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鸟银币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5-02-08
三鸟银币全称民国二十一年孙像三鸟银币简称“三鸟币”
孙中山像三鸟帆船壹圆银币,发行于民国21年(1932年),俗称“三鸟币”,因为图案设计的“寓意”被曲解,造就了它戏剧性的短暂的命运。总铸量为226万枚,实际流通5万枚左右,其余全部被熔毁。
孙中山双帆三鸟银币,是民国时期珍稀银币,由上海中心造币厂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铸造发行。该银币是国民政府放弃金本位币制、断定银本位币制,公布“铸造法令草案”前夕发行的第一种“船洋”银币,曾被财政部定为国币。银币正面中心镌孙中山侧面头像,上边缘镌“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八个字,反面镌双帆船放洋图,帆船两边镌楷书“壹圆”各一字,船帆上面镌三鸟高飞,船的右侧海面上镌海上日出和九条芒线。寓意“国运”、“一帆风顺”、“旭日东升”。小小方圆之间,竟然蕴藏着如此深刻的历史内涵。在当今逐步升温的银币收藏热潮中,人们对过去中华民族民族遭受深重灾难的前史至今浮光掠影,民国二十一年孙中山像双帆三鸟币是见证这段前史的什物遗存。
此币发行不久,民间流传:帆船右边海上旭日东升暗喻日本(因日本国旗即太阳旗),船上三只飞鸟暗喻日本轰炸机,因适值日本侵华,国人反日爱国情绪高涨,此币被认为有辱国格,是为不详之兆。
国民政府为顺应民情,紧急收回,不再使用,同时改版设计新图样,去掉旭日东升和三鸟图案,准备再次铸造发行,但新币钢模制成时已是民国二十二年初了。
造币厂于是将币模正面“二十一年”改为“二十二” 年,然后再次发行,这就是今天多见的民国二十二年帆船壹圆银币。
“三鸟币”铸造时间较短,铸额小,传世的更为稀少,殊为宝贵。本人收藏的三鸟钱币,包浆醇厚自然,钱币充满历史自然过渡的磨损划痕,钱币字迹清晰,保存完整殊为难得,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及市场价值。
孙中山像民国二十一年船洋壹圆”银币,因该币背面天空有三只水鸟,故俗称“三鸟币”。该币极受老银币收藏者的喜爱!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经当时财政部鉴定批准,正面为孙中山侧面像,背面为行驶在波涛上的双帆船,上有三鸟并配有光芒射线的太阳,由上海中央造币厂作为国币铸造发行(见图一).但由于时值中日关系紧张,币的背面有三鸟落日图案,有人就附会此图案隐含日本空军侵略中国的不祥之兆,认为不宜,并随即停铸封存,不久即作回收销毁处理,所以流入民间的为数不多.这对钱币收藏爱好者来说较难寻觅,价格也就随着时间推移扶摇直上.
当年中国一代泉界大师李伟先先生对收藏钱币产生巨大兴趣也是一枚“三鸟币”,中国泉王马定祥之子马传德在文中这样叙述:
“李伟先先生(1892-1972年),别号宕涛,广东中山石岐人。长期担任上海永安纺织印染厂总会计师,他将祖上遗产和自己一生的积蓄全部用于钱币收藏。
李先生长期与钱打交道,逐渐对中国各种钱币发生了浓厚的兴趣。1932年国民政府发行三鸟币,他感到这种银元有些可爱,特地换得二十余枚分赠亲友。加上当时市上还在使用各种银元,故在平时亦着手拣选不同的银币从事收集。业余时间常逛上海广东路古玩市场,寻觅自己喜爱的钱币。
在抗日时至胜利后,他眼见敌币充斥,继而伪法币、关金券和金元券不断地滥发,漫无止境,通货膨胀已达极点,所以收集银元亦含有保存币值之意。
当时有一个名叫耿爱德的奥地利人,耿氏在沪从事金融业,正在出重价搜罗中国的稀有银币,眼见大好之物将落入外夷之手,李先生心有不甘,暗中亦出重价与其竞价收购,力挽狂澜。因此有许多耿氏所无之品,都侥幸地归入李先生的藏箧中,没有流出国外。……”
“三鸟币”应其珍贵的价值,导致赝品泛滥,赝品制作方法是:用普通的民国二十三年船洋(售价仅190多元)进行改刻,改刻时去掉银元正面“三”字的上下二笔,即将年份“二十三年”改成“二十一年”,又在银币背面的船首和船尾右侧添刻了旭日和芒线,并用小银片制成三只飞鸟粘贴在帆船上方。通常赝品做工很精致,普通集币爱好者用肉眼根本难以识别。所以初入泉海的朋友一定要万分警惕,最好向信誉好的老玩家购买,或在拍卖会上购买,以确保不买入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