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奢华>转载>

英国电视剧《唐顿庄园》想要告诉我们的

来源:金玉米 编辑:星星 时间:2017-04-12

 

  且说《唐顿》的故事始于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这个时代被称作爱德华时代(Edwardian Era),是英国经历了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经济腾飞和殖民扩张后的时代,这时的英国,的的确确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日不落帝国。在《唐顿》里,无论是贵族还是仆役,无一不透着英式的骄傲。这个时代也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从一战前等级森严的社会形态到经历战争后社会等级逐渐松动,以及女性开始有工作机会有选举权,社会变革是远比汽车、电话等科技生活的进步更深刻的。

 

   《唐顿庄园》让我们感受到那股子英伦气质:传统Traditional、正直Integrity、尊重Respect、体面Dencecy、礼貌propriety……然而,这些气质之下的编剧导演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是贵族,绅士淑女的恋爱,社会变革下屌丝能否逆袭,什么是英国精神。顺序不可逆。本文姑且按这几个方面,解读一下华丽美好的《Downton Abbey》。

 

(一)什么是贵族
    《唐顿》第一季第一集在仆人们忙碌的清早劳作开始,管家威严的指挥全府的仆人们:厨房紧张的准备早餐,小女仆抓紧在主人们起床前生好壁炉,男仆赶在老爷早餐前将当天的报纸熨好呈上……这番派头,和《红楼梦》中宁荣二府可有一拼。然而唐屯的小姐们,在女仆帮她们梳妆时,一定会面带微笑的说一声:谢谢。对比21世纪纽约上东区的Queen B,还有200年前美国南方庄园的Scarlett小姐,对待女仆都是一副尖酸刻薄高高在上的姿态。英国人哪怕通过肥皂剧也要炫耀下自己才是真正体面的贵族,把美国贵族们比成了没素质暴发户。更不要说Marry大小姐误闯了仆人们的宿舍区,会认真的说:I am sorry。并且强调错了就要认错,无论对谁。有这般品格的只能是唐屯的大小姐。

 
    贵族除了礼貌与品格之外,体现在具体的生活方式即是繁文缛节。女士们一天换无数套衣服,外出、散步、打猎都各有装束,哪怕晚餐只有一家人也要盛装晚礼服出席。引用新浪名博包小姐评论唐屯贵族的话:统治阶级要全力守住自己的优越地位,传统礼仪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他能有效的把上流社会和其他阶层分开来。《唐顿》广受赞誉的就是细节精致考究,完美再现了最后的贵族时代的风貌。

 


 

 
(图为唐顿晚宴和迎接宾客的场景,无一不透露着贵族做派的讲究与排场)

 

    初看此剧,感受最深的就是贵族是怎么一回事,等级森严到底有多森严。然而,英国人的等级制度并没有建立在贵族对平民的傲慢与欺凌之上,反而是一种尊重礼貌的温情下,分工有序却森然不可逾越。这点难免有点自我美化与包装,毕竟在《简爱》、《雾都孤儿》等英国文学作品里我们看到的不是这样。然而作者曾在英国公司工作过,的的确确是有点《唐顿》那种感觉,外表做足了礼貌又尊重的文章,但是掩盖不了阶级森严的本质。

 

(二)绅士淑女的恋爱  
    《唐顿》是一大家子的故事,但若说男女一号,毫无疑问是玛丽大小姐和马修大表哥。这一对儿绅士淑女缠绵了三个季,跨度七年的唐家屯版傲慢与偏见。和简.奥斯丁《Pride and Prejudice》不同的是,傲慢的不是达西先生而是玛丽小姐,有偏见的不是伊丽莎白小姐而是马修表哥。原因很简单,达西先生和玛丽小姐是贵族阶层,伊丽莎白小姐出身普通小乡绅家庭,马修表哥是个中产律师。傲慢的永远是优越阶层的人,有偏见的永远是被冰冷的傲慢刺到了的人。
 

