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奢华>收藏>

宋 沈子蕃《缂丝梅鹊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3-08-17
 

 


宋  沈子蕃  缂丝梅花寒鹊图轴

《石渠宝笈》著录名称:沈子蕃缂丝梅花寒鹊 一轴

纵八九厘米 横三五厘米

《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养心殿贮藏

鉴藏宝玺:八玺全

沈子蕃,名慈。是南宋著名的缂丝艺人。此作品是他仅存的几件传世作品之一。

本件是绘画与织造工艺完美结合的作品之一。作画者承袭黄筌、边文进的画风,用工笔描绘梅花寒鹊,水墨渲染树干,表现了寒鹊玲珑俊美和老树的苍劲古朴。

此图的缂丝技法繁复。作者娴熟巧妙地运用平缂、搭梭、长短戗、环缂、惯缂、双子母经、绕、勾边线等缂法。以白、灰、皂、土褐、棕、蓝、月白、绿等十五六种色丝装的舟形小梭代笔,巧妙搭配,和谐晕色,表现了工笔花鸟的细腻、精美。也展现了水墨挥洒渲染的老树古朴之美。生动体现了原画稿构图疏朗有致,画面清丽典雅的意趣。可谓巧夺天工,是南宋时期观赏性缂丝工艺品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作品下方缂有“子蕃制”、“沈氏”方印,玉池有清乾隆御笔“乐意生香”,钤有“乾隆宸翰”。

本幅有“蕉林梁氏书画之印”、“果亲王府图书记”等收藏印记。

 

沈子蕃缂丝梅鹊图轴,纵104cm,宽36cm。
此图轴丝质,依画稿缂织。以十五六种色丝装的小梭代笔,巧妙搭配,画面色泽和谐。以“通经断纬”的手法缂织,并娴熟地运用了多种缂丝技法。所用丝线之经密度20根/cm,纬密度44-46根/cm,精工细密。

此缂丝图很好地体现了原画稿疏朗古朴的意趣,画面生动,清丽,典雅,是沈子蕃为数不多的存世作品之一,也是南宋时期缂丝工艺杰出的代表作。

图下方缂有“子蕃制”、“沈氏”方印,玉池有“蕉林梁氏书画之印”、“果亲王府图书记”、乾隆帝御笔“乐意生香”,并钤有“乾隆宸翰”、“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石渠定鉴”、“宝笈重编”、“石渠宝笈”、“乾隆鉴赏”、“嘉庆御览之宝”、“宜子孙”、“重华宫鉴藏宝”等印记,可见这幅作品在清皇室藏品中占有重要位置。

沈子蕃(生卒年不详)  吴郡(今苏州)人。一作河北定县人。南宋缂丝工艺家。缂丝制品多以名人书画为粉本,把原画的精神,缂得惟妙惟肖,神韵生动,丝纹工细匀称,色泽古朴雅丽,并配有“子蕃印、沈氏”款,或“子蕃制”三字款。《石渠宝籍》续编,有《花鸟》、《梅花寒雀》、《山水》、《秋山诗意》、《梅鹊》等轴,列为上等珍品。传世缂品有《青碧山水图》、《宋徽宗<花卉图>》、《崔白<三秋图>》,均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