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奢华>收藏>

奢迷宫廷片背后的秘密(上)

来源:金玉米 编辑:盖茨 时间:2011-02-08

任何一个女子,在选择影片的时候,都会不可避免地把目光投放在宫廷片上。那些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生活的公主与王子,闪闪发光的塔夫绸裙、精心梳理的金色卷发,绘着水墨的中国的绢扇……全都是女孩子念念不忘的形象。当我们为着欧洲皇亲贵族的悲欢离合唏嘘不已之时,可曾想过,在重笔浓墨描绘的爱情故事之后,又是怎样的残酷现实呢?
  有光便有影,就让我们来看一下,隐藏在美丽的宫廷片中的真实历史。

 
  一、《茜茜公主》1955 德国/奥地利合拍片
  导演:恩斯特·马里斯卡(Ernst Marischka)
  主演:罗密·施奈德(Romy Schneider) 卡尔海因茨·伯姆(KarlheinzBohm)

精品消费网

  相信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难以忘却的经典宫廷爱情片,由罗密·施奈德扮演的茜茜公主,温柔甜美,如同水晶一般玲珑剔透。生于巴伐利亚的公主,嫁给了深爱她的奥地利皇帝,俊美的王子与娇美的公主,几乎是史诗传奇一般的鸳侣。活泼开朗的茜茜与果敢的法兰兹·约瑟夫的爱情历经了数十年的风雨飘摇,与婆母皇太后保守沉旧的思想斗争也从未停止。当然,茜茜的魅力总是无敌的。成为皇后之后,她以出色的外交亲和力,与奥匈帝国赢得了邻邦的巨大支持和一致赞扬,被匈牙利人奉为女王,名扬四海,举世瞩目。——总之,电影中的茜茜是童话传实的现实版,是幸福的象征,美丽高贵与温柔的完美体现。
  真实的茜茜公主:

精品消费网

  现实中的茜茜公主,是奥地利的伊丽莎白女王。年少时,茜茜年轻貌美,生性活泼好动,嫁给弗兰茨皇帝时,几乎不懂什么叫做爱情。她平民化的思想不容于讲究繁琐的宫廷,最终形成了她孤芳自赏的个性。
  真实的伊丽莎白皇后喜怒无常,为了保持只有50厘米的细腰,节食与运动已经达到走火入魔的地步。因为她长了一口黄牙,所以在任何的画像与照片之中,她总是紧闭双唇。皇太后婆婆百般挑剔于她,丈夫也不忠实,茜茜甚至被弗兰茨皇帝传染了性病。即使她得到各国人民的崇敬,但在实际的政治上无所作为,与皇帝的婚姻也只是勉力维持,她甚至为丈夫物色情妇,以达到她可以隐名周游列国,不履行皇后职责的目的。
  她深爱的儿子皇太子为追求爱情自由而自杀身亡,最后茜茜在六十岁时,被无政府主义者刺杀而死。虽然皇帝在她死后百般追思,但从她对他的态度和她留下的诗句中看,茜茜公主从来也就没有爱过他。
  童话般的茜茜公主恐怕只属于电影。真正的茜茜堪称传奇人物,而她的一生绝不是一部童话。
 
  二、《伊莉莎白》1998美国片  
   导演:夏克哈卡帕(ShekharKapur)
  主演:凯特·布兰琪(Cate Blanchett) 杰佛瑞·拉许(Geoffrey Rush)约瑟夫·范恩斯(Joseph Fiennes)

精品消费网

   这部号称近年来最完美的女王史诗片,拥有华丽昂贵的视觉影像,细节部份充满色彩与惊奇,优雅而创新的服饰令人印象深刻。画面的张力与神秘黑暗的感觉更是轻易的挑起了观众对帝国时代的向往。由凯特布兰琪演出的"处女女王"伊丽莎白,称得上是所有银幕独身女性形象里最权威、最有说服力的一位。她的一生都带上传奇色彩,虽不乏求婚者,更有自己真正热爱的恋人,但是政治斗争把一位曾经也天真烂漫的公主变成了强有力的女王,以终身不嫁的姿态把英国带入全盛时期。片中的伊莉莎白娇柔妖魅,是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却始终有一颗渴望浪漫的心,只是在对爱情极端失望,被恋人的欺骗伤害之后,才毅然断发绝爱,走向孤独的终老生涯。
  关于这位伊丽莎白一世的传记中谓数不胜数,它们都不约而同的指出了这一个事实:女王并不是仅仅因为关心国家而不终身不嫁,所谓“在恋人与王冠之间选择了王冠”一说更是无稽之谈。实际上,伊丽莎白患有极期严重的妇科疾病,或是天生上有着生理缺陷,让她无法“在婚床上完成主赐与的职责”,即生儿育女。而对于一位已婚的女王而言,不为帝国留下子息是绝不可能的,如果她与其他国王联姻,在无子息的情况下,王位自然归丈夫所有,这对大英帝国而言,简直是最危险的灭国之灾,所以,她不是不想结婚,而是被朝中掌握大权且知道真相的大臣要求不能结婚。
   
