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奢华>收藏>

拉·图尔《忏悔的抹大拉》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3-09-02

 

《忏悔的抹大拉》

作者:乔治•德•拉•图尔(Georges De La Tour,1593年—1652年)

年代:1635年

尺寸:64cm×48cm

收藏: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画廊

  《忏悔的抹大拉》是拉·图尔宗教题材的代表作品。这幅作品真切反映了16世纪法国上流社会的审美趣味,女主人公安闲的神韵正是当时人们所追求的。

  作品的整个画面都处在黑暗的阴影里,只有桌上的蜡烛形成微弱的光源,散发着橘红色的光,照亮很小的一片区域,显得宁静极了。一个女子坐在桌前,用胳膊肘托着下巴,陷入沉思。这位女子就是抹大拉。抹大拉是《圣经》中仅次于圣母马利亚的重要女性,也被称为“抹大拉的马利亚”。她原来是一个妓女,过着放荡淫逸的生活,但是在耶稣基督的感召下,她弃恶从善,成为基督忠实的门徒。她陪着圣母一起看着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然后又在3天后目睹了基督的复活,成为神迹的见证者之一。

  在拉?图尔的画笔下,抹大拉的身上丝毫不见华丽的服饰,也没有世俗的享乐,只有朴素、哀婉和反省。虔敬、诚挚的少女,柔软的手与后面的烛光相互呼应,蓬松的卷发垂过腰际,美丽的身体呈现出完美的曲线,线与面、明与暗的对比,清晰地展现出人物的天生丽质。画面的后方,镜子中映射着肉体的原形,骷髅头暗示着生命的含义。无可挑剔的容颜,在遥远而圣洁的精神世界里,找到了真正的永恒。但无论如何提示,这幅作品的真谛肯定不会被人们彻底理解。

  17世纪的画家对光线似乎有特别的兴趣,从卡拉瓦乔开始,无论是委拉斯凯兹还是伦勃朗,他们都在努力从光与影的对比中寻找某种打动人心的东西。在这群人中,拉?图尔对此的探索,显然卓尔不群。

  与维米尔着迷于弥散的日光不同,拉图尔更钟情于颤动的烛光,因此被称为“烛光画家”。《忏悔的抹大拉》便是拉·图尔表现烛光的代表作品。在这里,抹大拉柔软的手轻轻伏在一个半圆形的东西上,它正好处在背光里,与后面的烛光形成鲜明对比。当我们的目光顺着光线向左后方望去,镜子中映射出它的原形,那是一个象征着肉体的生命终将腐朽的骷髅头。抹大拉的头、桌前的骷髅头、镜子里的头骨,正好形成一个三角形,将中心的烛光围起来,以唯一的光源吸引人们的视线,令人无法分清哪些是现实,哪些是虚幻。

  对于拉·图尔而言,忏悔的抹大拉似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在他一生为数不多的作品中,表现这一题材的作品至少有4张,处理方法也颇为相似,都是黑暗的背景,然后将抹大拉与骷髅头笼罩在烛光里。这样处理一方面确实富于宗教内省的意味,另一方面也许与画家对绘画形式的探索有关。在微弱的光线下,正常的视觉只能注意到明与暗两大部分,一切不必要的表面细节都被隐去,只剩下剪影一样高度概括的形体和轮廓。拉·图尔可能是最早利用简化的几何形去塑造永恒感的画家,他的作品像纪念碑一样肃穆、沉静,正如他内心对神的信仰。也就是这个原因,使得拉?图尔在他那个年代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拉·图尔画面构图严谨,那种充实感可与雕刻作品相媲美。同时,他又善用光、色的强烈对比和巧妙变化。这些既得益于他敏锐的观察力,又与15世纪的艺术大师卡拉瓦乔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