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奢华>转载>

从采访到报道的几个主要环节

来源:金玉米 编辑:小河流水 时间:2017-11-02

从采访的准备到采访的实施,到报道的形成直到在媒介上传播出去,这是一个完整的“链”。我们在前两章中讨论了有关采访技艺的种种问题,作为记者,熟练掌握这些技艺是十分必要的,但这并不能保证记者就一定能写出好的、受到受众欢迎、符合人民需要、符合媒介需要的报道来。还有一些环节上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这些环节与记者的关系,有的发生在采访之初,有的在采访过程中,有的甚至在采访结束之后。它们都是制约报道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一)   明确报道思想

1. 什么是报道思想?

报道思想通常是指新闻报道的目的,包括体现和达到这一目的的范围、内容、方法等。它是媒体编辑部依据党和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有关的宣传报道方针、政策、策略而规定的新闻报道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要达到目的的方式的大体框架。其中,既体现、包含了新闻从业人员以往科学实践的经验和盲目实践的教训,又在正确揭示客观事物各种规律的基础上,给编采人员指出了日后采写报道时如何克服盲目性、明确目的性的大致方向。

简言之,报道思想是媒介如何组织报道的指导思想。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日,各家媒体都力争的报道思想上有所创新。它可以体现在某一新闻战役的采写报道的指导上;也可以贯穿在这家媒体的整个报道风格上。报道思想与记者采访的关系是:

·采访目的受报道思想制约并服务于报道思想

没有任何目的的采访是没有的。但采访目的的明确,应受报道思想的制约。记者不能随意确立游离于报道思想之外的采访目的。否则,就会导致活动的盲目性,甚至难免犯无政府主义和主观随意性的毛病。

·既接受报道思想的指导,更要接受客观实践的检验

从新闻工作的规律来说,采访之前,记者应当明确报道思想,脑子里应当设计个“框框”,然后带着报道思想及“框框”下去采访。但有时,报道思想与“框框”也有与客观实际不符合的时候。此时,记者就应当相机修订或改变采访计划,深入实际;断不可将“框框”当成教条去硬套实际,甚至把它看成是现成的、不可更改的结论,带到实际中去按图索骥。

 

2.  正确对待“新闻策划”

·什么是“新闻策划”

近年来,报业竞争日益激烈。在媒体较量中,在传播较量中,新闻策划(又称媒体策划)活动更加活跃,作用更加显著。因为媒体相互之间的竞争,最关键的是新闻报道的竞争。而竞争的核心,往往落脚在新闻的比拼争夺上。但什么是新闻策划,在理论上如何更确切地概括新闻策划这个概念,目前尚无定论。

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探讨,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可以围绕一定的主题或目标对传播全过程进行决策和谋划,从而制定报道计划作为指导传播活动有效开展的依据。认为新闻策划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是符合新闻规律的,对于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增强媒体整体品牌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也就是说,只要策划的对象是传播活动而不是事实本身,“策划”的提法就没有什么不可以。

但在理论上如何更确切地概括新闻策划这个概念,目前尚有争论。主要争论之点在:

·新闻策划严格地说是一种操作方式,一种组织形式而不是一种理论表述;

·策划一词容易引起歧义,往往会和广告策划、发行策划等商业性动作联系起来;

·新闻策划不能完全反映这一活动的过程和实质性的内容,例如它最重要的品格特性即群体性或集体性等。

有人提出用集体新闻学这个概念来表述新闻策划。集体新闻学是一个外来的新闻学概念。美国《时代》周刊创始人、首任总编卢斯曾经说过:《时代》周刊应该是“集体新闻学”的产物,也就是说从选题确定到素材采集,再到最终的报道成型、刊物成型不是几个人的作为,而是集体劳动的结晶。列宁在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期间,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论断:“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这里的集体除了是指党报对于群众所起的宣传组织作用外,还包含了党报在运作上必须发挥集体的作用。