真实的伊丽莎白:

精品消费网

  在各国的历史文书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伊丽莎白并不是一个对爱情有着极端崇拜的女人,她的一生有几十位面首,在历史上也只有叶卡特宁娜女王才能与她比美。至于她是不是处女终身,这也是一个很难确定的事实。在一位西班牙大使发回给国王的信件中,他清楚地记述着在一次正式的朝会中:“女王穿着一件开胸直到腰部的紧身上衣,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她裸露的乳房。”
  说实在的,伊丽莎白也算苦孩子出身,她老爹也就是亨利八世对侍女们有一种特殊的好感,他的第2任夫人安妮·博林(伊丽莎白的亲生母亲)就曾经是首任王后阿拉贡公主凯瑟琳的侍女。在还不到3岁的时候,伊丽莎白就眼睁睁地看着亲生母亲安妮·博林因为通奸罪被处极刑。9岁那年,年轻的继母凯瑟琳·霍华德又被连拉带拽地送上断头台,与刽子手赴了一场死亡约会,其间凯瑟琳惊恐的哭叫声不绝于耳。好容易长大了,又被“血腥玛丽”囚禁在伦敦塔里,一直想找机会处死她。
  伊丽莎白一世从父亲亨利八世那里继承了强烈的虚荣心,尤其是年长以后,她更是要求别人以拜神的形式和态度对自己进行膜拜,说白了这就是让人公开地阿谀奉承。伊丽莎白一世的追求者们使出看家本事,大张旗鼓地赞美她摄人心魄的美貌和雍容华贵的气质,这就是他们的成功之道。在伊丽莎白一世44年统治期的最后阶段,这样的崇拜仪式显得尤为悲凉。晚年的女王头发日渐稀少,牙齿因为吃糖过多而腐蚀发黑,脸上扑着厚厚的香粉以便遮盖天花留下的麻子,这副尊容实在称不上是英格兰的顶极美女。然而,让女王相信自己美丽绝伦会给追求者们带来丰厚的回报,而正是这样的回报令男人们趋之若鹜。
 
  三、《勇敢的心》1995 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出品
  导演: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
  主演: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 苏菲玛索(SophieMarceau)

精品消费网

  当苏格兰凄美的风笛声响起时,大多数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在《勇敢的心中》梅尔吉布森那个悍勇不羁的苏格兰自由斗士,苍凉的石地战场与蓝白交错的纹面带来的,都是前所未有的狂放冲击力。英国太子妃、法国公主伊莎贝娜是由著名的古典美人苏菲玛索出演,她精湛的演技在观众面前描绘出一个美丽智慧、多情忠贞的贵妇形象。壮丽的外景与感人的配乐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古代的苏格兰处在英王爱德华的残暴统治下,他们的首领华莱士率领民众揭竿而起追求自由。英国王太子懦弱无能,太子妃却聪明而富有统治力,她和华莱士在乱世中相爱,而后者却因为苏格兰贵族的出卖被爱德华处死,后来太子妃生下华莱士的儿子统治英国,结束乱世,华莱士的精神也得以长存。
  华莱士这位苏格兰英雄的传奇故事自不可多说,百分之九十还是与史实相符的,但编剧却有意忽略了他残暴的一面:影片中攻克约克郡的战役其实发生在德翰姆,在占领德翰姆之后,威廉·华莱士曾经下令屠杀战俘以及城中很多无辜百姓。至于那个暴君英王爱德华,在英国人的眼中,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君王,不仅为英格兰带来了强大的财富,还完善了英国的法律,发展议会制度提倡民主,是一位有名的贤君。懦弱无能的王太子真相又是什么呢?他曾勇敢地在法国战场上战斗,把名将克莱蒙公爵打下马来。至于片中最美丽的光辉形象伊莎贝拉王妃,她在历史上有个很名的外号叫做"法国母狼",成为王后之后,她与情夫将国王丈夫囚居伯克利城堡,在那里将炙热的铁条插入腹腔烧焦肠子而将他杀害。后来她又与自己的儿子争夺王位,同时又有不少的情人,最后被愤怒的人民处死,在她的一生之中,与华莱士可谓是没有任何的交集,更谈不上什么惊世未了缘了。
 
  四、《叶卡捷琳娜女皇》1995 又译:凯瑟琳大帝/伟大的凯瑟琳
  导演: 马文·J·乔姆斯基、约翰·戈德史密斯
  主演:凯瑟琳·泽塔-琼斯、保罗·迈克甘、伊恩·理查森、布莱恩·布赖斯德

