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卡罗尔》你未曾注意到的小细节
这是无数纽约故事中的一个,也是少数奥斯卡遗珠中的一部独特的作品。导演托德海因斯用他非凡的艺术感染力,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洋红 + 绿色的活跃在 16MM 胶片上的爱情故事,这部杰出的作品向我们展示了电影的无限可能性中的一个——细节的丰富再现和内化冲突,同样可以表现深刻而富有魅力的母题。
导演托德.海因斯为了重塑五十年代的纽约,在摄影材质上放弃了数码的拍摄,而选用了 super16 胶片,他的摄影师解释,为的是再现一种看着老照片,回忆过去的感觉,这种胶片的颗粒感和数码制造的颗粒感不同的是,它的颗粒会移动,呈现一种拟人化的质感,在色彩上,也有很特别的表现,加入了一些洋红色和绿色,让电影有冷暖混合的色彩,并不像有完整光谱的普通摄影,而是像早期艾克塔反转片的效果。
其中给了他们大大启发的是过去的纽约派摄影师 saul leiter,倾向于对画面进行折射、打破和抽象的处理,下面是 saul leiter 的一些摄影作品
可以对照一下《卡罗尔》的剧照
当然,这里对 saul leiter 的作品并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模仿,而是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尤其是对这段爱情的命运和世情的描写,现在先贴图,后文会根据情节和具体的表现对此进行阐述。
导演还借鉴的其他同时代的摄影师,比如拍摄了无数纽约场景的 Ruth Orkin,她摄影镜头下那个在 50 年代的打了双引号的“黄金时代”的美国里的大苹果纽约
以及拍了大量孩子的 Esther Bubley
还有大名鼎鼎的 Helen Levitt,这位也是当时的纽约派著名摄影艺术家,有大量关于纽约的黑白照片
同时,导演还参考了过去的老电影小逃亡者,和情人和棒棒糖,主要是里面出现了一些诸如梅西百货、现代艺术博物馆等的旧纽约著名建筑,用了自然光拍摄,有现代艺术博物馆,梅西百货,还有布景以外的整体设计,以下为《小逃亡者》部分剧照,而遗憾的是,找遍了各大网站,《情人和棒棒糖》没有找到片源。
影片的开头,致敬了大卫·里恩导演的相见恨晚,开始的时候,这对情人(卡罗尔和特莉莎)作为背景人物出现,后来你才会慢慢意识到他们将 成为中心角色,可以通过镜头的对照来体会一下托德.海因斯致敬的方式。
机位和构图有变动,但都运用了一个次要角色进入到空间,然后引出两位主角的手法。在《相见恨晚》中,男女主角虽曾尝了爱情甘露,但最终还是劳燕分飞,以悲剧收场,而《卡罗尔》实际上也预示着两人相似的命运,用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展现爱情中的永恒不变的本质——感性、希冀、不稳定和无限的可能。
上一篇提到,《卡罗尔》电影开场的方式来源于对相见恨晚的致敬, 一开始从一个次要角色的视角引入到 Therese 和 Carol 约见的场景,由于那位不速之客的闯入,打断了两人本可马上延续的佳话,让两位主角的情路倍增变数。在 Carol 尴尬地离开后,而接下来的回忆片段,是从 Therese 的视角叙述的。
视频连接:卡罗尔车里回忆
这个倒叙的开头以后,故事将顺着 Therese 回忆的思绪,从头开始讲述她和 Carol 认识的经过,从她们在商场第一次见面起,到 Carol 故意留下羊皮手套,Therese 联系 Carol 后,两人在中午的第一次见面,就开始了暧昧缠绵的正餐,正餐过后,Therese 郑重地在本子上记下了 Carol 的名字。然后 Therese 拒绝了和男朋友共度圣诞节的请求和片中唯一和她有精神交流的男性 Danie 的示爱,和 Carol 共度了一个她难以忘怀的圣诞节(中途还有 Carol 前夫闯入的变数)。
在导演的处理中,始终以 Therese 的视角来衔接了两段回忆,这段多舛的感情漩涡在 Therese 的回忆中,既美好也短暂,她恨不得把一分一秒紧紧地抓住,导演在两段处理中,都运用了大量的升格(慢镜头)来再现 Therese 的这种心理时间的落差。
而利用主客观的视角交错,表现现实和角色思绪的交织,呈现一种如梦如幻的诗化的氛围,是托德.海因斯的拿手好戏,比如他的另一部作品
我不在那儿,在《卡罗尔》中同样有出色的运用。
比如在 Therese 的回忆中
接下来如果是寻常用法的镜头,比较常见的是一个带车窗(窗框或因为淋雨而朦胧的玻璃)关系的主观镜头,但托德.海因斯是这样用的
下一个镜头是
车窗外的孩子在视角上,和 Therese 的主观视角是一致的,但这个没有带车窗关系的镜头,在景别上介于“Therese 的主观视角”和“导演的上帝客观视角”之间,就能营造出一种暧昧不清的,内涵丰富的氛围。
接下来的才是 Therese 的客观视角
一对作为环境交代的夫妻
冷雨中模糊而泛着不真实感的玻璃(真正的主观镜头)
车窗前跑过的孩子
一对近似于客观视角的情侣
镜头继续运动,带到车窗框的关系,再次以这种“伪主观的客观镜头——伪客观的主观镜头”的过渡,营造人徘徊在思绪中的情绪丰富的画面处理。车窗外是冰冷的现实世界,车窗内是 Therese 的仅有可以取暖的回忆,外界的喧闹和欢欣,更衬托出 Therese 的孤独和苦涩。
然后是关于玩具火车的回忆(玩具火车是重要的元素,后文会继续说),Carol 永远留在 Therese 中的美好的出场,但这段回忆突然被打断,我们能看到冰冷孤独地在床上醒来的 Therese。
然后从这里开始了疑似上帝客观视角,按顺序讲述的 Therese 和 Carol 开始的故事。但这可是擅长用视听语言熟练表现情绪的托德.海因斯,因此处理可没有那么简单。
去 Carol 家途中,Therese 经过了一段恍惚而幸福的,犹如天堂般的隧道,用原著中的说法,为了永远留住那一刻的美好,“Therese 恨不得死在隧道里”。
卡罗尔隧道回忆
在这段隧道回忆的处理中,同样运用了升格慢镜头的手法,而且对进入隧道和离开隧道的边界,都进行了镜头上的强调——可见那段可以凝固在时空中的回忆,对于 Therese 有多么珍贵。
在景别的处理上可以明显看得出导演的企图。
Therese 作为这个“天堂隧道”的见证者,虽然也是特写,但她的景别明显比 Carol 的要全一些。Carol 的
那个浅景深的羊皮手套(第一次正式见面的契机)
对 Therese 来说的每一句值得珍藏的美好的话
那个象征着美好、精致、从容的带有阶级标识的,泛着华贵微光的皮草外套
具有无可抵挡魅力的红唇
戴着手套的手,按下了车里的音响,播放 Helen Foster 版本的You Belong To Me
回忆中逐渐清晰的 Carol 的面庞
以及舍不得让其结束的隧道的边界。
关键的衔接镜头,在这段隧道的回忆中,还插入了一个在之前车内回忆的 Therese 的镜头
正是这个镜头,以及相似的升格的手法,让两段回忆紧紧地纠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