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时尚>时事新闻>

中国九大金融中心城市排行榜

来源:金玉米 编辑:MY 时间:2010-03-30

世界金融业的格局正随着中国的崛起而逐渐发生变化。

  2008年11月,一场代表着全球金融业高规格的国际化论坛——世界金融论坛,即将在中国的首都北京拉开帷幕。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对当今和未来的全球秩序发挥着重要影响,也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以及金融格局。随着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中国有望成为全球金融中的一极,并将成为世界金融市场版图中的又一重要核心区域。”世界金融论坛主席、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金融网总裁何世红说。

  有专家表示,中国建立国际性金融中心的基础条件正在逐步形成。近年来,中国十余个具有金融发展潜力的大中城市提出了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构想。而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存在2至3个金融中心城市、再配以若干个次级区域金融中心的规划布局是合理的。中国建设国际性金融中心的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构建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各类金融市场,将各个中心城市的金融资源依据各地现实基础及未来潜力进行配置,建设多个分层次、多功能的金融中心,充分发挥举国一体资源聚合的力量。

  “日益加快的中国金融城市化进程,为一些极具潜力的城市提供了成为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机遇。本次即将举办的世界金融论坛的其中一个重要议题,就是研讨‘金融中心的新使命’。”世界金融论坛主席何世红表示。

  作为一个崛起中的金融大国,伴随着北京、上海、天津、深圳、重庆、大连等诸多区域金融中心的逐渐形成,中国金融中心城市整体布局的大版图已初具轮廓——





上海金融中心:远东龙头,引领国际金融

  早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就被世人公认为世界的远东金融中心,亦以发达的金融市场著称。1992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任务,并将此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予以实施。计划在2010年基本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框架,2020年完全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

  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的金融业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比较优势,金融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已经形成了以资本、货币、外汇、商品期货、金融期货、黄金、产权交易、再保险市场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整个交易规模也日益扩大。许多全国性金融机构的主要营运中心、交易中心、票据中心、离岸业务中心、授信评审中心、数据处理中心、研发中心等汇聚在上海。上海目前主要中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已达近1000家,集聚效应非常明显。

  有专家表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内容是要素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按照国家总体战略,未来还将在市场层次、深度、开放度及产品创新等方面进一步推进,为并购市场发展提供很好的金融市场基础。


北京金融中心:金融贵胄,尽显国都优势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与决策中心,今年也首次明确提出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作为首都,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总部设在北京的金融机构占据了中国金融资源的大壁江山。其中,对金融市场发展有直接影响的决策和监管机构,如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均在北京;北京还拥有较多的金融机构总部,实力雄厚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行全部在北京;此外,北京拥有11家保险公司的总部,其中包括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等大型全国性保险公司或集团。

  有专家表示,北京计划通过建立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体系、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多样化的金融组织体系、立体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升首都金融业的创新力、集聚力、贡献力和辐射力。基于目前北京金融业发展的现实及其在全国所占的地位,北京被定位为国家金融决策中心、金融监管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




天津金融中心:携手北京,推动环渤海

  作为与北京相邻的沿海直辖市,天津与其他城市相比有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在“加快开发开放天津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战略后,天津已明确提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其重点是设立全国性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而近日,天津筹建国内第一个离岸金融中心的整体规划方案也将上报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审批。

  根据规划,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具体目标是:用10至15年的时间,把天津滨海新区建成重要的离岸基金中心、重要的离岸保险中心和重要的离岸银行业务中心。力争到2020年,天津滨海离岸中心成为全球拥有包括人民币及其各衍生工具所有交易品种、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离岸市场和规模较大的离岸人民币交易结算中心。在未来5年里,探索建设国内首个自由贸易港区,实现滨海新区成为北方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核心功能。




深圳金融中心:借力香港,领军珠三角

  作为中国第一个改革试验区,深圳明确提出了与香港共建“深港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计划于2010年把深圳建成中国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的金融中心城市,并使深圳争取成为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的试点城市。

  作为与香港一衣带水的沿海城市,深圳将“深港合作”纳入深圳金融发展战略,提出以深港金融合作为纽带,巩固提升深圳金融中心城市地位,使深圳成为港深大都会国际金融中心有机组成部分,为两地构建联通境内外的统一资本市场创造条件。

  分析人士认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与深圳的互补性很强,合作有很大便利性。深圳要实现“成为港深大都会国际金融中心有机组成部分”的构想,向香港靠拢成为必然选择。以此作为标志,深圳金融中心建设将对珠三角及华南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和积极的影响。

