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特·梵高《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

《Vase With Twelve Sunflowers》(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
画家:Vincent van Gogh(文森特·梵高)
年代:1889
第一种《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解读:
作品尺寸:91 × 72cm
向日葵数:12只
创作时期:1888年8月
收藏地点:德国慕尼黑新美术馆(Neue Pinakothek)
《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被认为是第三幅作品,共画了12朵向日葵,背景是青绿色的。
梵高年轻时在画店里当店员,这算是他最早受的“艺术教育”。后来到巴黎,和印象派画家相交,在色彩方面受到启发和熏陶。以此,人们称他为“后印象派”。但比印象派画家更彻底地学习了东方艺术中线条的表现力,他很欣赏日本葛饰北斋的“浮世绘”。而在西方画家中,从精神上给他更大的影响的则是伦勃朗、杜米埃和米莱(Millet)。
这是1888年8月的21日或是22日,从Arles写给妹妹的信 “此刻我正在画插在黄陶罐里的12朵向日葵花束,接下来我打算用向日葵来装饰我的工作室,除了向日葵,什么都不要。我不介意走远一点,尽管这里不是平原,但是这一辈子我确实没见过真正的山呢。等高更来了的话,我们可以一起远足。”
梵高认为黄色代表太阳的颜色,阳光又象征爱情,因此具有特殊意义。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有时甚至将自己比拟为向日葵。梵高写给弟弟西奥的信中多次谈到《向日葵》的系列作品,其中说明有十二株和十四株向日葵的两种构图。他以12来表示基督十二门徒,他还将南方画室(友人之家)的成员定为12人,加上本人和弟弟西奥两人,一共14人。
《十二朵向日葵》这幅作品有其独特的感情色彩和形象,不像古典主义惯用灰色调的表现手法和印象主义对光与色的忠实表现, 作者本人用了自己喜爱的黄色,而且使用的颜色比同时代的画家更加的强烈,更加明亮。面中强烈的色彩和画中铬黄色布满整个画面,让观者触目惊心。画面中的色彩非常的洗练,奔放,大胆, 色彩不受主题拘束, 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作者作画不是像印象主义那样表现瞬间光与色的变化,而是从印象主义的色彩中提取局部的色彩,转变为表现力的辅助工具,脱离出客观的约束从而使精神和色彩达到和谐一致。
这幅画具有独特的色彩价值, 不像现实画家那样去仔细刻画葵花的质感,而是主体通过把葵花加工后的色彩和形象来表达一种寄托,一种愿望, 一种对生活本质的理解, 这是一种对人类或非人类物质命运的再现。 因此本画中的葵花在凡·高手上已不是表现实实在在的葵花这种物质, 而是服从于作者的内心来表达作者的主观愿望 ——揭示生命意义的需求。不但是色彩完全主观,并且作者还有自己独创的技法,画面中急速的,螺旋状的,干净有力方向一致的笔触就是他个性化风格化的体现。为这是作者独有的自己的绘画语言,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仔细看过后发觉作者绘画的笔触干脆利落,舍去了不必要的细枝末节, 不仅增强了表现力, 而且获得了纯绘画性。
这幅画就像是一座大厦一样, 坚实有力的笔触构成了大厦的骨架, 完美明亮的色彩构成了大厦的肌肤,色彩和笔触的结合更增强了画面的膨胀感。使画面立刻跃入眼帘,使你情不自禁的被吸引。为什么作者一而再 再而三的画向日葵, 那是因为向日葵的象征意义, 作者的其他作品中的象征意义也时常显现 出来,例如,一双鞋,一组静物??向日葵的的出现次数之多几乎成了作者的占有物,在卧 室里挂满了一幅幅向日葵,就像一个个燃烧的火球。渴望温暖真诚,炽热的生活是作者的梦 想,尽管他的一生都是在痛苦和艰难中度过,但惟有向日葵,那犹如万物之灵的花,象征了 犹如带给万物生机的太阳,它带走了悲伤,播撒给人们生机。
梵高把向日葵的黄色与阳光、南方联系起来。梵高画了四幅向日葵的画,包括一幅大胆的画布,上面有12朵向日葵,衬托着绿松石的地面。这幅作品的速度是由热情和必要性驱动的,因为这些花注定要枯萎和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