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 董源《山水图卷》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3-07-14
《山水图卷》
年代:五代
作者:董源(930-960)
材質:設色 絹本 墨色
尺寸:15英寸3/8英寸×23英尺6英寸1/2英寸(39.1厘米×717.6厘米)
收藏: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簡介:
山水圖卷疑是清人所繪贗品。
作者:
董源(934-約 962),五代南唐畫家,南派山水畫開山鼻祖。一作董元,字叔達,江西鍾陵(今江西進賢縣)人,董源、李成、范寬史上並稱北宋三大家,南唐主李璟時任北苑副使,故又稱「董北苑」。擅畫山水,兼工人物、禽獸。其山水初師荊浩,筆力沉雄,後以江南真山實景入畫,不為奇峭之筆。疏林遠樹,平遠幽深,皴法狀如麻皮,後人稱為「披麻皴」。山頭苔點細密,水色江天,雲霧顯晦,峰巒出沒,汀渚溪橋,率多真意。米芾謂其畫「平淡天真,唐無此品」。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圖》《瀟湘圖》《夏山圖》《溪岸圖》《平林霽色圖卷》等。
董源 (934-約 962 年)中國五代南唐畫家。一作董元,字叔達,江西鍾陵(今江西南昌市進賢縣)人,自稱「江南人」,生卒年不詳,主要活動在南唐中主(934~960)時期。事南唐主李璟時任北苑副使,故又稱「董北苑」,南唐亡後入宋,被看作是南派山水畫的開山大師。善山水,兼工禽獸。其山水多以江南真山入畫而不為奇峭之筆,記載說他山水多畫江南景色「平淡天真,唐無此品」。米芾曾盛讚其山水曰:「峰巒出沒,雲霧顯晦,不裝巧趣,皆得天真」。 五代的《畫鑒》里記載:"董源山水有二種:一樣水墨,疏林遠樹,平遠幽深,山石作披麻皴;一樣著色,皴文甚少,用色濃古,人物多用紅青衣,人面亦有粉素者。二種皆佳作也。"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提到:"董源善畫,龍工秋嵐遠景,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山峭之筆",又稱"其用筆甚草草,近視之幾不類物象,遠觀則景物粲然……"畫史上把董源、范寬、李成,稱為北宋初年的三大家。
傳世作品:
《瀟湘圖》卷,明末經由河南人袁樞(袁可立子)至滸墅關寓所隨身珍藏得以躲過兵燹,現藏故宮博物院;
《夏山圖》卷,明末經袁樞等收藏,現藏上海博物館;
《夏景山口待渡圖》卷,藏遼寧省博物館;
《溪岸圖》明末經睢陽袁樞收藏,今藏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平林霽色圖卷》 美國今藏波士頓博物館藏。
《龍宿郊民圖》及《洞天山堂》二軸,均圖錄於《故宮名畫三百種》。
五代至北宋初年是中國山水畫的成熟階段,形成了不同風格,後人概括為「北派」與「南派」兩支。董源的《瀟湘圖》被畫史視為「南派」山水的開山之作。董源現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瀟湘》、《夏山》、《龍宿郊民》、《溪岸圖》等圖。《瀟湘圖》卷,五代,縱50厘米,橫141厘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明代自董其昌後,睢陽袁樞(袁可立子)成為收藏董源、巨然作品的集大成者,董、巨藏品之富勝過董其昌,惜由於明亡袁樞抑鬱絕食而死,藏品流散。王時敏《煙客題跋•題自畫關使君袁環中》:「環翁使君,既工盤礴,又富收藏。李營丘為士大夫之宗,米南宮乃精鑒之祖,故使荊、關、董、巨真名跡歸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