无论理论界的探讨进展如何,新闻策划作一种办报理念,作为报道思想的丰富和补充,已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重点选题报道策划,还是日常报道的特色掌握,无论是在报道的内容层次的提升上,还是在和形式运用的创新上,到处都有新闻策划的身影。

   ·当前我国报刊新闻策划的主要表现

    A.重点选题报道策划的崛起

  选择一些凸显时代精神的重大事件、典型人物和典型经验进行报道,在我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并不鲜见。但自觉地对重点选题在报道上进行多视角、全方位、大力度的策划,以求实现新闻资源的有效整合与最佳配置,充分发挥重点选题报道的多种功能作用,却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事。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到省、市党报等地方媒体,策划的意识普遍增强,策划的力度不断加大,与此相适应,一批批精品佳作也相继推出。如1994年初《人民日报》反映我国五大地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以及给各方面所带来巨变的《来自东西南北中的报告》,反映长江流域七个省市关于如何打好改革攻坚战的《大江东去》,1995年初关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变化的《五区新气象》;新华社1998年7月20日至7月27日推出的探讨我国餐桌经济现状和今后发展趋势的一组8篇系列报道《餐桌经济》等。特别是1997、1999年香港、澳门回归,1998年的抗洪救灾以及后来的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迎接新世纪和北京申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等,我国各主流媒体几乎是倾其全力,进行了严谨、周密且各具特色的策划。从策划的运行机制来看,各报均由总编辑或编委会成员牵头,抽调主要编采部门的精兵强将,组成重点选题报道策划小组,对报道全程进行筹划、运作、监督和跟踪;从策划的着眼点、着重点来看,基本上做到了围绕中心,时空交错,纵横穿插,宽领域、大视野、多角度、立体化;从策划效果来看,达到了形成舆论强势或正确引导舆论,激励民族志气,弘扬时代精神,唱响主旋律的目的,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都比较满意。可以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重点选题报道的策划,各主流媒体已从普遍认知到认可,并进入了主动、自觉、强化的新阶段。

B.在报道选题上,由上级“命题”为主向“自选题”为主转移

过去的重点报道,大部分选题都来自上级党委宣传部门下达的指令性任务,也即是“规定动作”。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报道到什么程度,一般都有明确的要求,真正属于报社自主策划的“自选题”不多。目前,许多党报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开始出现由完成上级“命题”为主向“自选题”为主转移。

C.在报道重心上,由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转移

以传者即报道者为本位,体现的是“我写你看”、“我说你听”式的单向灌输,受众即读者处于被忽略至少是不被重视的地位;以受众即读者为本位,体现的是“你说我也说”或“我想看什么、听什么,你便写什么、说什么”的双向互动和多方参与。这种报道重心的转移,体现了深刻的“以人为本”思想,更加注重了报道的实际效果。从我国许多党报所策划的重点报道来看,由读者点题、撰文或从读者角度提出和分析问题,多方满足读者需求的做法,已经比较常见。

D.在报道的内容层次和形式运用上,由平面向立体转移

这主要体现在:报道成就或经验时,既讲政策的效能、领导决策的作用,又讲群众的创造,甚至还讲某些困难和不足;报道某项中心工作的开展时,既注重政策信息的传递和阐释,又注重对社情民意的反馈与沟通;报道某个重大事件或典型人物时,既注意充分提供事实,说明“是什么”或“怎么样”,又注意背景分析,解释“为什么”。这种对重点选题报道的全景式观照,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事实的原貌,避免了简单化、片面性,为读者全面、深刻地认识和评价新闻事实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在报道的形式上,消息、通讯、特写、访谈、调查报告、评论、图表、照片等多种新闻体裁综合运用,并在一定时段内连续在重要版面上刊出。这样,便使重点选题报道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强势效应,较好地达到了既推动和促进某项工作开展,又使报道高潮迭起,使报纸富于生机与活力的目的。

