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古今名家笔下的一抹秋色
南宋诗人刘翰曾创作《立秋》:“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立秋将至,暑去凉来,似乎总能触发纤细的情绪产生,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用自己的方式描绘了秋的景致。在这初秋到来的时刻,让我们随着大师的作品,赏一抹秋的色彩。
巨然(五代)《秋山问道图》
《秋山问道图》是一幅秋景山水画,主峰居中显示出五代宋初的典型构图法。图中山峰气势温和厚重,石少而土多。中部是山间谷地,密林之中露出茅屋数间,一条小路自柴门蜿蜒通往深谷。茅屋中一人依稀可见,他正坐于蒲团之上与后边侧身坐着的人侃侃而谈,那人大约就是问道者。画面下部画有曲折的坡岸,坡岸上树木丛生,皆偃仰多姿,水边的蒲草正随着微风轻轻摇摆,一派秋高气爽之意。作者用淡墨长披麻皴,显出土石浑厚的质感。山头处用水墨烘染块块卵石,以焦黑点苔,沉着利落,使整个大山更具有灵动之感。整个画面气势空灵,生机荡漾。
苏汉臣(北宋)《秋庭戏婴图》
苏汉臣的《秋庭戏婴图》描绘了两个儿童在秋日的花下嬉戏的情景。憨态可掬的孩童所专注的是一种“推枣磨”的游戏,这对于现在人大概是遥远而陌生的玩意儿了。或许白芙蓉花枝头上那几行清高宗乾隆御笔辰翰,能勾勒出几笔潦草的轮廓(画作的左上方乾隆手书的七言绝句):“庭院秋声落枣红,拾来旋转戏儿童。丹青讵止传神诩, 寓意原存相让风。”
刘松年(南宋)《四景山水图卷》之秋景
最能体现画家刘松年的艺术风格和成就的,当数《四景山水图卷》,其四段分别描绘杭州春、夏、秋、冬四时景象。其中第三幅所绘秋景,老树经霜,朱紫斑斓,庭院环绕以树石围墙,有小桥曲经通幽,与外部湖山景观相隔离,似乎有遮挡秋之意。“天如水色”湖水与天色浑然一体,人在其中居住若如仙境一般,透过树木与山石的空隙,几间屋宇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画面中,庭中窗明几净,有一高士独坐在屋内,一派闲情逸趣,不减文人半点雅致。桥边栏杆处一孩童似在园中戏水,又或正在给水煮茶吧,画面中有两座小桥分别在园门的内外,两桥结构各不相同,使人在进出园子时有着不同的玩味、不同的感受,可见画家在绘画中又是何等的精细入微,把这些细节都完美的表达在画面中。正是李白诗中“秋色无远近,山门尽寒山”的化人意境。
赵孟頫(元)《秋郊饮马图》
《秋郊饮马图》描绘了江南初秋时节,牧人赶着一群马到河岸边饮水的情景。画中岸边林木环绕,湖水平缓无波,牧马人手持马鞭,侧首看着正在嬉戏的二马。画中十匹马都健壮肥硕,有的步入河中饮水,有的在岸边追逐,有的互相嬉戏,有的引颈长鸣,神态各异,好不热闹。通过岸上两马的奔逐,点出境外无限的景物。
赵孟頫(元)《鹊华秋色图》
秋日的济南,山高气爽,湖清泉旺,风光迷人,美胜江南,早在七百多年前这种秀美景色就已被记载入画——被誉为元代文人画代表作的《鹊华秋色图》就是其中一幅。这幅由赵孟頫执笔的国宝级画中,两山相对,鹊山漫圆,华山高耸,树木茂盛,秋色凝人,大气古远。
唐寅(明)《秋风纨扇图》
《秋风纨扇图》用高度凝练的笔触,描绘了一名手持纨扇伫立在秋风中的美人。画的左上角有唐大才子自题诗一首:“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唐寅一生遭际坎坷,饱尝世态炎凉。此图借纨扇遇秋遭弃之意,既寓“美人如花美眷,怎敌他似水流年”,又抒发了世事无常的感叹。
董其昌(明)《秋兴八景图》
《秋兴八景图》画八开,分别作于万历四十八年八月朔前一日、中秋、八月廿五日、九月朔、九月五日、九月七日、重九前五日,是年66岁。所写为作者泛舟吴门、京口途中所见景色,画中峻拔的山头,沉重的石块,深邃的溪谷,弥漫的烟雾,各尽其态。既有草木葱茂、风雨迷蒙的江南丘陵特点,又有沙汀芦荻、远岫横亘的水乡情调,亦有江天楼阁、彩舟竞发的江上景色。这是董其昌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获致“丘壑内营”之功的一次实践。
恽寿平(清)《锦石秋花图》
画中几片湖石中生有丛丛秋花,色彩鲜明娇艳,没骨法充分表现了花的明媚。这种直接以色点染花之神态的技法,时有“恽派”之称,可见作者对此法应用已臻完美造化之境。左上角作者自题一诗云:“高秋冷艳娇无力,红姿还是残春色。若向东风问旧名,青帝从来不相识。”
石涛(清)《淮扬洁秋图》
这幅《淮扬洁秋图》描绘的是淮扬秋景,画面上秋水茫茫,芦苇丛生,近处有掩映在树丛中的数间屋舍。几点红枫增加了秋天的气息,江面上一叶孤舟,渔翁泛舟水上,颇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使画面平添几分超然。
林风眠《枫林》
林风眠《秋林暮艳》
林风眠《山村秋色》
林风眠《枫林》一类风景的原初记忆,主要得之于1953年秋天苏州天平山之行。天平山的枫林、松柏、池塘、小路和逆光的山体,给林风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曾对苏天赐说要画的“新风景”,或许就是这阳光下的秋色,以及它给予画家的启示:用光色语言创造世界,表达情感!
