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收藏--清.孙温《红楼梦》

国家一级文物――――清.孙温《红楼梦》画作。画作绘制年代为 清同治至光绪年间,描绘了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全书的故事情节,为国家一级文物。 整套画作以石头记大观园全景为开篇,画面鸟瞰构图,将大观园诸多景致悉数入画,一览无余,从第二开画面开始,一次描绘出全书《红楼梦》的 故事情节,画面围绕原著的故事情节,将主要人物活动表现得细致入微。

画面除了围绕故事情节,人物活动情景和描绘大观园的优美精致外,还绘有山水人物,花卉树木,亭台楼阁,珍禽走兽,舟车轿于,鬼怪神仙及傅古杂项等,几近包括全部画科内容,仅人物就达三千七百余人,主要人物采用“写实”技法,注重面部肤色肌纹之渲染,力求形神兼备,在构图上采用了“远大近小”的西洋绘画技法。



孙温这套绘本,设色凝重,笔法精细,故事情节连贯且生动感人,与《红楼梦》原著将真事隐去的写作特点如出一辙,整套画作在表现思想内涵方面也非常隐晦。
画作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用具和生活细节都有具体的表现,至于婚丧嫁娶,祭祖拜神,划拳行令,贴对联,划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当时生活习俗的描绘更是生动有趣,这不仅是研究传统民间习俗,晚清民间绘画的重要资料。同时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珍贵内容,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藏价值,红学泰斗周努昌称清 孙温画作为“红楼瑰宝”,价值非凡。




这套画作大约在同治六年1867年就开始酝酿,着手,直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才大体竣工,前后有三十六年之久,也就是说,这位画师差不多从五十岁起一直到八十五岁,似乎把他的生命完全投入到了套画的创作中,比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红楼梦》耗费的心血还多三四倍。
该画作不仅是晚清绘画研究和文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同时还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文化价值:曹雪芹被誉为中国文化的代言人。《红楼梦》是中国文化在红学上的最高体现。孙温的这部绘本在中国绘画史上绝无仅有。此三点赋予了作者极高的文化价值。
研究价值:孙温于曹雪芹同为清人,其通过绘画表现的《红楼梦》无疑更贴近原作。这就使得孙温的作品成为红学研究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甚至会成为破解《红楼梦》诸多谜团的一把钥匙。
作品总体风格是中国传统的界画,界画以工笔严谨,造型准确为创作宗旨,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散点透视,无论何种风格的建筑,每一间每一层中栏杆窗棂与人物活动皆极为精细。一幕了然。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和图》就有着界画典型的精炼和谐的风格。
本册邮品中的120幅画面,均来自于孙温绘制的“红楼梦”,是目前海内外邮品形式反映《红楼梦》完整故事的第一力作。本册在酝酿策划的过程中,得到众多红学专家,好友的支持和关注,借此表示我们诚挚的谢意,我们将尽绵薄之力,为繁荣红学贡献一己之力,同时也是对众多红学专家,好友,红学爱好者的微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