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票上的格言
(一)钞票上的格言
法国:自由平等博爱荷兰:我们要坚持住比利时:团结就是力最瑞士:一切为大家,大家为一切新西兰:永远正直约旦:建设祖国,为国尽忠尼泊尔:祖国比天堂还宝贵秘鲁:稳定和幸福来自众人的团结一致危地马拉:自由安道尔: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二)中国古币铜钱中间方孔
我国古代铜钱不论大小,其形状是外圆内方,对铜钱造成圆形的解说莫衷一是,但对铜钱中间方孔的最初的原意却有比较一致的意见
铜钱中间有方孔是由当时的工艺条件所决定的铸币的时候,先把铜熔化,然后注入模中,由于古代铸币技术的限制,钱的边缘总有许多毛刺,既不美观又不方便使用,然而要去掉这些毛刺,必须靠锉刀加工,一次不能只锉一个,必须把钱串起来锉才省时省工,而要把钱串起来,钱中间则必须留有一孔
但是,如果留下圆孔,穿在棍上的钱就会滚动,这样便有碍操作,因此留下方孔,把钱穿在方形棍上,钱就不会转动了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古代的铜钱才在中部留有方孔
(三)中国古钱50名珍
古钱即古代钱币古钱又称古泉,因此古钱收藏家又称“泉子”,“泉友”古钱研究历史悠久,在南朝时便有专著《钱谱》,南宋有《泉志》,清代有《吉金所见录》《古泉汇》及《续古泉汇》等1930年出版《古钱大字典》1982年成立中国古钱学会,出版《中国钱币》杂志古钱鉴赏收藏蔚然成风
由著名古钱学者列出的古钱五十名珍有:
1、桥足半釿币
2、三孔布
3、博山刀
4、晋阳匕
5、齐六字刀
6、东周、西周(圜钱)
7、共屯赤金
8、壮泉四十
9、国宝金匮直万
10、大全五千
11、太夏真兴
12、永光
13、景和
14、咸通宝玄
15、开平通宝、元宝
16、天成元宝
17、永平元宝
18、天德重宝
19、天策府宝
20、乾封泉宝(楚)
21、广政通宝
22、大蜀通宝
23、保大元宝
24、永通泉宝
25、大齐通宝
26、乾亨通宝
27、永安一十、五百、一千
28、建国通宝
29、圣宋通宝
30、靖康通宝
31、应运元宝
32、应感通宝
33、建炎元宝
34、大宋通宝
35、临安府铜质钱牌
36、天显通宝
37、应历通宝
38、保宁通宝
39、贞观宝钱
40、元德重宝、通宝
41、皇统元宝
42、崇庆元宝、通宝
43、至宁元宝
44、贞群元宝、通宝
45、大朝通宝
46、中统元宝
47、大元国宝
48、至政权钞
49、天启重宝
50、天国通宝
(四)中国最早的货币与纸币
中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壳贝壳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种主要的,也是最早的原始货币
中国最早的纸币是交子交子产生于宋朝初期交子上有图案密码花押图章等印记可流通,也可兑现
(五)元宝与银元
银质钱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在银质钱中,人们一般认为,元宝和银元最为有名
元宝,有两种含义其一是中国古钱币的一种名称唐宋两代铸造较多因唐“开元通宝”误读作“开通元宝”而得名其二指的是我国旧时铸的金银锭元朝忽必烈时以库银为元宝,后来以元宝铸成马蹄形,故又称马蹄银,又称“宝银”,作货币流通大锭重约五十两,多由各地锻炉铸造,标有银匠姓名及日期地点重量成色各有差异清中叶后元宝须经公估局鉴定批明重量和成色才能流通金元宝一般供保藏,极少流通
银元,日形银币,俗也称洋钱中国何时始铸银元,说法有:
有人认为,我国最早的银元是300多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在淹州铸造的“郑成功大元”又有人认为我国铸造银元的时间要比300年前的“郑成功大元”早得多1983年哈尔滨西部出土了六枚“承安宝货”经鉴定,“承安宝货”的确是我国最早的正式银铸币,它要比“郑成功大元”早460多年还有一种看法是近代才开始铸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欧美银元始流入中国,至清末大量流入最初习用墨西哥银元,俗称洋钱,面刻鹰形,故称鹰洋,作英洋林则徐图谋自铸相抵制,以不适用而罢光绪十四年(1888年),广东始造银元,称“龙洋”,重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90%银元原作“银圆”俗称作“元”各省继起仿造,中国自铸银元自此始
(六)万贯是多少?
人们时常用“腰缠万贯”来形容钱多和富有那么,万贯究竞是多少呢?
古时的铜钱一般是用绳子穿着的,每1000枚铜钱叫“一贯”明朝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发行了纸制“大明通行宝钫”面额为“壹贯”当时, 壹贯等于铜钱1000枚或白银1两,或黄金1/4两由此换算,万贯等于黄金2500两,的确是一笔为数不少的财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