 
    话说本剧的演员选的真是到位,大表哥的演员出演过《理智与情感》,绝佳的英国年代戏美颜。剧中的伯爵夫人并小姐们一水儿高挑的身材,尤以大小姐玛丽白、瘦、高更为女王气质。这两个人的故事没让我相信爱情,而是相信一见钟情和美貌有关。

 

 
(图为车站送别一场戏,话说大小姐大表哥真的好美,颜相当正。)


    

    玛丽是最“贵族”的大小姐,矜持冷静高高在上不可一世。但她会热心的帮助仆人Anna、William,对老管家Carson更是特殊的温情。如果仅这样玛丽就完美了。所以编剧让玛丽是个势利女并好色女。势利可以理解,那个年代女性没有继承权,因此婚姻是女人一生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后半生荣华富贵与否就看嫁的好坏,所以玛丽见到任何一个有Lord爵位的男人都施展魅力,而见到只是中产律师的完美先生马修表哥却刻薄带刺儿。而玛丽又不完全是个势利女,经常对美男动心,先是被英俊的土耳其大使电晕,后面对集美貌智慧正直温柔于一身的大表哥又彻底沦陷掉……玛丽不完美又性格复杂,这才是真实的贵族小姐,韩剧的女二号白富美只是卡通人。

 

   马修表哥爱上玛丽,我认为应该叫做没有其他选择,试看全剧哪个女人能有玛丽内心强大气场也强大。无论女王的性格有多拧巴多讨厌,他的眼里也只有女王,小白兔灰姑娘统统靠边打酱油。发现西方人真是很不待见小白兔类女纸,我一贯拥护邪恶女王不怜惜弱女子,编剧深得我心。

 

    从简.奥斯丁的小说就已经看出,婚姻是大小贵族家庭的头等大事。尤其是女性没有财产继承权的制度,更导致贵族女子钓金龟婿的战役艰难。在阶级社会家庭地位财富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制约下,有爱情的婚姻实属难能可贵。这就是为什么《傲慢与偏见》故事是传世经典。《唐顿》中玛丽与马修历经庄园继承风波、战争磨难最终修成正果,依然是走着简.奥斯丁的路线——在各种外力因素下,真爱的婚姻多么美好可贵。
 

 
    当然通过《唐顿》我们还能看到:旧式的贵族不用工作,每天就是打理庄园读书散步骑马打猎。而贵族女子差不多16岁就可以正式进入社交圈子成为婚姻市场的一件“奇货”了,绅士淑女们的社交活动也无外乎是舞会、下午茶、骑马、打猎、板球……原来绅士淑女就是这样子在社交的名义下谈恋爱的。当然这只是一战英国贵族的生活,战后的巨大变革才是本剧想着重体现的。变革的部分留待下篇再探讨。  
(三)社会变革下屌丝的逆袭
    话说回《唐顿》的话题,一半的戏码讲的是“downstair”楼下的仆人们。《唐顿》的时代(1912-1920)是一个转型的时代,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正从传统的贵族时代往现代逐渐过渡。一方面,大量的旧式贵族庄园破产,比如第三季圣诞特辑中住古堡的苏格兰侯爵一家无奈的离开家园前往殖民地。另一方面,社会有越来越多的工作机会给普通人,比如第一季成功转型做了电话公司秘书的女仆Gwen。

 


 
(图为Gwen准备去面试,三小姐慷慨的借衣服给她)
 
    当然英国是一个保护公民私有财产并且秩序严格的国家,纵然社会变革,也不会像列宁的红色苏联那样通过暴力革命彻底毁灭社会上层阶级,底层人直接夺取国家权力。逆袭,只能是在你所属的阶层内,通过个人奋斗获得尽量高的个人价值。

 

    像剧中的大管家Carson,女管家Mrs.Hurges,以及正直善良的女仆Anna,在战争中牺牲的男仆William,这几位我认为是编剧美化了的人物。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对主人家忠心耿耿。休斯太太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了唐顿,终生未婚却无怨无悔。第一季中休斯太太再次拒绝了年轻时追求过自己的的农夫,她在和老卡森倾诉时说,年轻时自己不想过农妇生活才来的唐顿庄园,好容易努力工作有了今天的地位成绩,不想放弃在唐顿的一切只好遗憾的牺牲掉个人幸福了。这一段看的人无限伤感却也不禁疑问,真的会有老卡森或休斯太太这样发自肺腑的为自己是贵族的忠诚仆人而骄傲的人吗?

