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诺兹﹝Sir Joshua Reynolds﹞名画作品欣赏
雷诺兹﹝Sir Joshua Reynolds﹞﹝l723—1792﹞
雷诺兹是十八世纪英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是继范戴克之后的第一人。1740 年他在伦敦随当时最有名的肖像画家哈德逊﹝Thomas Hudson﹞学艺。到了 1750 年他到意大利,在两年之内连续访问了佛罗伦萨、帕尔马、波隆那和威尼斯,因此在肖像画的风格上受到意大利画家深刻的影响。他勉励学生要纯熟地运用「堂皇风格」﹝the Grand Style﹞作画。
雷诺兹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坚信若不深入学习过去大师的杰作便不能成为一名伟大画家。因此在意大利游历中很少作画,而是不断搜集各种材料,对拉斐尔的形式美、米开朗基罗的「可怕」倍加赞扬;热切地分析对比林布兰、鲁本斯、提香和丁多列托的作品,并认真思考关于威尼斯大师们的精细评论。雷诺兹写道认为这些大师们的作品之所以成为不朽的作品,是由于「作品的四分之一有光,另外四分之一尽可能地深暗,其余的一半着色。在林布兰的作品中,暗的部分和亮的部分的比例是八比一。」
1768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成立,雷诺兹担任第一任院长;1769 年被封为爵士,并得到牛津大学的民事法博士,对早先的艺术家而言,这是项难以企及的成就。从 1781 年之后,他的作品风格转为较不重视古典,而是以较多的热情及感觉来作画。但是他的画常常因处理及保存过程不良而使画中人的脸孔呈现死灰色,因为他所使用的洋红颜料到最后都会退色。
英国18世纪伟大的学院派肖像画家。1723年7月16日生于德文郡的普林普顿,1792年2月23日卒于伦敦。自幼喜欢绘画,1744年进入圣马丁的莱恩学院,两年后画了他的第一幅重要作品《约翰·汉密尔顿上尉像》。5年后到了罗马,同时访问了佛罗伦萨、威尼斯,认真地学习拉斐尔、科雷乔、提香和米开朗琪罗的绘画风格,后创建皇家学院并担任了院长,特别推崇米开朗基罗的画风。1769年被封为爵士。作品庄严并具有历史画性质。1768年,皇家美术学院成立时,他任首任院长。雷诺兹推崇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意大利的美术,在一系列讲演中宣扬"纯正"的趣味和法则,大力倡导"宏伟风格"。根据古典传统,用庄重风格表现严肃题材是美术的崇高任务,历史画便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最佳方式,这一直是雷诺兹的梦想。可现实的情况使他无法以历史画谋生,他只得用大部分精力绘制社会需要的肖像画。
代表作《罗宾涅塔》、《塞缪尔·琼森博士》、《罗勃特·奥姆上尉》、《希斯菲尔德勋爵》、《伊利莎白·德尔美夫人和她的孩子》、《悲戏剧之间的加里克》、《塔尔列顿上校》、《卡罗琳·霍华德小姐》、《马尔伯勒公爵一家》等,分别收藏在伦敦国家画廊、牛津基督教礼拜堂等处,更多的被私人收藏。他的15次演讲被认为是宏伟风格的理论基础,许多观点是英国18世纪美学原理最典型的体现。
装饰海曼像的三个贵妇人 ﹝Three Ladies Adorning a Term of Hymen﹞
1773 年 油彩‧画布,121 x 61 公分 泰德画廊,伦敦﹝London﹞,英国
说明:
这幅画中人物是威廉.蒙哥马利的三个女儿,从左至右分别为芭芭拉、伊丽莎白和安。三人打扮成「优美」三女神的模样,以花环为希腊神话中的婚姻之神海曼﹝Hymen﹞装饰。
《装饰海曼像的三个贵妇人》又名《蒙哥玛利爵士的三个女儿》。
从古典艺术中吸取灵感,发展英国本土的历史画和高级艺术,一直是雷诺兹的梦想。而当时英国的收藏家瞧不起本国的画家,认为他们最多只能画画肖像而已,而历史画则必须到意大利去订购。所以,当时的英国画家没有人能卖出自己的历史画,即使是影响最大的霍加斯也是如此。为了打破这种局面,雷诺兹可谓费尽苦心,他在肖像画中把现实人物肖像画与历史画结合,创立了一种“高雅肖像画”。他让肖像人物穿着古典神话的服装,扮演着历史画的角色。《蒙哥玛利爵士的三个女儿》就是这种“高雅肖像画”的顶点。在这里,他把蒙哥玛利家的三位小姐打扮成古代希腊婚姻之神的女祭司模样,充分体现了杰出的古典文化修养和技巧,因为这幅作品是中间那位少女的未婚夫为他们的婚礼专门订制的。雷诺兹用这一典故暗示出这一肖像画的意义,而同时又用这种特殊的形象处理使肖像画具有了高级艺术的地位。这种表现方法也深得顾主的欢心,贵族少女以古代女神的面目出现,在婚姻女神的胸像上装饰鲜花花环,表现她们对未来婚姻生活的憧憬,这种神话化的处理远比一般的肖像画更富有诗意。
尼丽‧欧布莱恩﹝Nelly O'Brien﹞ 1763 年
油彩‧画布,126 x 110 公分
说明:
