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奢华>收藏>

京剧的乐器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3-06-13

 

京剧的“唱念做打”都离不开乐器的伴奏。京剧中的伴奏称为“场面”,有“文场”和“武场”之分。
文场乐器
“文场”为京剧乐队中管弦乐器的总称。传统文场乐器包括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笛子、笙、唢呐。这其中京胡、月琴、京二胡运用最多,又被称为“三大件”。
京胡:原称“胡琴”,最早也称“二鼓子”于清乾隆年间在胡琴基础上改制而成。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其名也是因用于京剧伴奏而得。
京胡主要由琴杆、琴筒、琴码、琴弦和弓子等部件构成。京胡的琴筒呈圆筒状,是京胡的音响共鸣部分,琴弦的振动通过弦马传至琴筒,使筒内空气振动,发出清脆明亮的音色。琴杆、琴筒都是竹制,琴杆置有千斤钩,筒口蒙蛇皮,用马尾弓拉奏。
琴杆又名担子,多用紫竹、白竹、龟背竹或染竹制成,通常有5节,在上方的第一和第二节上,各装有一个弦轴,下端的底节插入琴筒中,在筒里的一段杆身上,开有长方形、前后对穿的风口,它是琴筒的复共鸣部分。琴筒长11.4、后口直径4.3厘米,用毛竹制,前口蒙蛇皮,后敞口。弦轴黄杨或黄檀木制。琴码竹制。弓子江苇竹制,上拴马尾,长74厘米。张二弦,设有“千斤”。五度定弦,据唱腔和曲牌不同分别为:反二簧do、Sol弦,二黄Sol、re弦,西皮Ia、mi弦,反西皮re、Ia弦。常用的是D调、E调二黄京胡和E调、G调西皮京胡。音域约两个八度。
琴筒为圆筒状,用毛竹制成。20世纪70年代以后,也有用低发泡(ABS)材料模压成型的。筒的前口蒙以薄而坚韧的蛇皮或其他新股膜料。琴筒是京胡的音响共鸣部分,琴弦的振动通过弦马传导到蛇皮上,然后波及筒内空气柱振动,发出强而有力的音响,音色清脆、嘹亮。
弦轴又叫捻子,多用木质细腻、颜色姣艳的黄杨木制成,也有使用黄檀或大檀木的。千斤钩是用铜丝或铅丝制成的S形小钩,前弯钩住两根琴弦,后弯用细丝弦系在琴杆第三节的中部,它是划定琴弦有效强长的固定点。
弦码用竹材制成,有桥空式和空心式两种。琴弦是京胡的发音体,原用两根丝弦,系在下轴的弦较细,称外弦,系在上轴的弦较粗,称里弦。现多用钢丝弦,音准比丝弦好,发音清脆,不易断弦。
弓子用富有弹性的江苇竹制作,两端烘烤出弯来,竹子细的一端在弓的尾部,系上一股马尾而成,马尾置于两弦间摩擦琴弦而发音。
演奏时,坐姿,琴筒置于左腿正中央处,琴杆向左稍倾斜,左手持琴杆按弦,右手执马尾弓夹于两弦间拉奏。
京胡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有紫竹京胡、染竹京胡和白竹京胡。此外还有罗汉竹京胡和凤眼竹京胡。
月琴是从阮演变而来的乐器。自晋代起就在民间流行,约从唐代起就有月琴之名,取其形圆似月、声如琴。当时和阮相似,后来逐渐变化,清时月琴就与阮完全不同了,比阮简化,琴杆变短,音箱呈满圆形, 而且在各族人民中广泛流传。
月琴的琴颈较短,音箱为木制圆形,也有八角形的,在面背板中间横置两道音梁,音梁中间有两个音柱支立。四根弦,通常是五度定弦,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持拨子弹奏。常用于戏曲、曲艺和歌舞伴奏,也用于合奏,是京剧乐队三大伴奏乐器之一,与京胡、京二胡配合,是唱腔的主要三件头伴奏乐器。音域约两个八度,补充了中音区。音量较小,音色清脆柔和,适合抒情性的说唱,可以烘托故事的气氛。
京二胡音色圆润而浑厚,音量洪大,主要用于京剧伴奏,流行于全国各地。京二胡的结构和二胡惟肖,琴体比京胡稍大,较二胡稍小。
京二胡的起源是从1923年梅兰芳先生编演《西施》开始的,当时梅兰芳先生感到音乐很单薄,就用了很多种乐器试听,最后选定了在二胡基础上创制的京二胡,从此京二胡就被加入到京剧乐队中,成为京剧乐队中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在伴奏中,它运用包、随、衬、补、垫等艺术手段来完成唱腔的伴奏,增加了音乐的层次。因为它在音高上比京胡要低八度,它的声音圆润浑厚,与高亢明亮的京胡音色水乳交融、沁人心脾,从而使音区和音色产生了对比变化,使音响层次得到了丰富,音调变得更和谐,音响更洪亮,大大丰富了京剧乐队伴奏的表现力;同时对京胡的声部起到了补充和陪衬的作用,达到了和谐统一、浑然一体的效果。
三弦:柄很长,音箱方形,两面蒙皮,弦三根,侧抱于怀演奏。音色粗犷、豪放。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
武场乐器
“武场”为京剧乐队中打击乐器的总称,传统武场乐器大致有单皮鼓、檀板、大锣、小锣、铙钹大小堂鼓等。打击乐器是京剧伴奏乐器中的灵魂,因为京剧的唱、念、做、打完全按照规定的节奏进行,“唱”要有板有眼,“念”要抑扬顿挫,“做”和“打”是舞蹈化的动作,都要通过打击乐来控制和掌握韵律和节奏。
锣常用的有大锣和小锣两种。 大锣它是铜制的,直径约30厘米,扁平圆体,有边,边孔较小,系以绳。演奏时,左手提锣,右手持木槌击奏,在戏曲伴奏和器乐合奏中常用到它。它的特点是发音宽宏,深沉而雄厚,音色柔和,余音比较长;大锣往往起到渲染气氛和增强节奏的作用,而在戏剧中则用以增强气氛和突出人物性格等。 
小锣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直径在21至22.5厘米之间,小锣是一种用途很广的伴奏乐器,尤其被中国的戏剧京剧、评剧、梆子戏、花鼓戏等地方戏曲。
板鼓:板和鼓通常由同一个人来掌握。板有三片长约 25 厘米、宽约 5 厘米、厚约 1 厘米的乌木制成,其中二片用丝弦线紧扎在一起,用红绸把它和另外一片串起来。演奏时,将红绸挂在左手大拇指间,以单片碰击紧扎在一起的双片,音色坚实、响亮。单皮鼓又称小鼓。是打击乐和管弦乐的指挥乐器,演奏时用两根细竹(通称鼓箭子、鼓签)。指挥方法用底鼓,有时并配合手势,各种乐器都随着它的指挥来演奏。歌唱时辅助板打节奏。
铙:又称钲,执钟,是中国古代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其最初的功能为军中传播号令之用。流行于商代晚期,周初沿用。其是铜制圆形的乐器,常和钹配合演奏。
钹:古称铜钹、铜盘,民间称镲。打击乐器。碰奏体鸣乐器的一种。中国、外国乐队中都使用。中国古代把铜钹、铜铙或铜盘、镲等,统称为铙钹。

