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世宁的宫廷画一瞥及传奇人生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1-11-30
27岁的耶稣弟子郎世宁,远涉重洋,从意大利米兰来到中国,再也没有回过故土。
郎世宁似乎不务正业,却也是个聪明人。既然皇帝爷不悦于传道,那干脆就教你学科学、给你画画儿。可这一画就是50多年啊!郎世宁并非忘记宗教职责,特别是乾隆年间,大清不许臣民皈依外教,甚至处死5名传教士,但郎氏还是利用自己在宫廷里的微妙地位,几惊龙驾,递送奏折,解救教事。
郎世宁做宫廷画师也不顺利。如康熙不喜欢油画,嫌它搁置时间不长,容易变色,甚至黑乎乎一团。郎世宁便想方设法,加以改进,使用胶质颜料在绢上作画,一笔不二,不能迟疑,否则前功尽弃。郎世宁还是个愣头青,为宫廷画画,恨不得彻底否定中国画的远近配合观念。而且还向康熙献策,筹建皇家绘画学校,当然他要为师,可康熙对此好像不太感兴趣,此事就不了了之。
郎世宁画的马闻名于清朝画坛,《百骏图》便是代表作之一,被无数文人雅士赏析,也被许多人临摹,所以郎氏《百骏图》真真假假确实不少。除了《百骏图》外,我很喜欢郎氏的《八骏图》,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传说蒙古人向朝廷进贡了八匹骏马,郎世宁奉旨作画。为了了解蒙古马的习性,郎世宁常去马厩观察、揣摩,熟悉周边环境,领悟马的精气神。尽管《八骏图》可能是郎氏初到中国的作品(大约雍正年间),却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难得看出皇家之气。此时郎氏绘画已经从中西绘画冲突中,渐渐地向中西合璧的境界过渡了。虽不及后来的《百骏图》,却也能反映郎氏的绘画技艺。
郎氏绘画的写实能力比华籍宫廷画家更胜一筹。他本来就具有厚实的西洋写实功底,又融入中国绘画技法,加入光影透视、鲜艳色彩,形成了中西合璧的新颖画风,独步清朝画坛,对宫廷画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八骏图》围绕着一棵壮实粗大的柳树,境界秀丽,视野开阔。形色各异的八匹骏马,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细细品味,不难发现,构成《八骏图》的主体是“两白一黑”。两白一黑形成稳定的三角形,外围人物的动态以及骏马的姿态又让整个画面充满动感,生活气息随着动态平衡而弥漫。有一位朋友问我,画中的老汉是系马呢还是解索?当然是解索。从光影写实效果来看,《八骏图》所处的环境应该是某个春天的下午三四点钟,两位皇家牧马人,趁着太阳尚未落山,先给骏马梳洗,然后再去放牧。有条不紊的牧前预备工作,恰恰体现了皇家骏马的贵族气息。
特别有意思的是,几乎占了整个画面的大柳树竟然是空心的,树蔸处竟然长出另一棵树。它们似乎同根生长,又好像嫁接。这株新枝竟然令整个画面活力四射。而那匹黑马恰恰系在新生的树干上。这个细节真的耐人寻味。许多赏析者可能忽略了这一点。这也许正是郎氏绘画写实技艺的高超,缘于生活,却又在生活之上。我们不妨设想,皇家苑林中确有一棵粗壮的老柳树,烂了树蔸,而旁边生长着一棵异类树种。
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做到三品官,侍候了三朝皇帝,而且乐不思蜀,仅有郎氏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