 


 
(图为休斯太太的转身,选择了唐顿放弃了个人的幸福)
 
    我想肯定是有的。而且这样的人活得踏实又满足,因为他们实现了在自己所属的阶层内的个人奋斗。但不是楼下世界都是休斯太太这般正直安分人士。总有些不安分想要逆袭的人物,可惜在《唐顿》的世界里,屌丝逆袭的结局都很失败。

 

    先说说争议人物Thomas,第一季出场身份是Footman(男仆),想要promote到伯爵老爷的贴身男仆却被Bates抢了位置,于是各种邪恶阴谋兴风作浪,等唐顿容不下他时,正好一战爆发了,Thomas滑头的为自己谋到军队医疗队的职位。在第二季他可算风光一时,唐顿成了军队的疗养院,Thomas成了管理疗养院的巴罗中士。这时的Thomas尽情的趾高气扬对楼下众人各种嚣张。然而战争一结束,再没有巴罗中士,只有投资囤货失败赔了全部老本的Thomas,不得已只好再次在老管家Carson面前低眉顺眼的做了男仆。第三季Thomas被O'Berin玩死的段子相当精彩,同时也宣告这个心有不甘的屌丝彻底逆袭失败。

 


 
(图为复杂纠结的善良坏人Thomas)
 
    第二季Thomas鼓励受伤的盲眼军官要用大脑想办法和命运周旋。他自己的确是这么做的。对比第一季女仆奋斗成公司白领的Gwen,Gwen上函授课程买打字机练打字,她的努力是在提升自己价值,因此受到了楼上楼下很多人的认可鼓励并且最终成功。但Thomas的努力全在耍心眼上。话说我始终认为《甄嬛传》误导大众,耍心眼这事儿哪儿有那么爽,觉得自己聪明的同时千万别把他人当傻子,人人都很聪明,没人比你傻。Thomas的各种努力经营,最后落得被O'Berin玩残的结果,就是一个玩火自焚的很好讽刺。还好Thomas不算彻底坏,他对盲眼军官、William、以及三小姐的死都流露出本能的悲痛。或许就是这点心底的善良最终帮他得以留在唐顿。

 

    再说说很多观众不待见我也很不待见的小司机Tom。不得不说编剧人物设定有偏见,貌似高贵的英格兰人对爱尔兰人就是偏见的。Tom是个爱尔兰人,激进的社会主义分子,追求本民族独立。他本来也是楼下阶层人士:和仆人们一起吃饭,一起被严厉的Carson各种管理。却胆敢爱上伯爵家三小姐,拐带了三小姐私奔。我并不否定他和三小姐的真爱,三小姐在战争中做了一名护士,战后不愿意再过每天换几套衣服喝茶晚宴的贵族生活,决心继续追求女性的社会价值,单纯的三小姐眼中的Tom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好青年,所以死心塌地爱上他跟他走。然而,事实证明这两个人是幼稚的,而Tom不仅是幼稚更是懦弱。第三季里Tom参与了暴力革命却怕坐牢跑回岳父家,还把怀孕的三小姐扔下一个人跑回唐顿……

 


(第二季,小司机和三小姐还是美好的灰小伙与公主的故事)
 

