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奢华>收藏>

达芬奇《女子肖像 Ginevra De` Benci》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4-07-06

《Ginevra De` Benci》(女子肖像)(年轻的妇女)(吉内芙拉•德•本奇)

作者: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

年代:1474

尺寸:42.7 x 37 cm

油彩.画板 Oil on panel

收藏: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画廊(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at Washington DC)

这是存于首都华盛顿DC国家国家美术馆的镇馆之宝。

《吉内薇拉‧班琪》是15世纪佛罗伦萨的一位贵族。她因睿智而广受同时代人的敬仰。达·芬奇为她创作了一幅肖像画。

吉内佛拉.本其〔Ginevra de' Benci〕是出现在达芬奇画中的第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她的仪态庄重、神秘,令人难以捉摸或形容,但一旦见过,便会使人们萦绕于心,遐想联篇。此肖像绘于 1474 年前后,班其时年十七岁,可能是为了纪念她的婚礼。肖像虽然很美,但给人一种局促、不稳定的感觉。原因在于画面从底部被截去很大一部分,因而改变了作品的比例,富有人情味的双手也不见了。油画失落的这部分从此再没有找到,但温莎堡皇家图书馆藏有一幅双手的出色素描,据认定应为肖像的习作,这就使得油画的残缺不全更使人痛心。
这件油画作品是达·芬奇在佛罗伦萨时期唯一的肖像画作品。这件作品由于底部受损下半部分被裁切,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看到她的手臂,这也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畅想,有些人甚至认为,如果它的下半部分没有被裁切的画,这件作品有可能和《蒙娜丽莎》一样是一件惊世骇俗的作品。仔细欣赏这件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女主角的眼神,美中有忧伤和茫然。画中并没有运用线, 反而运用“阴影”加强立体感。她衣服中有薄纱且与胸前的扣环仍清楚保留约一公分的空隙处理, 这也是达·芬奇高超之处。

达芬奇熟练许多技法,其中「明暗法」〔Chiaroscuro〕,即画面中光线与阴影的对比,是达芬奇全部作品中的主要特点。他的作品往往把明亮的主体置于巧妙安排的阴暗背景下,产生一种神秘的质感和深度。他特别重视面部的阴影,借助了「晕涂法」〔sfumato〕让色域渐次溶合,其手法的圆熟洗炼,使人几乎难以察觉有任何线条掺杂其中。他对光线和氛围的喜爱,尤其见之于他的女人肖像画中。

他画出明亮的光线和清晰的轮廓,随后他使背景的阴影逐渐没入肖像的头部,把人物和背景联系在一起。在一些肖像画中,如《圣母、圣婴和圣安妮》〔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St Anne〕、《蒙娜莉萨》〔Mona Lisa〕及《抱银貂的女子》〔Lady with an Ermine〕等,都可以看到这一技法。

这幅画原本属于列支敦士登王室,当时其收藏录中标明它的作者是卢卡斯·克拉那赫。十九世纪末,开始有美术史学家将它定为达·芬奇的遗作。二十世纪初,许多人对此表示强烈的质疑。他们认为画中女子的脸太粗陋、笨拙,水准不如达·芬奇同期的其它作品。而且,达·芬奇的女子肖像画应当画手。美术史学家通过查证达·芬奇以及与达·芬奇有关的人物的历史资料,包括他们的笔记、信件、诗歌、法庭记录、纳税记录等,甚至还分析了画中女子身后的松柏(发音接近“吉内薇拉”),遂将这幅画与十五至十六世纪住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银行家的女儿吉内薇拉·达·班琪联系起来,认为可能是她的结婚或订婚像,由此定画名为《吉内薇拉‧班琪》。

1967年该画被艾尔莎‧梅隆‧布鲁斯基金会以当时创纪录的5百万美金的高价从列支敦士登王室的手中获取。这幅木板油画现收藏在坐落于华盛顿的国家艺廊。这是在美洲唯一一副可被公众欣赏的达·芬奇画作。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