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奢华>收藏>

宋代扇面画鉴赏(下)

来源:金玉米 编辑:大海 时间:2018-07-10

《苹婆山鸟图》

 

    名称:苹婆山鸟图

    类型:扇面画

    年代:宋代

    原属:故宫旧藏

    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尺寸:册页,绢,设色画,尺幅:24.9 x 25.4厘米。

 

    入秋的山林,一颗颗绯红了脸颊的苹果,悬挂在枝叶间。芬芳的气味、鲜艳的色彩,招来了不少「小过客」们在此停留,留下了许多的斑点与啮痕。
    一只娇小的粉红鹦嘴,也忍不住好奇地飞了上来。它轻巧地停落在弯细的枝桠上,仰着圆小的脸蛋,摇着细长的尾巴,淘气地又蹦又跳的,好不开心!
    粉红鹦嘴旧名黄头,是种可爱、善斗的小鸟。
    而吸引粉红鹦嘴的苹果树,传统名为「林檎(禽)」或「来禽」。名称的由来,据说是因为它的果实(即苹果)味道甘醇、甜美,因此常常能吸引许多鸟禽来此聚集的缘故。
    至于画名以「苹婆」(即柰,又名凤眼珠)相称,应是古人误题了,两者事实上并不相同。
 
    这幅精巧的「苹婆山鸟」,旧传为五代画家黄筌所作。
    黄筌是中国花鸟画史里,开创工笔细致风格的大师,对五代到北宋初期的画坛影响深远。
    这幅画作虽非大师亲笔,可是无论是特写式的取景方式或是精辟入理的写实趣味,都明显受到黄筌的影响,是一幅宋代杰出的花鸟画小品。

 

    黄筌,字要叔,四川成都人。

    历仕前蜀、后蜀,官至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入宋,任太子左赞善大夫。于画无所不学,17岁时即以画供奉内廷,19岁即被赐朱衣银鱼。

    黄筌一家具擅绘画,其弟唯亮,子居宝、居实、居寀,其中尤以黄居寀的成就最大,黄氏父子的花鸟画,在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其风格特点是“黄家富贵”。

    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明确指出:“诸黄(指黄氏一家)画花妙在傅色,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

 

《骷髅幻戏图》

 


    名称:骷髅幻戏图

    类型:扇面画

    年代:宋代

    原属:故宫旧藏

    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尺寸:绢本,设色,纵27厘米,横26.3厘米。

 

    画面左侧署有“李嵩”两字,对幅有毛玄真书元人黄公望句,钤有“信公珍赏”、“会侯珍藏”等鉴赏印记多方,曾经清耿昭忠等收藏。
    画面中一大骷髅席地而坐,用悬丝在操纵着一个小骷髅。这是宋代市井木偶表演形式之一种——悬丝傀儡演出。当然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表演是由人来操纵的,而以骷髅为主角的寓意大约是反映了人生命运的虚幻、无常,倏忽幻灭之意,你今天是操纵者,或许明天你就会成为一具被操纵者。因此,人生被看透了,大约就是一具行尸走肉而已。
    骷髅旁有一副演傀儡戏担子,担上有草席、雨伞等物,骷髅身后有一哺乳婴儿的妇人,明显是他的妻子,画面表现了傀儡戏艺人携妻带子四处奔波的艰辛生活写照。
    骷髅骨骼画的比较准确,表现了画家对人体骨骼的了解,画面干净、利索。工笔设色,技巧熟练。

 

《海棠图》

 


    名称:海棠图

    类型:扇面画

    年代:宋代

    原属:故宫旧藏

    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尺寸:绢本设色;尺幅:35.5 x 35.5 厘米。

    此为画写生画。画中有西府海棠一枝,其花或灼灼盛开,或含苞欲放,花之设色,白粉为底,罩以胭脂红,勾画晕染,工整细致,清丽端雅,娇柔可人,栩栩如生,颇有苏东坡《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之感。

    此画是符合当时皇室审美情趣的院体画,真实生动,工细绚丽。右下角款署林椿,“椿”字仅见木旁。未钤印。此画《石渠宝笈续编》、《故宫书画录》均有记载。

 

《胆瓶秋卉图》

 

 

    名称:胆瓶秋卉图

    类型:扇面画

    年代:宋代

    原属:故宫旧藏

    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尺寸:页,绢本设色;尺幅:26.5 x 27.5公分

    本幅无款。鉴藏印钤“交翠轩印”、“神品”、“子京父印”、“项元汴印”、“项墨林鉴赏章”、“张则之”6方。
 
    图中瓶架上置一蓝釉长颈瓶,内插菊花。花朵施以勾勒填色法,花叶用没骨法出之,刻画自然细腻,渲染柔和润泽。秋菊艳丽而不失于秀雅,此图为南宋写生画中的优秀作品。
    画页左侧题诗:“秋风融日满东篱,万叠轻红簇翠枝。若使芳姿同众色,无人知是小春时。”此为即景诗,描写瓶中之花轻红淡雅,叠簇于翠枝。
 
    对幅有清乾隆御题诗一首:“花似菊而红,叶则迥然异。自题属冬篱,殊难解用意。徒以设色工,选藻许其厕。辛亥清和御题。”钤 “八征耄念之宝”、“自强不息”、“太上皇帝之宝”。
    清《石渠宝笈》著录。

《妆靓仕女图》

 

    名称:妆靓仕女图

    类型:扇面画

    年代:宋代

    原属:故宫旧藏

    现存: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尺寸:绢本,设色。纵:25.2厘米,横:26.7厘米。

 

