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家画人物动物巨龙
历代名家画人物动物巨龙
国画龙凤呈祥象征高贵、华丽、祥瑞、喜庆。
龙凤呈祥寓意国富民强,阴阳和谐,幸福美满,吉祥福瑞;“悠然似陶”借古抒情,赞盛世中华,祥和安康;龙是升龙,张口旋身,回首望凤;凤是翔凤,展翅翘尾,举目眺龙。
从传统的寓意来说,龙有喜水、好飞、通天、善变、灵异、征瑞、兆祸、示威等神性。凤有喜火、向阳、秉德、兆瑞、崇高、尚洁、示美、喻情等神性。龙性中就有了凤性。
王安石《龙说》曰:龙之为物,能合能散,能潜能见,能弱能强,能微能章。惟不可见,所以莫知其乡;惟不可畜,所以异于牛羊。变而不可测,动而不可驯,则常出乎害人,而未始出乎害人,夫此所以为仁……王安石将龙比作世之英雄豪杰,能正确的审时度势,不失时机的出来做一番有利於天下万物的事业,这样能进能退,就是英雄的处事原则。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有关龙的形象,“汉唐时多呈兽形,宋以后渐变为蛇形”在绘画中,相传最早画龙的是三国的曹不兴。据张勃、许嵩《吴录》载,曹不兴在当时以画技名列民间八绝之一。他来受聘于孙权,成了一名宫廷画家。为讨好孙权家族,画了幅《青溪见赤龙出水图》,画上标明送给当时只有三岁的孙权之孙孙皓。陆探微在府中见到此轴,尝试将它放置水上,顿时“应时蓄水成雾,累日滂霈”,还真像一条真龙呢!故南朝齐谢赫说:“不兴之迹,殆莫复传。唯秘阁之内,一龙而已。观其风骨,名岂虚成。”这段轶事说明龙画技法在当时已日臻完善。曹不兴画过各种各样的龙,他曾描绘过“龙头样四卷四头,清溪侧坐赤龙盘赤龙图二卷”,遗憾的是他所绘作品却无一流传至今。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南北朝时代的张僧繇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画龙专家。唐代的画龙名家有李思训、冯绍正、吴道子、孙位等宋代画龙高手最值得一提的是董羽、僧传古、陈容三人。董羽对画龙艺术最突出的贡献,是他总结了前人及自己 的创作经验,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画龙理论——《画龙辑议》。
《画龙辑议》文中曰:画龙者,得神气之道也。神犹母也,气犹子也。以神召气,以母召子,孰敢不至。所以上飞于天,晦隔层云;下潜下渊,深入无底,人不可得而见也。古今图画者,固难推其形貌。其状乃分三停九似而已。自首至项,自项至腹,自腹至尾,三停也。九似者,头似牛,嘴似驴,眼似虾,角似鹿,耳似象,鳞似鱼,须似人,腹似蛇,足似凤,是名为九似也……其三停九似之说对与龙的具体形象对于后世画龙者产生巨大的影响。《宣和画谱》把画科分为 " 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 10 门 "。龙鱼画赫然名列第五,可见当时画龙之盛。
至明清时期,龙纹已被上层社会垄断。龙纹成为皇权的象征和标志而臻于鼎盛,迎来了其登峰造极的黄金时代.”北京故宫里的龙纹雕刻、彩绘、雕塑、刺绣等更是随处可见。
尊重龙的传统形象以外,龙必须堂堂正正,光明磊落而又不失威仪。龙是神圣的,古人认为龙司水,水润万物,万物感怀,龙代表仁德," 人之君子曰龙 "。君子不可能猥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第一卦就是龙卦,这是君子为龙的寓意。龙是阳刚的,充满了力量,同时却又不是一味刚猛,可贵在于它的自强不息。百折不饶。易经借龙这载体传递给我们的一种精神,就是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