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奢华>收藏>

宋代人物画欣赏(三)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4-06-28

六祖斫竹图  宋 梁楷  纸本墨笔  纵73厘米横31.8厘米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此两种笔法,工细与粗放,虽看似悬殊,但却被梁楷所协调而显得和谐别致,新奇又有神韵。此图描绘六祖慧能斫竹的故事。慧能,俗姓卢,世居范阳,曾为樵夫。为禅宗的开创者。图中的六祖在古树衬托下,一手拿刀,一手持竹竿,正砍伐枯竹。画面以寥寥数笔,就勾画出六祖的生动神态,充分表现了慧能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这一身世特征。

三高游赏图  宋  梁楷

  此图原载《宋人名流集藻册》。画上题云:御前图画梁楷笔。这幅画可以代表他的人物画的风格。人物面部表情很细致,而衣履则以寥寥数笔成之,更显得迅捷有力。后来的许多画家都从他这里得到了启发。

《秋庭戏婴图》  宋  陈宗训

  此图原载《宋人名流集藻册》(见《石渠宝笈续编》)。签题陈宗训作。《图绘宝鉴》云:陈宗训,杭人。师苏汉臣,画道释人物仕女,描染未精,人呼为铁陈。绍定年(1228—1233)画院待诏。按此语未然。今观宗训《秋庭戏婴图》,人物花卉和山石,均甚精工。

《小庭婴戏图》  宋 佚名

  此图不知原载何册,亦无作者姓氏。其作风甚类陈宗训,故列于宗训所作之后。

《春游晚归图》  宋 佚名

此图原载《纨扇画册》(见《石渠宝笈三编》)。无作者姓氏。画面甚见渺远,充溢了春天的气息。一老者策骑缓行,几个侍从各携椅、凳、食盒之属,可作一幅宋朝风俗画观。

《百子嬉春图》  宋 佚名

此图原载《四朝选藻册》(见《石渠宝笈续编》)。签题苏汉臣作。按《图绘宝鉴》:苏汉臣,开封人。宣和画院待诏。师刘宗古,工画道释,人物臻妙,尤善婴儿。绍兴间(1131—1162)复官。孝宗隆兴初(1163),画佛像称旨,补承信郎。世人凡见婴戏图,便题苏汉臣作。此图亦题汉臣作,不知何据。是陈宗训以来的作风,有动作而无表情。名手之笔,不当如是。故改题无名氏作。

《竹林拨阮图》  宋 佚名

  此图原载《四朝选藻册》(见《石渠宝笈续编》)。签题李唐作。按此图状人物甚工,但非李唐的作风。我们观李唐的《伯夷、叔齐采薇图》是那样的形象深刻,便显得此幅的纤弱了。故改题为无名氏作。

《松荫论道图》  宋 佚名

  此图亦作《三教论道图》,原载《历代名笔集胜册》第四册(见《虚斋名画录》)。签题刘松年作。按《图绘宝鉴》:刘松年为淳熙(1174—1198)画院学生。绍熙年(1190—1194)待诏。师张敦礼。工画人物山水,神气精妙,名过于师。宁宗朝(1195—1234)进耕织图称旨,赐金带。宋画人作三教图者甚多。此图作风比较弱,当非出刘松年之笔,故改题无名氏作。

观音像  宋 法常  绢本水墨

  法常画风略近梁楷,元人有人论他作画多用蔗渣、草秸作画,随笔点墨,意思简古,不费妆缀。也有人说他的画粗恶无古法,诚非雅观。考察现存法常作品,其所画猿、鹤、观音、罗汉等,形象颇为严谨,背景则较为纵逸,大体上是运用一种半工半写的画法。法常的作品流传到日本国较多,对该国的绘画影响很大。《观音猿猴图》是指《观音图》、《猿图》和《鹤图》三幅画。画中观音的衣服用兰叶描,略近梁楷画法,树木草石粗率简劲。