  深圳金融发展的总目标是:建成“三有体系”,即建设一个能有力支持深圳经济发展、能有机配套深圳产业结构、能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的金融体系;打造“四个中心”,把深圳建成产业金融中心、金融创新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配套服务中心。


重庆金融中心:坐镇西南,扼守长江上游

  重庆是中国西部惟一的直辖市,也是惟一拥有长江黄金水道、能江海联运的西部城市,在中国具有承东启西、左右传递的区位优势。

  重庆市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将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重庆是长江上游四省市中银行业机构门类最为齐全和聚集效应最为明显的地区,尤其是
外资银行数量在该地区的比例超过了1/3;从证券类机构看,重庆证券、信托、期货服务组织体系完备;从保险机构看,全国性和外资保险公司近年来都加快了进入重庆市场的步伐。这意味着重庆将迎来更多的金融机构、更大的金融业发展规模和更完善的资本要素市场。

  目前重庆最现实、最有潜力的两块是产权交易中心和票据中心,该市期望将其做成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都有名气的中心。重庆表示未来将致力于建设要素市场,并计划大力发展信贷、货币、证券、保险、外汇、黄金等诸多市场。




大连金融中心:金融新贵,辐射东北亚

  作为目前东北地区惟一对
外资银行开放的城市,大连在这一区域的金融中心地位日趋显著。由此,大连也明确提出了建立“东北亚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

  目前,大连是东北地区金融机构种类最全、密度最大、开放度最高的城市。大连拥有金融机构75家,其中,银行40家、保险公司26家、证券公司2家、期货公司7家;大连也是东北地区外资金融机构最多的城市,有23家外资金融机构;大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之一,期货交易品种由2002年的2个发展到目前的7个;同时,大连还是东北地区主要的外汇结算中心和惟一的外汇交易中心,外汇交易额、结算总额、国际收支总额均占辽宁省全省的三分之二以上。

  大连的金融中心城市建设构想是:用15年的时间,把大连建设成为各类金融机构云集、资金流量巨大、交易活跃的现代金融城,并成为辐射朝鲜、韩国、日本等国的东北亚区域性金融中心。




武汉金融中心:华中腹地,实施中部崛起

  武汉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特大型城市,地处华中腹地,是内陆地区经济交汇的中心,也是沿海与内地经济交汇的枢纽。从区域定位看,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武汉主要经济、金融指标都处于前列,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目前武汉地区拥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24家,保险公司30家,证券经营机构74家,
上市公司35家,企业财务公司4家,信托投资公司2家,已经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财务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元化格局。

  武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是:立足湖北辐射中部,做中部的金融中心。武汉明确提出,力争用5至10年建成立足武汉城市圈、面向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的金融中心;初步建立武汉金融中心的框架,成为区域性的银团贷款中心、票据业务中心、资本市场中心、产权交易中心、保险业务中心、金融教育研究中心和金融后台服务中心。


西安金融中心:西北翘楚,贯通亚欧大陆桥

  西安作为欧亚经济论坛的永久会址和“现代丝绸之路”的起点,通过亚欧大陆桥连接着中国东西部,在亚欧大陆桥上,西安是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作为西北贸易中心的西安,其金融资源基础在西北地区各城市中也是最好的。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西北分支机构均设在西安,全国各大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在西安的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也居西北各城市首位。另外,西安还有上市的信托公司陕国投,以及总部设在西安的永安保险和西部证券,再加上东亚银行和汇丰银行两家
外资银行已经入驻,这些都表现出西安的金融聚集效应已经形成。

  西安作为大西北的龙头和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明确提出了“打造以西安为中心的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力争到2010年基本建成金融组织体系、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现代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金融监管安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


杭州金融中心:盘踞长三角南翼 服务民营经济

  作为与上海同处长三角经济带的杭州市,近来也提出了将着力打造长三角南翼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构想,将把杭州建设成为全国性的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示范区、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先行区、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和谐的引领区。

  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杭州的金融总量仅次于上海,位居第二。目前,杭州共有各类金融机构200余家,境内外
上市公司60余家,在证券市场上形成了声誉显赫的“杭州板块”。

  杭州提出将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区域性票据交易中心,组建杭州产权交易所,扩大创业投资基金,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推动
企业上市。杭州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目标,将重点发展境内外各类金融法人机构、各类大型金融机构省级分

支机构、地区总部,
上市公司总部、各类投资机构(基金)总部、区域产权交易中心以及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信用评级等高端中介服务机构总部;主要发展批发类金融服务业务,打造金融业的总部经济。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