  总之,重点选题报道策划在党报等主流媒体的推广运用,已收到一定的成效。概而言之,既整合了新闻资源,发挥了新闻报道的多种功能作用,满足了读者的不同需求,又锻炼了新闻采编队伍,提升了党报的核心竞争力。正因为有此种种好处,许多党报的领导者才反复强调要加强报道策划工作,不但总编辑要善于策划,报社的中层干部和编辑记者,也要懂策划、会策划。

   ·新闻策划与记者采访的影响

如果说新闻策划是“集体新闻学”的话,那么,记者作为集体的一员,就应该参与策划、执行策划,在采访报道中体现策划。

新闻策划是更丰富、更立体、更全面的报道思想,它使记者在采访报道中有更大的发挥自主创造性的空间。但也对记者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确定报道选题

 

选题是记者选定要报道的题目。是从大量新闻线索中筛选出来的;它与新闻策划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重大事件、重大问题报道的选题确定,就是新闻策划的结果。

人们至今记忆犹新的是,自80年代起,就有一批颇具穿透力、震撼力的重点选题报道相继问世,如关于渤海二号钻井船翻沉、关于大兴安岭火灾、关于关广梅现象等。其中,《中国青年报》于1987年5月对东北大兴安岭特大火灾所作的三篇深度报道《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从广泛的时间和空间上入手,对火灾事件进行了立体透视的理性分析,揭示了隐藏在火灾背后的体制上的弊端和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被当时以至今日的新闻界称为成功的“三色报道”。虽然这些重点选题报道并未冠以策划之名,实际上,已经包含或凝聚了策划的创意、点子、谋略、目标等种种要素,是报道策划的先行者。

重点选题报道策划的崛起,从根本上说,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不断地解放思想,带动着新闻实践的创新,新闻的宣传教育、信息服务、舆论监督和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被开掘和利用。从另一方面来说,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也促使人们对事物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仅有一种观察视角、一种报道模式,远远满足不了读者需求。这些,都成为重点选题报道策划崛起的土壤。

新闻竞争,也对重点选题报道的策划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1.重点选题策划

    在进行重点选题策划,确定报道选题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讲究新颖,追求创意

这就要求策划者必须具有创造性思维。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尤为迫切的是在思维方式上实行“三个转变”。

一是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单向思维,又称线形思维,是指思维活动受到某种模式、某种传统观念的影响,只朝着某一约定俗成的方向发展,以致形成思维定势。由于思维活动被局限在某一个狭小的范围内,且这个范围又是人们所习惯、容易涉足的,因而,单向思维具有明显的狭隘性,极易束缚人们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多向思维,又称辐射性思维,它是从事物的某一中心或定点出发,向四面八方展开联想,提出多种设想和方案,思维方式呈现多元化的开放式状态。比如,在确定选题或报道方式时,单向思维往往习惯于自上而下灌输,习惯于从工作角度、领导者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思维方向比较单一。而多向思维则用多重视角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既从上到下,又从下到上;既由外向里,又由里向外;既横向比较,又纵向延伸。如此等等,反复遴选,最终能确定较好的选题和报道方式。

 二是变顺向思维为逆向思维。顺向思维也称正向思维或习惯性思维。逆向思维则恰恰与此相反,是“倒个过儿”看问题。一件事情,大家都习惯了这么看,我不妨换个角度,从相反的方向来打量,常能收到“既在情理之中,又出意料之外”的效果。

三是变平面思维为立体思维。平面思维是局限于事实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就事论事”般的横断面式思维;立体思维则是把事实放在三维空间里进行观察和思考,既着眼于其与其它事物的横向联系,又着眼于其前承后继的深度关照。这是一种立体的、辩证地认识事物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重点选题报道的策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需要把平面思维转变为立体思维。

创新思维的形式有多种,称谓也不尽相同。这都无关宏旨。主要的是挣脱习惯性思维的羁绊,来一个思维方式的革新。不然,策划就难以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难以真正吸引读者的“眼球”。

 ·注意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的结合

策划是主观意图与客观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但最终要受到客观现实的检验。既不能“想当然”,也不能死抱着已被证明是不切实际的策划不放。要注重信息反馈,及时对策划方案作出调整。