林风眠《秋山林影》
林风眠《秋韵》
秋天的枫林,无比的具有诗意,绿色、黄色、红色交相辉映的枫林正在秋天中悄悄经历着转变,粗壮且黑得油亮的树干笔直而上,杈枝井然有序,与淡墨写就的远山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枫树下,几间黑瓦白墙的房屋点缀其间,立于河岸略略发黄的青草地上;池塘里,浮萍或绿或黄,与倒影的枫林与远山形成了别有一番诗情的画面。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描述了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景,极少有画家敢於尝试“万山红遍”这一题材。一方面,“万山”之意境颇为辽阔深远,极大地考验着画家的空间驾驭能力,若非胸有千山万壑,则根本无法表现“万山”;另一方面,“红遍”给中国传统山水画出了个大难题:历来山水多以水墨描绘,仅作为点缀的红色在使用上可谓慎之又慎,更莫提“红遍”了。这两大创作难点,令当时的画家普遍将其视为畏途,无从落笔。
李可染《万山红遍》1962年
面对这种情况,李可染却迎难而上,开始大胆尝试创作“万山红遍”。其时,可染先生恰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1954年李可染踏上写生之旅,从江南到桂林、从中国到欧洲,可谓千山万水走过;1960年先生重回画室时,已然是胸中有丘壑。再者,从1961年开始,李可染获特许夏天寓居北戴河,冬天南下广东从化温泉,一连三年都在中央高层领导专属的疗养胜地潜心创作,其待遇之优在当时全国的画家中可谓绝无仅有。另一方面,为描绘“红遍”,朱砂自是必不可少;而李可染素以挑剔纸、墨等作画材料闻名,普通朱砂当然也难入其法眼。然而颇为凑巧的是,1961-62年间,可染先生偶然得到了故宫流出的半斤乾隆朱砂(乾隆朱砂是千挑万选始得的极品朱砂,本是乾隆皇帝自备以钤御用宝玺的,其珍稀程度不言自明)。至此,创作“万山红遍”这一题材,可谓万事俱备了。
中国美术馆藏《万山红遍》1963年
第一幅创作于1962年在广东从化,款识题于画的右上角,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九六二年秋可染作于从化翠溪宾舍”,此作原为画家家属所藏,1999年为“李可染基金会”筹资,委托中国嘉德拍卖,以407万元被台湾藏家林百里竞得。第二幅创作于1963年,仍是在广东从化,款识题于画的右上角,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九六三年可染于从化”,此画1963年出版于第6期《美术》杂志,李可染把它捐赠给中国美术馆,现藏中国美术馆。
现藏于李可染家中的《万山红遍》
2000年北京荣宝501.6万元拍出的《万山红遍》
其它五幅皆在1964年创作于北京西山。李可染先用半斤内库朱砂创作了四幅,其中两幅较小的,两幅大的。两幅小的分别为:画右上角题“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九六四可染写毛主席词意于北京西山八大处”。其一现藏于李可染家中,曾被多次出版。另一画左上角题:“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毛主席词意,一九六四年可染”。此画给了荣宝斋。荣宝拍卖公司于2000年以501.6万元拍出,被海外华人买走。
北京画院藏《万山红遍》
北京保利2012春拍2.9325亿元拍出的《万山红遍》
而两张大尺幅的,一幅藏于北京画院,该画左上角题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九六四年秋九月写毛主席词意可染”。另一幅为北京保利拍卖作品,该画左上角题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九六四年秋九月写毛主席词意于北京西山,可染”。该画在2000年11月台湾举办的李可染画展上展出,并被出版于画展的画集中。
北京荣宝斋藏《万山红遍》
20世纪60年代,李可染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两句为情境,从1962年至1964年间共创作了7幅《万山红遍》题材的作品,为了更好地表达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意境,李可染采取了大面积使用朱砂来表现秋色,使秋色更红火、更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气氛。
吴冠中从早年秀丽的江南风景到晚年的抽象线条,用最简单的点、线、面、色之间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形式架构,画面洋溢着浓郁的中国文化诗情和神韵。而在看似淡淡的颜色下,却有着万般变化的迷人色彩,原来在吴冠中笔下的秋天,可以比春天更热闹。
吴冠中《溪畔金秋》
吴冠中《金秋》
吴冠中《山村秋色》
《山村秋色》画幅不大,画中内容也无非是背景一片黛色远山,映衬寥寥一行秋树,其间点缀几间村舍,仅此而已,但却显得寥廓深远,让人一时难以看透。艺术家虽然画的只是山村秋色的小景,却似乎有了一种“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深邃意境。林风眠的秋系列风景画体现了艺术大师以自身文化修养,对自然造化的直接参悟,他以最简单和凝炼的形式语言在咫尺之间营造出了悠远静谧“新的风景”。
吴冠中《小镇秋色》
吴冠中《墙上秋色》
吴冠中《红树林》
《红树林》为吴冠中晚年在线条运用方面的娴熟之作。画面通过点、线、面的巧妙融合与呼应,把树木之间丰富的层次关系表现的淋漓尽致。疏密有致的线条之间施以淡彩,呈现出林木的旺盛生命力。大面积绿色、橙黄色墨点的运用,把秋天树叶渐黄渐红的变化过程自然贴切地表现出来,营造出一个富于诗情画意的神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