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 克利的油画《干道与旁路》









保罗•克利的油画《干道与旁路》(Haupt- und Nebenweg, 1929/30) 画面高度超过八十厘米,其画幅之大在克利的作品中并不寻常。尽管如此,该油画仍具有其素描的敏感与柔和性。画面乍看显得抽象:整个画面布满徒手绘制的精细线条构成的编制网络,将绘画的对象划分成狭长矩形的网格。黄、蓝和绿色填满这些区域,并将画面处理成由依节奏划分的区域所组成的富于变换的结构。整个明亮的区域看起来像是从背后透过光线,这些透明的色彩使人想到埃及的耀眼光芒。错列的、初显抽象的矩形因而唤起我们对栽培区景观的联想。上边缘水平的蓝色条带如同一条和河流或扑打着海滩的浪花。画面中心一条从下至上视野逐渐变细的区域便是标题提及的干道,其左右两边则补充了众多旁路。它们并不规则,时而宽阔,时而狭窄,蜿蜒着流向地平线。这些旁路具有比宽阔干道更为强烈的色彩,它们更富含变化,也更令人激动。
作品标题“干道与旁路”仿佛是对画家本人生平的座右铭。当克利于1929年创作该作品时,他正在德绍授课和定居。自克利1921年开始在包豪斯的教职以来,其生活足迹也一路从伯尔尼、慕尼黑辗转至魏玛和德绍。他不时地长途旅行,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当属和表现主义画家奥古斯特•马克(August Macke)和路易斯•莫里耶特(Louis Moilliet)共度的突尼斯之旅。在这趟北非旅行期间,克利在日记中记载道:“色彩抓住了我,我无需去捕捉它。”1929年时,克利同样远离过德绍,在埃及旅行了一个月。此后创作的这幅《干道与旁路》似乎仍完全渗透着彼处留下的印象。克利的画作从来并非绝对的抽象,最晚也能通过标题将它们带回具象条理中——他是卓越的简化标记和代号的发明家,通过个性化的象征符号和具体的标志、箭头、字母和数字操纵观察者的注意力。
克利这幅最初显得抽象的作品在看第二眼时已经是一幅埃及自然景观画,看过第三眼后更能作为不同生活规划的隐喻。他在这一年庆祝了自己的五十岁生日,这幅作品的确能当作其生平的中期总结来解读。他从自己迄今的经验出发,描绘了能作为替代选择的可能的生活道路。在1929年9月13日给妻子的信函中,克利抱怨说:“包豪斯不再让我兴奋。但人们正向我索要仅仅局部有益的东西。这并不友好,且一直如此。”次年,克利也踏上了新的道路,接受了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绘画教授的任命。但当他于1933年5月1日最终携家人迁徙至杜塞尔多夫时,纳粹已经罢免了他的教职。
在此附送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出版的《保罗•克利1879-1940》回顾展的134页展览画册完整扫描!资源包见评论这是本人最爱的克利作品!该作品尺寸为83.7 x 67.5厘米,由科隆的路德维希博物馆(Museum Ludwig)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