    苏汉臣,开封人,北宋宣和年间画院待诏。
    南宋绍兴年间复职,孝宗隆兴初因画佛像称旨,补承信郎,师刘宗古,工画道释人物,尤擅画婴孩。传世作品有《货郎图》《秋庭婴戏图》《杂技戏孩图》等。
    图中画一正在梳妆打扮的仕女,其面部形象通过镜面表现出来,仕女的神情娴静而略带忧伤。又以零落的桃花,几竿新竹以及水仙衬托出人物的心境。
    画面清丽,用色柔美,体现了作者敷色鲜润的特点。
    苏汉臣是两宋之际的著名宫廷画家,以人物画见长,此图的构图以及人物特征都体现了南宋特色,大约作于十二世纪中期。

《杂技戏孩图》

 

 

    名称:杂技戏孩图

    类型:扇面画

    年代:宋代

    原属:故宫旧藏

    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尺寸:团扇,绢本设色,纵20.4厘米,横20.4厘米。

 

    图中杂技艺人正施展绝技,口中唱词,手中击节敲鼓,两个小儿不觉被深深吸引住。人物情态刻画得真实自然,表现出画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游刃有余的艺术表现力。

 

 
《长桥卧波图》

 

   

    名称:长桥卧波图

    类型:扇面画

    年代:宋代

    原属:故宫旧藏

    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尺寸:绢本,设色,纵:23.9cm,横:26.3cm。

 

    本幅无款印。钤收藏印“仪周珍藏”一方。

    图中高架平湖的木桥刻画精微,与波澜不兴的水纹相映成趣。画面大片的空白使得作品兼具坚实与空灵之美,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给观者以“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想象空间。
    此图原载《纨扇画册》。
    绘朱红长桥一座,横卧江面,两岸房舍成群,古塔高耸,树影婆娑。河面水波涟漪,舟船点点,以破长桥的呆板形体。远方云雾中露出银装素裹的山峰,分外妖娆。全图用笔精工,设色艳美,构图空阔浩渺,意境深远,是南宋早期画院高说所作。
    画中钤有「仪周珍藏」印一方,说明此图曾为清人安岐收藏,见《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绣栊晓镜图》

 

    名称:宋王诜绣栊晓镜图

    类型:扇面画

    年代:宋代

    原属:故宫旧藏

    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尺寸:绢本,设色,纵:24.2厘米,横:25厘米。

 

    图中一晨妆已毕的妇人正对镜沉思,抑或端祥自己,仪态端庄。一个侍女手捧茶盘,另一妇人正伸手去盘中取食盒。图中用笔细润圆滑,敷色妍丽而又清秀。周围的灌丛、桂树皆以双钩填色法绘出,十分细致,画面有一种略带哀怨的闲适之风。

    此图人物造型似取材于另一幅宋代作品《饮茶图》,作者已不可考。

 

    王诜,北宋画家。字晋卿,太原人。生于开封,为宋开国功臣王全斌之后,娶英宗女,官驸马都尉。

    能文,性喜书画,家筑宝绘堂,收藏书画名迹甚富。官附马都尉,定州观察使。与苏轼、黄庭坚等交游,后因受苏轼牵连一度遭贬逐。

    嗜书画,其山水近规李成,远习王维。亦擅用青绿重色,起着从“金碧”过渡到“水墨”的桥梁作用,被称为“不古不今,自成一家”。

 

 

《杨贵妃上马图》

 

 

    名称:杨贵妃上马图

    类型:扇面画

    年代:宋代

    原属:故宫旧藏

    现存: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尺寸:绢本,设色,纵:25厘米,横:26.3厘米。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多为画家偏好的画题。 元代绘画的复古之风早在元初“吴兴八俊”之一钱选的作品中已经较为充分地表现出来了,这包括人物服饰、构图特点、设色及取材等几个方面。
    此卷绘唐玄宗与贵妃杨玉环上马的情形。玄宗骑照夜白,侧面望着贵妃,贵妃旁有两侍女搀扶。
 
    图中共绘十四人,皆着唐装,人物身形饱满,姿态、动作各不相同,形象刻画细微、生动。衣纹线描工整,连绵转折,顿挫有力,皆为游丝描。敷色虽艳丽而又雅洁清润,画人物不着背景,也是受唐代绘画的影响所致。

    “环肥燕瘦”,以丰腴柔媚著称的杨贵妃,在宋人的笔下,表现得娇柔而不胜风力,这与宋代的审美特征有着直接的渊源。

    画中唐玄宗骑在马上,英姿勃勃而兴趣昂然地回首招呼杨贵妃,颇为生动传神。画面细腻的线条和浓艳的设色,又体现了宋代院画的风格。

 

《月夜看潮图》

 

    名称:南宋李嵩月夜看潮图
    类型:扇面画

    年代:宋代

    原属:故宫旧藏

    现存:台北博物馆藏

    尺寸:绢本设色。纵22.3厘米,横22厘米。

 

    所谓“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钱塘江因为有着奇特卓绝的江潮景观,千百年来,每到中秋,总吸引无数游客争睹此一奇景。这样的观潮风气在宋代已相当盛行,尤其在夜晚,皓月当空,江潮那排山倒海、有若万马奔腾的气势,总令观者屏息难忘。

该幅《月夜看潮》图,所画即南宋时临安中秋夜观海潮的情形。 高悬的明月下,浪潮卷涌成一直线地奔驰而来;江畔华美的平台阁楼,隐约可见有人穿梭、呼指着。整个画面没有拥塞的车水马龙、也没有激情喧闹的人海,取而代之的是远山江帆、月影银涛,一幕祥和而又没有纷扰的景致。 李嵩以极为细腻的情感与笔触,描绘了精妙的楼阁与粼粼江涛,也写出了苏轼“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的诗情,是一幅情景精致的杰作。
上一篇:宋代扇面画鉴赏(上)
下一篇:旅法画家张值的杭州西湖彩扇面画赏析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延伸阅读: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