶倒水的平常生活。影片最后那片翠绿的橄榄林下,两个渐行渐远的白点,留下一个纯净的定格。
影响:《橄榄树下的情人》纯朴的故事和清新的视觉效果是阿巴斯电影的最典型特色。阿巴斯对电影语言的创新表现在用宽厚的人文思想去包装从不流俗的叙事内容。1997年,同样舒缓而充满关于生命哲学思考的《樱桃的滋味》摘取了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