重点选题报道在策划与实施的过程中,一刻也离不开对相关反馈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这些反馈信息,有来自读者的,有来自各级党政部门的,也有来自报社内部记者与编辑的;有称颂赞扬的正面反馈信息,也有持不同意见甚至批评、反对的负面反馈信息。作为策划的组织者、实施者,应当特别重视对各种反馈信息尤其是负面反馈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并据此对原策划方案进行修订和调整,使其更加完善。必要时,甚至可以选择某些反馈信息,作为策划方案的一部分,直接刊登出去。这样,可以使重点选题的报道更能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效果或许更好一些。

 

2. 日常报道的选题确定

日常报道,即非重大报道战役的报道,它的选题多来自记者所负责的报道领域的诸多新闻线索。

所谓新闻线索,就是记者所获知的新近发生的事态的简略的、片断的、零星的信息。它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是否能成为报道选题,这往往是对记者新闻敏感的严峻考验。如何从新闻线索中确定选题,可注意以下几点:

·检验线索的确凿性——这是必须要做的第一步。因为线索并不等事实,更不等于新闻。它确凿与否,有待记者去验证,其新闻价值有待记者去挖据。

·把线索放到整个报道思想的观照下去掂量——报道思想是关于一定时期内要着重宣传的某一方面问题的提示,也包括长期的、甚至永恒的报道主题。记者拿到线索以后,就要把它放到这两架天平上去掂量掂量,看看它们在体现报道思想的这两个层次上,可以占什么位置,由此来确定是否能把它列为选题。

·展开多角度的思维——上述关于新闻策划中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一节的内容,完全适用于非策划新闻报道的选题。只有对线索作多角度的思维,才能“于无声处听惊雷”,“化腐朽为神奇,变平淡为奇崛”。

 

3. 新闻线索与选题、策划的互动关系

新闻策划能为新闻选题指明方向,新闻选题则来自新闻线索所提供的原始信息。只要报道思想明确,新闻策划精当,从新闻线索中筛选新闻选题,当非难事。这是通常的、一般的程序。但有时,这个程序又可以倒过来,即对新闻线索的深度开发、巧妙运作,从新闻线索开始,“做”出一个有相当规模的新闻策划,“牵”出一串新闻选题来。

1999年年初,《武钢工人报》获得一个新闻线索:武钢扶贫办收到一封来自监利县灾区救灾办的感谢信,信中提到有一位署名“武钢以工人”的匿名捐款者,要求给抗洪烈士胡继成家转寄1万元。报社领导和采编人员高度重视这一线索,决定以此为由头,在报上开辟“寻找万元捐款者”专栏,展开连续报道。并确定报道思想:不是一般地、单纯地为寻找而寻找,而是“以寻找一个人为载体,以宣传报道一群人为主调”,在元旦春节期间掀起正面宣传高潮。展示武钢工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群体形象。从1999年元月5日开始,到2月9日最终由该报采访组、捐款者代表和湖北监利县救灾办负责人一起将万元捐款送到胡继成家中,寻访活动圆满结束,该报共发稿20篇,牵出众多典型,新闻报道可读性强,整个报道活动悬念迭起、精彩纷呈,宣传效果极佳。这就是好点子能把小线索做大的例子。

当然,点子也不可能是闭门造车、空穴来风就能想得出来的。如果没有对1998年抗击特大洪灾中的许多感人事迹的全面了解、深切感受,再聪明的脑袋也不可能想出这个点子来。

 

(三) 选择最佳角度

    

1. 什么是新闻角度?

