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位《高逸图》

上海博物院“镇馆国宝”
《高逸图》,又名《竹林七贤图》,是唐代孙位创作的一幅彩色绢本人物画,纵45.2 厘米,横168.7 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孙位是唐代著名的画家,擅长画人物和龙,《高逸图》是他唯一存世的作品。也为目前屈指可数的几件唐代作品之一。画中表现的是魏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目前画面仅剩四人,经考证是山涛、王戎、刘伶与阮籍。在技法上,孙位继承了顾恺之“劲紧连绵如吐丝”的行云流水的风格,但更加成熟。线条的变化更丰富,人物造型刻画更真实细致。《高逸图》著录于宋徽宗的《宣和画谱》里,画上钤印“宣和七玺”。《高逸图》上的七玺是全的,作品的装裱保留了北宋的形式。
画名“孙位高逸图”为宋徽宗赵佶所题,这幅图所描绘的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故事,该画作刻画了魏晋士大夫“高逸风度”的共性,又刻画出了他们的个性。现存《高逸图》为《竹林七贤图》残卷,图中只剩四贤。在长卷式的画面上,主体人物是四个封建士大夫分别坐于华丽的毡毯上,每人身旁都有一名小童侍候。
《高逸图》不仅描绘了清雅高超的隐逸之士,也表达出自己刚强不屈的个性。






















宋徽宗赵佶题字

司马栗《高逸图》卷后跋
唐 孙位《高逸图》卷,绢本,设色,纵45.2厘米,横168.7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无作者款印。现存卷首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体”墨题"孙位高逸图”。
传世唐代绘画极少,孙位作品更少。据《宣和画谱》记载,宋时内府藏有26件,而流传至今,仅此1件。
孙位,一名遇,浙江绍兴人,自号会稽山人。以善画龙水、释道人物和松石墨竹著称。
“高逸”系指魏晋之际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此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有竹林七贤之称。此图为《竹林七贤图》残卷,图中七人,北宋时已经残缺,仅存山涛、王戎、刘伶、阮籍四人。整个画面,以四个士大夫为主体,列坐于华美的花毯上,在他们旁边或身后,各有侍者一人。
图右第一人为山涛,体态丰腴,袒身披襟,倚着绮丽的花垫,抱膝凝视,一副放诞傲慢的样子。在他的身旁,摆着精美的酒具,侍者手把一琴,略带倦容。
第二人王戎,踝足跌坐,右手执如意,左腕懒洋洋地搁在右手上。凝神静观,若有所思。前置卷帙掩而未展,侍者捧卷帙立于其旁。
第三人刘伶在“七贤”中以饮酒出名,满颐髭鬚,双手捧杯,回头作欲吐之状,侍者捧唾壶,跪而相接。
第四人阮籍,手执尘尾,面带笑容,一副自得其乐、优哉悠哉的神态。侍者手托酒器,躬身听命。
此画构图采取树石人物相间隔,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相衬托的手法,主要人物既能突出,又将各个人物的动作情态统一于和谐的环境之中。画家通过娴熟高超的技术,出色地刻划了魏晋士大夫的精神气质。唐代人物画是历史上最有成就的时期。孙位《高逸图》卷是释道画以及唐代世俗人物画的杰出典范。
《高逸图》上钤有收藏印鉴。从印鉴中看,此画于北宋中期曾由驸马李玮庋藏,后入“宣和内府”(钤有“御书”“宣和”“睿思东阁")印,嗣后经清代梁清标(钤有"蕉林秘玩”、“秋碧堂”印)及清内府(钤有乾隆、嘉庆、宣统诸玺)收藏。民国11年(1922年)被溥仪以赏溥杰为名,流出宫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