精品消费网

  主要是凯瑟琳·泽塔-琼斯在里面太光彩夺目了,那身材没得说了。
  
实际的叶卡捷琳娜  

精品消费网

   阿列克谢耶芙娜 原名索非亚·弗雷德里卡·奥古斯塔(ЕкатеринаIIАлексеевна)(1729年4月21日出生于德国斯特丁,1796年11月6日逝世于普希金)是俄罗斯的女沙皇。在位期是1762年至1796年。
  德国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公爵的女儿。1744年被叶丽萨维塔·彼得罗芙娜女皇挑选为皇位继承人彼得·乌尔里希(彼得三世)的未婚妻。1745年与彼得结婚并皈依东正教,改名叶卡捷琳娜。由于彼得三世另有新欢,叶卡捷琳娜的皇后地位面临被废的威胁,于是在1762年率领近卫军发动政变而即位。
  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伏尔泰、狄德罗等法国思想家交往密切。1767年夏天召集新法典起草委员会会议,宣布女皇的训令,主张君主专制、严厉的法治主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她虽然想改善农奴制度,但是因贵族的反对而没有成功。此外她还修改地方行政制度、司法制度。贵族势力得到加强,农民和农奴的生存状况更加恶化。1773—1775年发生普加乔夫起义。
  对外政策方面,三次瓜分波兰,对土耳其作战取得黑海沿岸地区,并吞并了克里米亚汗国。宠臣和情人波将金去世后,她的以南进重建拜占廷帝国为目标的南进政策受挫。这个时期的俄罗斯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最强国家之一。叶卡捷琳娜被尊称为“大帝”。
  叶卡捷琳娜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巴维尔出生于1754年,后来成为巴维尔一世。由于彼得三世不能生育,有谣传说他是叶卡捷琳娜与朝臣谢尔盖·萨尔蒂科夫的私生子。叶丽萨维塔·彼得罗芙娜女皇对这种说法并不介意,并说“如果他真是私生子,那也不是我们家族中的头一个”。叶卡捷琳娜的情人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近卫军军官格利高里·奥洛夫。他帮助叶卡捷琳娜实现了政变企图。他也是叶卡捷琳娜的第二个儿子阿列克谢的生父。叶卡捷琳娜的另一个著名情人是格利高里·波将金,他因“波将金村”(指为了粉饰太平而人工制造的布景式繁华景象)的典故为世人所熟知。
 
  五、《瑞典女王》1933   美国片
  导演:罗本·马茂连(Rouben Mamoulian)
  主演:葛丽泰·嘉宝(Greta Garbo) 约翰.吉尔伯特(JohnGilbert)

精品消费网

  这部影片中有一个可称为电影史无言经典的镜头,就是是由有“好莱坞女神”的嘉宝完成的。多年来的历验使这位六岁即位的瑞典女王有着独立自主、威严洒脱、聪明干练的王者风范。她无论是处理政务还是战事都是得心应手、运筹帷幄,深得臣民的拥戴。王宫群臣都希望并力劝克里斯蒂娜嫁给她的表兄、法国-瑞典联军统帅查尔斯。古斯塔夫王子,以确保王权的巩固。
   而女王却执意要寻找真正的爱情。一次女扮男装的偶遇,让她与西班牙的特使安东尼奥相爱了。为了爱情她放弃了王位,让位于查尔斯。最后一个镜头,退了位的女王在海边等待深爱的情人,等到的却是情人在决斗中被杀死的消息。据说,嘉宝的演绎,最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写照,虽然不言不语,但脸上的表情,却足动人心。而这部影片,这个镜头,就成为嘉宝的经典。——电影中的克里斯蒂娜女王,自信而美丽,为了爱情而甘弃江山。是忠贞与执着的象征。
 
 历史上的人物瑞典女王的性格行为,都与电影中描写的相差甚远。她为人轻率冲动,易受自己喜欢的人摆布,生活奢侈,不关心国致。克里斯蒂娜的退位,和爱情其实毫无关系。作为一个新教国家的王位继承人,她却对天主教史更感兴趣。瑞典是不可能接受一个皈依天主教的领导者的,而喜好自她对国家事务又兴致缺缺,经过几年的考虑筹划,她终于选择放弃头上的王冠。

精品消费网

  克里斯蒂娜退位后,来到梵帝冈,受到教皇的热烈欢迎,未几便皈依了天主教。她在以后的生命中,持续做着使人目瞪口呆的行为,她的奢侈也使她经常处于经济的拮据,而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总是从被礼貌的款待过渡到被逼迫离开。奇怪的是,当她离开瑞典的时候,曾经希望永远不要再回去,可后来,她却试图重新得回王位,却受到了大臣的一致反对。她的一生,总是不满于现状,总是追求着遥远的东西,大约只有在死后,才真正的得到了满足。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