京剧历史悠久,传统伴奏乐器分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两类,称“文场(管弦)”“武场(打击)”,统称“文武场”,京胡、月琴、弦子被称为“文场三大件”,又称“九根弦”(三件乐器共9根琴弦),单皮鼓、大锣、小锣称为“武场三大件”,统称“六场”,早期由六至八人组成,演奏上有兼职。近代由梅兰芳先生“钦定”,文场中增加了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就有了新的三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图上就有了四件乐器。现指的文场三大件一般从新说。

京胡——旧称“二鼓子”,即高音胡琴,与常见的二胡比较,琴身小声音尖,琴筒琴杆为竹制,是京剧最主要的伴奏乐器,有时也用于戏曲过门,独立演奏曲牌。

京二胡—— 又称“瓮子”,是在二胡基础上改制的中音乐器。琴身比二胡稍短,琴杆顶端较二胡平直(略有弯曲),琴筒换二胡的蟒皮为蛇皮,音色上,二胡更近于人平时说话,京二胡更近于人假嗓子发音。

月琴——属拔弦乐器。演奏时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拨弹奏,为主要辅助乐器。

弦子——即小三弦,三弦的一种,拔弦乐器,京剧界称南弦子,伴奏中起节拍作用,为主要辅助乐器。

另有琵琶、唢呐、笙、笛等等,皆为辅助乐器。现代京剧探索创新,不断有新乐器加入其中,甚至包括交响乐团。不论怎样,只要还称“京剧”,“三大件”就是不可或缺的。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