布袋和尚图  宋  法常  纸本水墨   纵96.7厘米横41.5厘米

  僧法常,号牧溪,蜀(今四州)人,生卒年不详,其艺术活动主要约在13世纪60-80年代之际。曾因抨击奸相贾似道而遭通缉,逃至浙江一丘姓人家中避难。法常善画龙、虎、猿、鹤、芦雁、山水、人物。布袋和尚为五代后梁时僧人,世传为弥勒菩萨化身。此图中的布袋和尚为半身像,双手捧腹,作开口大笑状。

老子图  宋 法常  纸本水墨  纵88.9厘米横33.5厘米  日本冈山县立美术馆藏

  法常的用笔由梁楷的“简笔”变化而来,但较之稍为“文气”一些,收敛一些。图中的老子,因鼻毛外露,被称人“鼻毛老子”。此幅中,老子招风耳、秃头、张巨口,鼻毛直挂唇边,形貌奇特,有道是“奇人自有奇相”,真正仙风道骨,奇绝脱俗,状神写貌,尽得人物风流和神韵。

天官图  宋 佚名  绢本设色  纵125.5厘米横55.9厘米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天官、地官、水官是道教美术中司空见惯的题材。无题款和年号的《天官》、《地官》、《水官图》藏在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从风格和技法来看,可推测为南宋画家所作。构图按传统的“主大从小”原则,主神占画面的三分之二,而且表现的是栩栩如生的侧面。有唐代道释画的遗风。

地官图  宋  佚名 绢本设色  纵125.5厘米横55.9厘米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地官图》的画较《天官图》的画风富有一种社会现实性和生活色彩。威武神圣的地官,被表现出一种不可一世的出巡官员的派头,侍从前呼后涌,场面宏大而热烈,背景则采用宋代郭熙、李成的山水画法,更为恰当地烘托了场面的气氛。

五百罗汉·布施贫饥  宋 周季常  林庭珪  纵111.5厘米横53.1厘米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五百罗汉·应身观音  宋 周季常  林庭珪  纵111.5厘米横53.1厘米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五百罗汉·洞中入定  宋 周季常 林庭  绢本设色  纵111.5厘米横53.1厘米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绘五百罗汉在洞中入定场面。图中画罗汉闭目入定,似乎进入一种参禅的高妙之境。尽管身旁是汹涌的波涛,身后有张开巨口的大蟒也无暇顾及。

牧牛图  宋 牟益  纸本墨笔  纵26.2厘米横7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牟益,吴郡昆山人,南宋孝宗乾道年间(1165—1173)为画院待诏,工画花竹翎毛,尤擅渲染,兼擅书画,《图绘宝鉴》云其“画入能品”。《画史会要》载:晚年喜篆书,深究古文,尝取诅楚、石鼓、钟鼎等文为辨证一编,以纠释文之误。他的代表作品《牧牛图》与被收入《石渠宝笈续编·宁寿宫》的《捣衣图》一样,很有艺术特色。此图绘烟柳平丘,牧童跨于牛背上,一手拿小木杆,一手拿昆虫在逗趣。其后一牛犊紧随前面的大牛,画面生动活泼。画中的牛造型准确,形象生动,笔法简率。

番骑猎归图  宋 赵伯骕  纸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伯骕,字希远,宋朝宗室,太祖七世孙,赵伯驹之弟。曾任和州防御使,并出使金国。善画山水、人物、花鸟。绘画上与兄齐名,风格亦相似。其青绿山水在唐代大青绿画法的基础上,糅合了北宋文人画家水墨山水的一些画法和趣味,改唐代青绿山水的浓艳辉煌的装饰性,代之以秀丽和清雅,既“精工之极,又有士气”,创作了一种介乎于院体画和文人画之间的青绿山水画。此图则写番骑猎归后,一目闭,专心一意地检验其箭羽状,最为得神,可以代表其人物画的成就。

初平牧羊图  宋佚名

   此图不知原载何册,也没有作者姓氏。但画法甚为高超,人物尤精。在描绘人物动态和神情方面,画家具有高超的技艺。黄初平,亦名皇初平,传说为晋丹溪人,15岁时家使牧羊于野,遇道士携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后其兄寻至山中,问羊安在?初平哎叱成羊。

