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基础——壶形
宜兴紫砂壶发展数百年以来,凝聚着历代紫砂艺人的智慧,历经创新——继承——再创新,使得紫砂壶造型丰富,式样繁多,五彩缤纷,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审美情趣的紫砂壶爱好者都可寻得自己喜爱的款形。紫砂壶的造型类别,可分为几何形体造型、自然形体造型、筋纹器造型,这三类造型几乎包含了自然界中各类形制的可创性,这又是紫砂壶形制特别丰富的重要原因。但有的壶形兼有两种、甚至三种形体造型,这种造型方法就是在圆形、方形壶上再装饰着别的形体,如掇球壶是自然形体与几何形体的结合;六方掇球壶也是自然形体、几何形体和筋纹形体的统一。紫砂壶的各种形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相互融合”,在不断地组合变化中,千变万化,丰富多彩。
一、几何形紫砂壶造型,是根据球形、筒形、立方、长方及其他几何形变化而来,是最常见的造型,俗称“光货”,其造型讲究立面线条和平面形态的变化。几何形体紫砂壶造型又可分为圆器和方器两种。
圆器造型讲究“圆、稳、匀、正”,并要求“柔中寓刚”,珠圆玉润之中有变化,壶体本身及附件口、盖、钮、嘴、把、肩、腰的配置要协调和谐,匀称流畅,器型上要求“柔中寓刚、圆中有变、厚而不重、稳而不笨、有骨有肉、骨肉亭匀”,整个造型要端正挺括。紫砂传统造型掇球、仿古和汉扁等就是紫砂圆器茶壶的典型造型。
方器造型讲究“方中寓圆”,要求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平稳庄重,以直线、横线为主,曲线、细线为辅。方形器除口、盖、钮、把、嘴应与壶体相称外,还要求做到“方中寓圆、方中求变、口盖划一、刚柔相济”。不论是几方形(四方、六方、八方)的造型,其壶盖的方向可任意变换,并与壶口严密吻合。由于方器的成型工艺较为复杂,所以生产数量相对少些。紫砂传统造型四方桥顶、传炉、僧帽、雪华壶等,就是紫砂方器茶壶的典型造型。
二、自然形紫砂壶造型,是以造化为师,取材于动植物的自然形态。因这类紫砂壶的造型带有一些浮雕、半浮雕、浅雕的装饰,俗称“花货”或“塑器”。紫砂壶花货主要是运用提炼取舍的艺术手法,利用自然形态的变化来造型。另外则是在几何形体上运用雕镂捏塑的手法,将自然形态变化为造型的部件,如壶的嘴、鋬和的子等。花货紫砂壶其造型规则是“源出自然而高于自然”,一件成功的花货,是将自然物体形态的主要特征和最本质之处,用艺术的语言表现出物体形态的最美部分。并要符合功能合理、视觉美观和使用舒适的原则。紫砂传统造型鱼化龙、岁寒三友、南瓜、荷花壶等均是花货造型的代表作品。
三、筋纹器紫砂壶造型,也称“筋囊货”,是将花木形态规则化,使其结构精确严格、制作精巧的一种造型。其特点是将形体分作若干等份,再组成精确严密的整体结构,然后统一成完整的壶体。筋囊货紫砂壶,其造型规则应是“上下映衬、身盖齐同、形体和谐、比例精确、纹理清晰、深浅自如”,大多这类壶形均要求口、盖、嘴、钮、把都制成筋纹形,与壶体的纹理相配,做到口盖准缝严密,而且每一等分,每一壶口弧线都要计算十分精确,壶盖随意都能盖严,达到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传统紫砂合菊壶、合菱壶、莲芯壶、梅花周盘壶等,就是筋纹器造型中有代表性的作品。
做为实用品的紫砂壶,不论是何种造型,自然少不了壶身(腹)、壶盖、壶钮、壶嘴、壶把(或提梁),这些部分是在紫砂壶的整体设计构思中和谐地表现出来的,显示出紫砂壶的整体美学思想。其首要之点是适用、其次是比例恰当,并给人以整体的美感。下面就紫砂壶的这几个部分(附件)分别加以说明。
一、壶身(壶腹)是紫砂壶的主要部分,其大小、形状决定了壶的容积和基本造型。壶身有两个关键部分,即壶口和壶底(底足)。壶口要求必须与壶盖相配,不能太松,更不能盖不进去;壶底(底足)是构成紫砂壶造型的一个重要部分,底足的形式与尺寸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壶的造型和放置是否稳当。底足的形状主要有平底、捺底、圈底、钉足等。
1、
2、
3、
二、壶盖有各种形状,圆形、方形、葵瓣形、自然形(随形或肖形),以壶盖与壶身的结合方式,有压盖、嵌盖、截盖三种。
1、
2、
3、
三、壶钮(珠、的子)应与壶盖相协调,容易捏拿,不易脱手。其造型有球形、方形、桥形、牛鼻形、肖形等。紫砂壶形制高的常用圆球形的子,矮的用桥形的子,而花货则用肖形的子的多。牛鼻形的子牢固,拿取稳当,形成盖面的虚实对比的效果也较好。
四、壶嘴(流),壶嘴的的形式有五种:直嘴、一弯嘴、二弯和三弯嘴,还有一种叫做“流”,有这种嘴的壶通常称为“注壶”。
1、
2、
五、壶把(鋬),通常壶把的形式有三种:端把、横把和提梁。壶把是紫砂壶执持和斟注必须的部分,无把之壶非常少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