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三种典型柱式
游览希腊的古建筑,无论是各种神殿还是卫城的山门,总可以看到那些引入注目的立柱。仔细观察并分一下类,大致可以分成三种。其一为多利亚柱式(Doric Order,也称“多立克柱式”)

被誉为“世界七大古代奇迹之一”的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就是非常典型的多利亚柱式。多利亚柱式是古希腊古风时期的典型建筑风格之之一,与公元前15世纪绝迹的埃及圆柱相似,具体式样出现在公元前7世纪的石柱上,并一直保持到古希腊晚期,即公元前4世纪至罗马人统治地中海的时期,并在最后这一时期慢慢趋于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柱体更加粗壮,形成多利亚式柱庄严的外观。但是到了古希腊晚期,它又重新变细,并且整体规模变小。

这是雅典卫城山门中央楼的出口(东侧),六根粗大的多利亚柱式立柱让整座建筑显得宏伟坚实。

这是多利亚柱的柱身特写。多利亚柱式特点,多利亚式柱子从上到下刻以凹槽(一般为20条)。多利亚柱式虽然与其他柱子一样从下到上逐渐收缩(下粗上细),但收缩不是简单的直线式,而是在中间略微膨胀,形成一条可以感觉到的曲线,在我国的建筑术语中被称为“减杀”。这种收缩曲线使柱子显得更有弹性和力量,赋予石头以生命的韵律。

帕特农神庙的东面。仔细观察可以看出,多利亚式柱子的柱身之上由方圆两个构件组成,下连柱身的圆形颈石,它向外挑伸的轮廓也非常注意构造优美的曲线。上接檐部的是方形石板。柱子以上是檐部。它由上承屋顶的檐壁(也称中楣)和下连柱顶的额枋(也称框缘)构成。檐壁之上还有挑出的檐口,额枋是平整的石条,干净利落,不带任何装饰,檐壁则交替由三陇板和间板构成。三陇板是长方形板面,上刻浮雕。檐壁是柱式中最富有装饰的部位。由于额枋和檐壁之高都不小于柱宽,因此多利亚式的檐部看起来相当突出,往往达到柱高的1/3,早期甚至可达1/2。檐部之上的平缓屋顶相当简单,各种柱式都相同。

希腊多立亚柱式是希腊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中出现最早的一种(公元前7世纪)。多利亚柱式一般都建在阶座之上,特点是比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是个倒圆锥台,没有装饰,建造比例通常是:柱高与柱直径的比例为6:1,雄健有力,象征男性美,所以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


雅典卫城的雅典娜胜利女神庙的东面和西面各有四根爱奥尼式柱。希腊爱奥尼柱式(或爱奥尼亚柱式)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中叶的爱奥尼亚,小亚细亚西南海岸和岛屿,上面住着操爱奥尼亚方言的希腊人。爱奥尼柱式通常竖在一个基座上,特点是柱身有24条凹槽,柱高是其直径的8-9倍,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富有曲线美。由于外形比较纤细秀美,爱奥尼柱又被称为女性柱。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和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um)。


这是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um)的爱奥尼亚式柱的柱头装饰,柱头带有涡卷形,向下卷成旋涡状,檐壁有浮雕饰带。

这是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um)的爱奥尼亚式柱的柱础。




古希腊三种典型柱式柱头的对比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