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奢华>收藏>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4-01-25

 

《洛神赋图卷》(局部)东晋 顾恺之(约345-406年)绢本设色 26.3X646.1厘米。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无锡人。顾恺之博学多才,善绘画,行笔如春蚕吐丝,人物画尤其点睛之妙。
传位顾恺之所绘的《洛神赋图》存世多卷。
 

 

当三国的文学家曹植
遇上了东晋“画圣”顾恺之
便有了惊世之作
《洛神赋图》
 

东晋顾恺之是画家四·祖之一
时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
他所作的《洛神赋图》
由于年代久远,真迹早已失传
 

此卷虽为宋人摹本
仍存在魏晋时期
“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时代特点
保留了顾恺之绘画的艺术特点
画卷较为完整地表现了
三国时期曹植所作《洛神赋》中的内容
以造型生动线条飘逸的人物形象
营造出浓郁的神话氛围
 

 

辽博馆藏《洛神赋图》
2017年曾在央视
《国宝档案》中播出
举世无双的餐餮盛宴
赢得了人们的赞誉

 

目前传为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仅六件
除了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为册页外
其余五件构图、造型基本一致
都是依据曹植《洛神赋》文意
绘制的连环画式长卷
分别有三卷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美国佛利尔美术馆一卷
辽宁博物馆藏一卷
 

 

图据曹植《洛神赋》文意,
借洛神原型宓妃的传说,
绘制出一段段凄婉的爱情故事,
图画中洛神的形象美丽绝伦,
人神之恋飘渺迷离。
 

 

这几件《洛神赋图》
都属于宋人摹本
而辽博藏卷
是其中摹制水平最高的
也是唯一图文并茂的一件
 

 

整件长卷分为二十二段
设色绘制人物、山水、龙鱼、车马、神物等
刻画细致生动,人物衣褶秀媚,树石奇古
笔法秀劲充分体现了原作辞意
 

 