十六罗汉·降龙  宋 陆信忠 绢本设色  纵96.4厘米横50.9厘米  日本相国寺藏

  陆信忠,生卒年不详。南宋宁波民间佛像画家,作品多数流往日本。此图中降龙罗汉的形象十分特殊和有趣,图下方有两条飞舞的龙,围绕一宝珠张牙舞爪,罗汉紧张地攀于岩石旁的树上,两眼圆瞪,惊恐万状,具有院体风格,情景交融,独具特色。

地藏十王图  宋  陆信忠  绢本设色  纵53.7厘米横37厘米  日本永源寺藏

  此《地藏十王图》共十一幅,即十殿阎罗各一幅,地藏菩萨一幅。应是以地藏图为中心,左右对称布置。此画大肆宣扬恶人在阴间所受的惩罚,带有很强的戒恶扬善性质。这里所选的是“秦广王蒋”、“宋帝王余”、“五官王吕”、“阎罗天子包”四殿阎罗像。在表现人物时,画家笔法工细,设色妍丽,有装饰效果。


 

绢本设色  纵26.4厘米横47.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绘参天的古树下,虎溪蜿蜒奔流,水花飞溅,雾蔼沉沉,三位气宇轩昂的老者面对淙淙的虎溪仰天长笑,几个童子或肩负包袱,或牵驴等候,样子朴实天真。图中远山用淡墨勾染,浓墨点小树,古树用细笔勾勒,山石则用墨线勾勒轮廓,进而用淡青色皴染,使画面富有立体感。

燃灯佛授记释迦  宋 佚名  绢本设色 纵26.2厘米横38.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以工笔重彩描金的手法,绘端庄肃穆的燃灯佛在众弟子、菩萨、力士、供养人的簇拥下,授释迦文的场面。画面结构严谨概括,主次分明,人物造型健硕匀称,神态脱俗,描绘技法娴熟,色线遒劲,应是少有的壁画祖本。

田醉归图   宋 佚名  绢本设色 纵21.7厘米横75.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苍松掩映下一田官,斗戴簪花方帽,身着长衣,留着短须,骑牛缓步而行。旁边一人步行相扶,前面有一童子,一手牵牛一手拿水壶饮水。图中田官体态古朴,醉意刻画入微,衣纹流畅。全图用笔严谨,设色妍美,虬松、翠竹、树石等景观,安排得当。画面无款印,引首有王尹宝书“田醉归图”五字。

东丹王出行图  宋 李赞华  绢本设色 纵27.8厘米横125.1厘米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李赞华(898—936),契丹人,辽代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长子,封东丹王,投后唐明宗,赐姓名李赞华(原契丹名为耶律倍),后被明宗养子遣人杀害。通阴阳,知音律,工辽、汉文章,擅画契丹人物。辽东丹王李赞华自投后唐明宗后,长期居住中原,其画风对后世影响很大。从文献著录来看,此卷是李赞华所画的一幅人物画精品。人物形象似胡人,各具姿态,衣冠、服饰、佩带亦各有不同;马匹矫健、丰肥;东丹王神情忧郁,若有所思,正合其弃辽投唐后的处境。

猴侍水星神图  宋  张思恭 绢本设色  纵121.4厘米横55.9厘米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张思恭,生卒不详,南宋佛画家。此画绘一娇柔美女(水星神)斜卧榻上,右手执笔,左手握纸,一副沉思之状。水星神右边的猴子奋力举着石砚,供水星神着墨。图中人物以勾描填彩绘出,造型准确,线条师法吴道子,流畅自如,有意动韵飞之感。

十六罗汉·第二尊者  宋 赵琼  绢本设色  纵85.6厘米横47.5厘米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赵琼,生卒年不详。南宋宁波佛像画家。作品多流往日本。十六罗汉第二尊者为迦诺伐蹉尊者,据说为古印度的一位雄辩家,是亲耳聆听过佛祖言教的声闻弟子。图中尊者趺坐石上,作辩论状。全图用笔工细,人物生动,衣纹流畅,大气而疏放。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