 
    我只能说在英国人眼里可能爱尔兰人都比较渣,要不不会编出这么渣到极品的情节。我一直觉得Tom像《红楼梦》里的晴雯,三小姐曾问Tom:Why are you allways angry?试想晴雯姑奶奶不也是这样,没人招她没人惹她天生的愤怒,看主子看下面的小丫鬟都不顺眼。二者的愤怒有相似之处:即根源于对阶级的不满。的确,无论主人多么和颜悦色的尊重下人,你也只是个听候差遣伺候人的仆人,不是社会分工而是天生的阶级不平等。Tom想改变命运的手段相当极端,既不像一般仆人那样努力做高级仆人甚至管家,或者像Gwen那样努力学习求职做白领,而是Revolution革命。所以他会关注俄国的十月革命,会参与爱尔兰的暴力反抗英格兰人。我的一贯观点,对此类屌丝一定镇压到底决不能给他们逆袭的机会,因为他们面对不平等首先想到的是用非正义的暴力手段去夺取。就像近期热门微博里描述的国人仇富心理:恨不得再来一场文化大革命,把这些有钱的王八蛋都革了命。还好Tom生活在高贵的英国,最终三小姐的离世和唐屯一家人的感化让他成了一个重视家人有责任的英国式好人。若此类人在苏俄或天朝,一定是打砸抢先锋红卫兵。
 
    当然《唐顿庄园》只是一部可以无限往下编故事的肥皂剧,虽说制作精良力求反映上世纪初英国的社会变革,但是电视剧不可能讲太深刻的道理给观众,就像我开篇说的好比林语堂的《京华烟云》总说美好不说丑恶。《唐顿》美化了贵族庄园生活也美化了贵族主人和仆人们的情感。但在屌丝逆袭这件事儿上,还是很无情很客观的告诉观众这事儿放在19世纪初的英国,可能性相当小。每个人只能在自己的阶层奋斗。

 

(四)英国的精气神儿
    《唐顿庄园》里无论上层中产还是平民,都总是各种嘲讽德国人、美国人、法国人,这三个算是英国人还乐意嘲讽的,南欧国家甚至是英国人不屑于嘲讽的。更不用说那些殖民地国家。

 
    英国的骄傲不是没有道理的。英格兰人按种族说就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和德国日耳曼人是同祖同宗(话说德国日耳曼人的美貌基因可比盎格鲁-撒克逊人强多了,德国多产端正帅哥,而英伦国,像查尔斯王子、鲁尼这样的粉扑扑雀斑男……)。他们征服了苏格兰高地和爱尔兰的凯尔特人,从中世纪起统治英国直到现在。所以爱尔兰人在他们眼里,就是被征服被奴役的民族。

 

    到了16世纪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时期,英国以少胜多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为殖民时代的海上霸权奠定了绝对的优势。到了殖民时代,北美、澳洲、新西兰,还有四大文明古国里的埃及、印度,红茶之国斯里兰卡,中国香港都先后是不列颠帝国的殖民地,日不落帝国的神话从此铸就。看看同期法国人只能去欺负处于原始社会的非洲,德国身处欧洲大陆海岸线短也没啥像样的殖民地,没出息的西葡两牙就不用说了,把南美洲印第安人的黄金抢光了然后再败光。

 

   《唐顿庄园》的时代却是英国逐渐失去“世界一哥”地位的时代,唐屯的伯爵夫人Cora是美国富商之女,携带一笔巨款嫁妆嫁来伯爵家,拯救了这个高贵但濒临破产的贵族之家,同时也让自己跻身贵族行列。这是当年的一个典型现象,据说从1870年到1920年的五十年间,大约有几百位美国富家女嫁给英国贵族。其中最有名的一位叫Jennie Jerome,是被誉为“华尔街之王”的富豪Leonard Jerome的女儿。她于1874年嫁给Marlborough公爵的第三个儿子Randolph Churchill。他俩的长子,日后成为英国最有影响力的领袖之一:首相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

 

     虽然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英国人两次打败同祖同宗的德国人,但“世界一哥”位置却逐渐让给美利坚了。纵然是日不落帝国归于平常,英国人孤悬欧洲大陆之外的清高傲慢却依然如故。就说不是美女的贝嫂维多利亚何时何地都是踩着恨天高梗着脖子的臭架子,一副典型的英国式傲慢。更不用说英国的时尚名模、摇滚乐手总有种很难形容的劲儿,与欧洲大陆的明朗完全不一样的或阴郁或矜持,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英伦范儿吧。

 

下一篇:美国音乐剧TOP10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