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黄筌《苹婆山鸟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黄筌是西蜀成都人。画风工整富丽,反映了宫廷的欣赏趣味,被宋人称为“黄家富贵”。公元965年宋灭孟蜀,黄筌随孟昶降归宋,入宋画院,从此又将西蜀的宫廷画风带入北宋的宫廷画院,并统治了北宋早期的宫廷花鸟画风几近一个世纪之久。虽然是宫廷画家,但能保持艺术家的个性,敢于坚持艺术的规律,这是他成功的基本因素。据《宣和画谱》记载:蜀后主王衍曾诏黄筌一起观赏唐代画家吴道子画的钟馗。后主认为“吴道子画钟馗用右手第二指抉鬼的眼睛,没有力。不如改为用拇指有力”。于是命黄筌把画拿回去改一下。黄筌并不在吴道子原本上修改,而是根据后主的想法,重画一幅呈献。后主责备他不按命令办事。黄筌解释说:“道子的画,眼神意思都在第二指,现在我画的眼神意思都在拇指。”说明一件作品,是一个整体,不能修改局部而有损整体的道理。他重视深入观察、精确表现,塑造花卉禽鸟几乎达到乱真的地步。他在一个庭院殿壁上画六只仙鹤、作展翅、顾步、梳翎、啄苔等姿态,栩栩如生,甚至常洗印生鹤到壁前活动,人们因而称此殿为“六鹤殿”;他在蜀宫八卦殿画花竹雉鸡,也使皇帝捕猎的白鹰误认为真而频频扑向墙壁,足见黄筌惊人的写实技巧。
黄筌父子虽然受到宋朝太祖的礼遇,但黄筌大约年事已高,故土难离,同时对西蜀的灭亡非常痛心,于西蜀降松当年病故。黄筌与徐熙代表了五代花鸟画的新水平,黄筌成为富贵画风花鸟画的典范;徐熙为野逸画风水墨淡彩和水墨写意花鸟画。
南唐,在那样的环境里竟有画如此!这灵鸟儿似乎在好奇地观看立于树前也正好奇观看它的你。它踩在自己熟悉的果树枝上,尾巴上翘,毫无惧怕飞逃的打算。平常人画果实植物多半是叶肥果润,而黄筌这幅画却是果实熟透,果子与叶子均被鸟啄虫咬,树叶也已经发枯,一眼便让人认出深秋的季节,这小肥鸟也该要多吃些准备越冬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