《尼丽‧欧布莱恩》这张肖像画曾在画家俱乐部中展览,被公认是雷诺兹的杰作。图中的女子是当时很出名的交际花,有许多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戴帽遮阳的光线感觉颇佳,她手抱一只小狗恬静的坐着,显得雍容华贵。衣纹的处理也极真实。
莎拉.班伯利夫人为优美三女神献祭品
﹝Lady Sarah Bunbury Sacrificing to the Graces﹞
1765 年 油彩‧画布,242 x 151.5 公分芝加哥艺术学院,芝加哥﹝Chicago﹞,美国
说明:
这幅画是画中主角是莎拉.班伯利女士在与查尔斯‧班伯利爵士﹝Sir Charles Bunbury﹞结婚后不久而创作的,由于画中人物极为漂亮,甚至引起英王乔治三世的注意。雷诺兹在这幅画作中,以「堂皇风格」﹝the Grand Style﹞,表现出庄严的气势。
柯克班夫人及其三个儿子
﹝Lady Cockburn and Her Three Eldest Sons﹞
1773 年 油彩‧画布,142 x 113 公分 国家画廊,伦敦﹝London﹞,英国
说明:
对雷诺兹来说,美术不仅是手工的艺术品,也是涵养的产物,而后者的基础主要源自于拉斐尔、科雷吉欧﹝Antonio Correggio﹞、范戴克﹝Sir Anthony Van Dyck﹞等大师的古典传统,他能使神话及历史的世界重新复活于他的模特儿之中。
这幅画从构图看来,应该是源自于「慈悲」的意大利寓言,孩子们与其说是三个英国小孩,毋宁说是神话传统中的邱此特,母亲则近似维纳斯要甚于英国妇人。她和环绕她的三个小孩构成一个三角形结构,其底边则为色彩深浓的斗蓬之边缘。透过画中的韵律感和内容,雷诺兹清楚地呈现出一种古典传统的规范。
伊莉萨白‧德尔美夫人和她的孩子
﹝Lady Elizabeth Delme and Her Children﹞
1777 ~ 1789 年 油彩‧画布,239 x 147 公分国家艺廊,华盛顿﹝Washington DC﹞,美国
说明:
雷诺兹是一个极其多产的肖像画家,他曾说过:「如欲发明,可先学学前人的发明」。在他的肖像画样式中,他广泛采取其他画家的样式,这比根据少数模特儿的外貌与个性能让画面更富于变化。
例如这件优雅精练之英国贵妇伊莉萨白‧德尔美夫人﹝Lady Elizabeth Delme﹞的肖像画,人物彷佛科雷吉欧﹝Antonio Correggio﹞的作品,风景类似范戴克﹝Sir Anthony Van Dyck﹞的画面。照在叶丛上的光线不但在树干上留下光辉,又能优雅稳重地映照在人物上面,反映出十八世纪英国人对自然的观点,因此这种风格在英国的肖像画中极受欢迎。
卡罗琳‧霍华德小姐 ﹝Lady Caroline Howard﹞
1778 年 油彩‧画布,143 x 113 公分 国家艺廊,华盛顿﹝Washington DC﹞,美国
说明:
雷诺兹在表现贵族的肖像画中很能表现人物的威严气度,但是在处理有关童年主题时有时太多愁善感;不过一但捕捉到童稚的清新气息时,画面又极其动人。以这幅《卡罗琳‧霍华德小姐》肖像画为例,少女的纯真气息在玫瑰花丛的对照之下虽略带凄凉,但其含蓄的表现却深扣人心。
乔治‧库西马克上校 ﹝Colonel George K. H. Coussmaker﹞
1782 年 油彩‧画布,238 x 145.4 公分 大都会美术馆,纽约﹝New York﹞,美国
说明:
这幅肖像画是雷诺兹晚期的杰作之一,为了这幅画库西马克上校总共摆了大约 16 次的姿势,而马匹则更多次。雷诺兹显然受了范戴克﹝Sir Anthony Van Dyck﹞所绘《查理一世狩猎像》 ﹝Charles I of England at the Hunt﹞的影响而完成这幅画的构图,然而上校一副轻松的姿势以及不经心的神色,实属画家个人的风格。对于这件晚期作品,雷诺兹用了较为明亮的色调以及较诉诸感官美的描绘,可能是他面对根兹巴洛﹝Thomas Gainsborough﹞日益受到欢迎的画作所引起的反响。
海雷少爷 ﹝Master Hare﹞
1788 年 油彩‧画布,77x 64 公分 罗浮宫,巴黎﹝Paris﹞,法国
说明:
《海雷少爷》这幅画是雷诺兹于他绘画事业最巅峰时受他的亲戚委托所创作,画中的小孩是这位亲戚的养子。雷诺兹巧妙的运用对角构图成功的创造出一种动态的平衡感,充分表现出孩子脸上表情自然充沛的活力,这幅画是雷诺兹的孩童肖像画中最精美、最细腻的一件作品。
Le Lady Waldegrave
Autoritratto
Cupido Quitándole el Cinturón a Venus
Lieutenant-Colonel Banastre Tarleton
Portrait de Maria Walpole avec sa fille Elisabeth-Laura
George Augustus Eliott, 1st Baron Heathfield
《Features MP Colonel John Dyke Acland (1746 -1778) and diplomat Dudley Alexander Sydney Cosby (1732-1774)》
《Mary Robinson (also po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