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 夏圭作品《溪山清远卷 》
卷首古松巨石,烟雾丘陵;平移而下,可见丛林掩映山庄,有农夫、僧人徐行;江水辽阔,远山空蒙,风帆点点;对岸突起悬崖危岩,树木森森。山外有木桥接岸,桥上有闲人谈话,桥下货船忙于装卸;桥边是村树篱舍,与近景相对处为水天苍茫,令人心旷神怡。漫步出村,又见烟波浩渺,茂林叠翠,奇峰突兀;山下巨石大树,浅溪木桥,平滩斜坡,过坡至山村茅蓬处则画卷终了。此画卷逶迤百里,使观者游目骋思而留连忘返。
夏圭(活动于1180-1230前后),字禹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与李唐(约1049-1130后)、刘松年(活动于1174-1194)、马远(活动于1190-1224)合称为南宋四大家。善画山水、人物,长于运用秃笔,画楼阁亭台不用界尺,只信手为之,笔意精密,奇绝突兀,气韵颇高。宋宁宗(1195-1224)时为画院待诏,与马远同时代,都师承李唐,风格相近:构图简括深远,笔墨峻峭爽利,擅用“斧劈皴”,后人并称“马夏”。但如细察,两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相对而言,马远重笔,转折顿挫,凝重峻利,而夏圭善墨,善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人称“拖泥带水皴”,“淋漓苍劲,墨气袭人”;构图上,马远刻意将近景置观者目前,所画人物五官清晰,姿态生动,楼阁则以“界画”法刻画精细,而夏圭则将景物远置观者身外,画人物仅圈脸勾衣、点簇而成,楼阁随手勾画,笔简而形具。这影响延及元代:王蒙画中近景人物其衣冠、五官、举止皆精细生动;倪瓒画中几乎无人,而黄公望与吴镇画中人物的简笔则显然取法夏圭,画面之空寂,也分明承袭李唐以至马远、夏圭的简略遗风。
【名称】宋 夏圭 溪山清远卷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简介】图卷,纸本,水墨画。尺幅:46.5公分,横:889.1公分。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幅为十张纸接成,除第一段为二十五公分外,后九段均大约九十六公分左右。画中景物变化甚多,时而山峰突起,时而河流弯曲。画家运用仰视、平视和俯视等不同角度取景,使起伏的峰峦和层层叠叠的岩壁,以及蜿蜒的河川,因为不同的视点在各个独立的段落裏,产生独特的空间结构。
画松树林木笔墨变化非常多;画山石是用大斧劈皴法,而这种技法是从李唐的斧劈皴变化出来。画家以乾枯的笔墨勾画石壁轮廓,再用夹杂着大量水分的笔墨迅速化开,使画面上产生水墨交融,淋漓畅快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