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司如何颠覆大公司
大公司的窘境:和我们常识认知不同,大公司很少在所谓的技术上被小公司颠覆(比如智能手机最早是诺基亚搞出来的,数码相机最早是柯达搞出来的)。相反,相对于小公司,大公司在技术、资源、市场上都占有全面优势。他们失败的真正窘境是财务窘境:大公司率先发明某种新技术——该技术早期的市场太小,无法支撑大公司的财务增长需求——大公司只好对该技术视而不见——被颠覆。
小公司的取胜之道:“与其更好,不如不同”,不与大公司正面竞争,用独特的价值网络从边缘市场切入逐步干掉大公司(比如傅盛迂回到海外避开360)。
“指数思维”:小公司的胜利法宝。指数级的增长意味着小公司的创新在一开始增长并不明显,往往被大公司忽视。可是一旦到了某个临界点(奇点),便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大公司再也追赶不上。
大公司的创新自救之道:内部残杀、独立机构、投资并购、自我革命。
互联网思维的哲学基础和底层科学范式
【那些认为互联网思维是安利的人,真的应该听听教授这个从科学范式和哲学观衍变角度分析互联网思维的课程。】
科学早已由牛顿经典力学体系进化到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可是我们的管理思维依然是经典力学体系下的科学管理论。
互联网思维构建在科学范式的变化之上,主要变化有:从决定论到概率论(计划不那么好使了,精益创业是王道);从事物性到关系性(是基于事物卖硬件还是基于关系卖服务、连接);从机械论到自组织(科层管理已死,HR已死,以产品为牛鼻子的全新管理策略)。
基于关系的思维模式: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做关系的生意,可以产生出远比单纯做产品大数百倍的势能,例如UBER价值450亿美元,超过一堆生产车的厂商)。
社群势能=产品质量
连接系数=lg(铁粉)
传统公司
社群雏形
中等社群
大型社群
现象级社群
大家知道李宇春有多少个铁杆粉吗?只有
对此,新时代公司的策略是,放弃正态分布思维,要有幂律分布思维,要意识到平均等于死亡。
互联网世界观之自组织
1主要内容包括:整体论、自组织、进化、混沌、开放、社群。
2“高维简一律”:在更高的维度上观察低纬度的事物,会显得十分简单。
3所谓失控,不是不控制,而是基于反馈的自我控制。
4我们不再需要计划,只需要进化。
5“公司成长速度高于员工成长速度的时候,离职率就会低,公司成长速度低于员工成长速度的时候,离职率就会高”。
6根据混沌理论,面对今天不可测的市场,我们不需要长期目标,但是要有短期目标,要让公司处于某种非平衡态。
7交易成本的小幅下降,使得管理成本降低(扁平化)。交易成本的巨幅下降,使得去组织化成为可能。
8组织是为了生存,生存不是为了组织。
9社群连接系数与网络弱关系的对数成正比。
101
11铁粉=弱关系=小社群中心节点 跨社群连接。
12分布式组织的优点:可适应、可进化、弹性、无限性。分布式组织的缺点:非最优、不可控、不可预测、不可知、非即刻。
13管理和业务哪个更重要?把人员管理嵌入业务管理,把内部沟通融于外部沟通,把所有的事情融于一件事情:做出让人激动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