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米耶﹒毕沙罗《Apple Picking》(摘苹果)

《Apple Picking》(摘苹果)
作者: Camille Pissarro(卡米耶﹒毕沙罗)
国籍:法国
年代:1870—1875年
材质:黄褐色纸上运用黑白粉笔粉彩
尺寸:34.2厘米×49.4厘米
作者盖章
收藏;约克艺术画廊
19世纪,法国人对素描艺术的兴趣日益浓厚。每年在香榭丽舍宫举办的沙龙会定期接受许多不同类型的素描作品(在1869年至1881年超过10000幅),并将它们与画作分开展出。专业机构例如法国水彩画协会、法国粉画协会)、黑白画廊、白黑画廊,对素描艺术表现出更加浓厚的兴趣。卢浮宫博物馆(Musée du Louvre)和巴黎美术学院(École des Beaux-Arts,由巴黎美术协会管理)举办了往昔的素描大师展和最近逝世的杰出艺术家的回顾展,并且分别于1867年、1878年和1889年在巴黎举办的国际世界博览会上展出了这些素描作品。稍后的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安布罗伊斯﹒沃拉德(Ambroise Vollard)和伯恩海姆-琼美术馆(GalerieBernheim-Jeune)筹办了塞尚的水彩绘画作品展,为其树立了声誉。拍卖行也会举办素描作品拍卖会,收藏家们络绎不绝地积极参与。有关画家的专著会提及素描作品;在《美术公报》(Gazette des Beaux-Arts)等有影响力的期刊上会刊登见多识广的评论家对相关展览的评论;出版商推出并承销了一些以探讨素描技法为主题的出版物。
这些发展构成了印象派和后印象派主义对素描兴趣的背景。他们一心想打破现有的等级制度:素描一直是油画的附属品,而他们想挑战这种先例。这是他们可以做到的,由于他们完成的速度以及自由多样的技法,他们的油画与素描间存在着较强的一致性。画作的外表不再要求高完成度,因此从物理外观来看,一幅素描作品和一幅油画成品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差距了。素描作品的展览和销售也有一定的经济优势。从技术层面上讲,无论规模大小,完成一幅素描作品要比完成一幅油画快得多,缩短了作画周期。经销商看到了其中的优势所在,因此鼓励他们旗下的艺术家更专注于这方面的工作。比如,德加、毕沙罗、塞尚和图卢兹-罗特列克都曾被建议且接受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