卷中的小楷书赋文
分别题于画卷空白处
随着图卷延展高低错落
文章多少则依图意而定。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王铎在后隔水中题写——此为“宇宙第一尤物”,灵变缥缈,洵为传神。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簪花仕女图  卷》,唐 周昉(生卒年未详)  绢本设色  46X180 厘米,为辽宁博物馆藏的镇馆之宝。
此画曾经为南宋内府收藏,元明期间流传空白,直至清初为收藏家梁清标、安岐所收,后才入清内府。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千年的《簪花仕女图》
绢本画非常脆弱,
保存至今相当不易。
当年这幅名画进入辽博后,
画心开裂已经非常厉害
每一次展卷都避免不了再次伤害。
1972年专家们进行一次重裱修复,
在揭裱过程中发现
画心原来是由三段画绢拼接而成。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画中姿态各异的贵妇雍容华贵
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本质
透露出娇、奢、雅、逸的气息
和女性柔软温腻动人的姿态
赋予作品当时的现实生活感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画作中不设背景,
以工笔重彩绘画
侍女五人和侍女一人
两只小狗和一只白鹤
辛夷花、湖石点缀其间
描绘贵妇及侍女赏花游园
每一位的服装、体态、
眉目、表情都不相同。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画中在赋彩技巧上
恰当地运用了复杂的色调
从色彩的搭配到赋彩的层次
用纯净透明的白色
穿插在各种色彩之间
各种颜色所涂成的纱衫的质感
浓丽的设色、头发的钩染
面部的晕色、衣着的装饰
都极尽工巧之能事
都较好地表现了贵妇
细嫩的肌肤和丝织物的纹饰
很深刻地映入观者的脑海里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画中第一位牡丹仕女
侧身玉立体态丰硕
圆润的面庞青春焕发
瓜子形的黛画短眉
朱唇小到与脸庞隐隐相称
高大的发髻上插着雍容的牡丹花
髻前饰玉步摇宛若珍珠在摇动
她左手执纬子侧身前倾逗引小狗
人物姿态及体态动势
表达得惟妙惟肖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画中的五位仕女和一名侍女
高髻簪花、晕淡眉目
露胸披纱、丰腴体态
突出反映了中唐仕女的时代特征
半罩半露的透明织衫
使人物形象显得丰腴而华贵
用笔和线条流动多姿细腻有神
她们服装、体态、眉目、表情各异
还借用小狗、鹤、花枝和蝴蝶
呈现仕女逗犬、拈花、戏鹤、扑蝶
小到头发的钩染、面部的妆容、
衣着上纤细的丝线,都刻画清晰。
她们梳着高高的发髻簪着花儿
在半罩半露的透明织衫下,
还隐约露出女子丰腴细腻的肌肤
显露着绘画者极尽工笔之能事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第二位是团花仕女
发髻上插着明丽的红瓣花枝
朱红色长裙饰有紫绿色团花
上搭有云峰纹样的紫色帔子
右手轻提纱衫领子似有不胜闷之感
人物线条简劲有飞动之势
设色有层次浓艳富贵不俗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簪花仕女图》是全世界唯一
认定的唐代仕女画的传世孤本
在中国传统绘画史上
具有艺术价值的重要作品
作者周昉,字仲朗,唐代画家
京兆(今西安)人,出身于仕宦之家,
曾任宣州长史。善画仕女,初学张萱,
所画仕女体态丰腴,衣着华贵,色彩柔艳
为当时宫廷所推崇而称绝一时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第三位是纸扇侍女闲静自然
手执的长柄团扇绘着
盛开的牡丹格外亮丽
她的妆扮有异于贵族仕女
她的衣着和发式不突出
神情安详又若有所思
与嬉戏的仕女成鲜明的对比
对人物神态描绘的细致入微
预示出唐代后期审美意趣
由宏丽转向婉约的变化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第四位是荷花仕女
发髻上插着雅洁的荷花
她右手反掌拈红花一支
注视着花枝儿凝神遐思
左手拿着从髻上取下的金钗
好像要把新折的花插在发髻
行笔轻细柔媚匀力平和
手臂上的轻纱敷染淡色
深于露肤而淡于纱
恰到好处地表现了
滑如凝脂的肌肤和透明的薄纱
传达出柔和恬静的美感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簪花仕女图》和《瑞鹤图》一样
也是从溥仪逃往日本时中途截获的。
这幅画久负盛名曾亮相奥运
是邮票图案并被收入教科书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第五位是神情庄重的海棠仕女
头饰及衣着极为华丽
她发髻上插着海棠花
脖子饰金质云纹项圈
身着艳丽的朱红披风
从远处巧移莲步而来
神情似有傲视一切之感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画中的仙鹤图
1972年重新装裱发现画中
左数第二位i比例较小的仕女是后嵌入
画面左边的小狗和白鹭也是剪裁而来
有研究者据此认为原画应为屏风画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画中五位亭亭而立的贵妇们
头梳高髻簪着金步摇
从左到右她们头上分别装饰插着
芍药、海棠、荷花、蔷薇和牡丹花
独到之处是精致细腻的画笔
作者以线造型描绘轻柔透亮的薄纱披肩
以及薄纱下隐约可见的手臂
自始至终用简洁遒劲的线条
来描绘人物的姿态及衣裙图案花纹
达到“骨法用笔”的高度统一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第六位是髻插芍药的芍药仕女
只见她右手举着刚捕捉的蝴蝶
往前微倾迎接着跑向她的小狗
丰韵之中平添了窈窕婀娜之态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夏景山口待渡图》(局部)五代 董元。这幅画也是流传有序的一件名作,它被认为是五代南唐画家董元的典型作品之一。明代董其昌为此卷题了引首:“董北苑夏景山口待渡图真迹。”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卷首,平沙浅岸,江河横陈,水面浩渺,小舟泛波其间,山峰层层叠叠,露出一些烟火气的人家。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辽博藏的这件《夏景山口待渡图》和故宫博物院所藏《潇湘图》,上海博物馆藏《夏山图》,自元明时期起,即被认为是董元真迹。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这幅画卷描绘的是江南郊野夏日的优美景色。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沙岸上一行行茂盛的垂柳,江南夏日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溪桥渔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卷末点出主题,,只见柳林渡口对面正有轻舟摇来,岸上红衣待渡者向舟上乘客和摆渡人远远招手。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元代鉴定家柯九思也在卷后题:
“右董元夏景山口待渡图真迹,冈峦清润林木秀润,
渔翁游客出没于其间,有自得之意。真神品也。”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全图绘画技巧极为精妙,沙滩、山坡、远山、近山的画法有别,远近树木的画法也各不相同,笔墨浓淡相宜,构思精密,设色淡雅,为典型的江南山水,创造出中国山水的第一个典型时代。
 
辽博馆藏古代绘画珍品(一)——晋唐五代绘画
  画家董元世称“董北苑”,他擅长人物、牛、虎,最擅长的还是山水画。尤其他笔下的江南景色,让米芾都赞为“唐五此品”。今藏辽博。
 
上一篇:电影康庄大道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