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形制大集锦
中国古代玉器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按其用途可分为六类:礼器、丧葬玉、兵器、首饰类、陈设品及生活用品、文房用具。
一、礼器
玉作为礼器用于祭祀活动和其他礼仪活动,系统使用方法最早见载于《周礼》,《周礼·大宗伯》有六器、六瑞之说。
六器专用于礼拜神灵。
璧
古人认为“璧圆象天”,因此“以苍璧礼天”。
用途广、使用年代长久,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清代。璧在古代最重要的作用是祭天、祭祖先。
琮
外方内圆的柱状玉器,中心有一贯通两端的通孔,两端高出的圆口称为“射”。
古人认为“琮八方象地”,故“以黄琮礼地”。
玉琮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至汉初已基本消失,明清有仿制品。
璜
弧形扁平的玉器。据《周礼·春官·大宗伯》:“半璧曰璜”。
以玄璜礼北方”,即立冬时用黑色玉璜祭祀北方的神灵-黑精之帝。
玉龙首璜,战国晚期,长17.4cm,高6cm,厚0.3cm。1977年安徽省长丰县杨公乡出土。
圭
扁平长条形玉器,下端大体平齐,早期多为平首,晚期多为尖首。
以青圭礼东方”。即春分时用青色的玉圭祭祀东方的神灵-青精之帝。
琥
虎形的玉器。最早见于殷墟妇好墓。流行于春秋时代。
以白琥礼西方”。虎形象凶猛,象秋肃杀之气,立秋时用白玉制作祭祀西方神灵-白精之帝。
璋
上端呈斜角,下端方形的玉器。据《说文解字》:“半圭为璋”。但真正属半圭形的璋很少。
以赤璋礼南方”。立夏时要用赤璋敬南方神灵-赤精之帝。赤,象征南方,含有万物荣盛之意。
二、葬玉
古时人们对死亡存在着恐惧,生前总想长生不死,当希望破灭后,开始感悟人生难免一死。
因此,退求其次,希望死后身体不朽,具有神秘色彩和崇高地位的玉就成了最佳的用料,丧葬玉大量使用于汉代,常见有玉衣、玉琀、玉塞和握玉。
三、玉兵器
最初用于部落间战争和原始狩猎,随社会进步、生产发展,玉的兵器作用逐渐淘汰,代之更加坚韧锋利的青铜兵器。
由于古人对玉崇拜至极,认为玉是祥瑞的象征。因此,实用性的兵器转化为非实用性的礼仪玉器。
玉戈
形似刀,新石器时代已使用。
玉钺
钺是斧的一种,近似长方形,很薄,一端为弧状刃。斧为生产工具,钺为兵器,是兵权、军权的象征。主要出土于新石器时代。
玉剑饰
用于装饰铜剑或铁剑的玉器。用玉所饰之剑称为“玉具剑”。 玉具剑是一种仪仗器物,以显示佩戴者的身份和地位。
兽面纹玉剑格,高3厘米 宽5.9厘米,战国,1955年四川省成都羊子山172号墓出土
玉云纹珌,战国,高6.3cm,宽5.95cm,厚2.25cm
四、首饰类
玉器作为首饰应用比较广泛,形制多样。除了玉笄、玉玦、鸡心佩和扳指外,还有玉组佩、玉步摇、发冠、串饰、玉镯、指甲套等。
玉笄
也称“玉簪”。作用有:
①连冠于发。仅供男子使用,“天子诸侯以玉,大夫以象牙,士以骨”有等级之分,玉笄是天子诸侯的专享。
②固定头发。男女均可使用。
玉玦
环而不周”谓之玦。
玉玦在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春秋战国墓葬中常有发现,出土时多位于死者耳部,故推测它一种耳佩。
玉玦,新石器时代兴隆洼文化(公元前6200—前5200年),径4.1cm,孔径1.5cm,厚0.7cm
鸡心佩
流行于战国至汉代的玉佩。鸡心状主体部分中间穿孔,其外雕有各种附饰的扁平玉佩,由玉韘转变而来。
玉扳指
套在大拇指上的一种装饰玉器。源于古人射箭时套在手指上的韘,起保护拉弦手指的作用。清代时演变为流行的装饰品,以示不忘武功。
五、陈设品及生活用品
有如意、插屏、摆件等陈设品也有玉勺、玉杯、鼻烟壶等生活用品。
白玉杯盘,清,杯高5.6cm,口径8.3×10.2cm,足径4.5×5.9cm
白玉勾云纹烟壶,清乾隆,通高6.8cm,腹径4.5cm
六、文房用品
有玉玺、笔筒笔架、调色盒、玉砚和玉砚滴、笔洗、玉镇纸等。
玉双管式笔插,明,高21.9cm,大口径5.5-6cm,小口径4.5-4.7cm
玉卧羊形砚滴,汉,长7cm,高5.6cm,口径1.6cm
碧玉竹节式砚,清,长9.9cm,宽5.7cm,厚1cm
中国是世界上用玉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玉在古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占据这重要的地位。人们赋予其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多面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玉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玉的形制和用途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了解玉器的形制,将对我们鉴别古玉和理解玉文化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