新闻角度就是报道新闻事实所选取的不同的侧面,如选题角度:同一新闻事件和人物,从不同的方面予以报道;取材角度:同一新闻主题,选取不同的材料予以报道;写作角度:同一主题,同一材料,表达手法不一样。

“角度”一词,源于摄影。一般化的角度,只能拍出一般化的摄影作品,而有些好照片,由于拍摄角度的奇妙选择,拍出的照片令人难忘。新闻报道也是一个道理。同样一个新闻事实,好的新闻角度,可以使它熠熠生辉,令人难忘;平淡的角度,会使它的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大打折扣。

 

2. 选择最佳角度的作用

最佳角度的选择可以变平庸为新鲜,变枯燥为生动,变肤浅为深刻,甚至可以变旧闻为新闻。

·变平庸为新鲜——有些客观事实本身具有新闻价值,值得报道。但是如果按照一般的“通用”角度来写,就显得一般化,没有新鲜感。假如选择一个最佳角度,可以使一般化的新闻变得新鲜有味。如1983年6月29日,光明日报的报道《喜看今日夜上海,数十万人上学忙》,不是一般化地报道“上海现有120万职工参加各级各类业余学校学习……这是上海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而是从“每天傍晚和夜间,上海出现公共车辆异乎寻常的拥挤现象”入手,从人们关心的就近事例作为新闻由头,既符合读者的认识规律,又符合读者的心理。

·变枯燥为生动——有些新闻事实本身很严肃或谈不上什么趣味,但通过变换角度,把严肃的新闻事实中的趣味因素突出出来,可以使新闻变得趣味盎然,使读者乐于接受。有些工业或科技题材,往往技术性很强,专业词汇多,普通读者未必能接受得了,这就要选择读者最容易接受的角度进行报道。如《试管婴儿一切正常》这条消息,记者并没有从医生如何进行试验的角度去报道,而是从试管婴儿的生长情形如何来报道,对试管婴儿的由来,记者只是做了简单的补叙和交待,这就把枯燥的科技成果变为生动的社会新闻了。

·变肤浅为深刻——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中出现海豚,可以从趣闻、珍闻的角度去报道,但也可以从治理环境污染取得成效的角度去报道。何者具有更深刻的内涵,一目了然。《夫妻在家看黄碟,警察上门查》,从一般社会新闻的角度看,它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从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角度看,特别是从普通公民的公民权利的角度看,却是一篇含义深刻的大文章。

·变旧闻为新闻——事情发生在过去,按一般角度看,它早已成为旧闻,但从这个事实的“波及作用”,即从这个事实对今天生活的影响看,它又可能变成新闻。近年来,私人轿车拥有量大幅上升,这是旧闻;但由这一事实的“波及作用”而造成的大量新手上路,因而交通事故不断,则是新闻。电脑和网络在农村开始普及,这是旧闻;但是一些农民靠网上交易出售农产品致富,则是新闻。     

3. 选择最佳角度的途径与方法

    ·选择最佳角度的途径

一是从一般中找特殊——在特定的情况下,一般的、普通的事情会产生新闻价值,甚至是很高的新闻价值。一般人问好,不是新闻;但1984年,在北京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的游行中,北京大学学生打出“小平你您好”的横幅,却是轰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好新闻。一般人过生日,不稀奇;但在老山前线的猫耳洞里给战士过生日、英国给两次动过肝脏手术的孩子埃克过了第三次生日,就是很好的新闻。

二是从正常中找异常——异常现象能够引起读者的普遍兴趣。抓住这些异常现象加以报道,往往可以使读者在异于常规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不仅获得信息,而且获得知识。

三是从消极中找积极——成绩和错误、优点和缺点、积极和消极,是孪生兄弟,往往互为因果,同来同往。为了收到更好选欻效果,注意选择最佳角度,从消极因素中寻找积极因素加以报道。这样,既反映了客观实际,又有益于事物的发展变化。1985年8月8日,北京首都体育场一场中国少年队对联邦德国队的球赛,中国队输了。从比赛输赢的角度看,这是消极的。但记者却从消极中看到了积极因素,写出了“赛终人不散,温语勉健儿,热情球迷安慰希望之星”的报道。

四是从沙子里找金子——即寻找事物中的“闪光点”。这一点,在典型人物报道中显得尤其重要。因为“闪光点”不仅是“闪光”的,而且是极富个性的,是只能属于“这一个”的。焦裕禄的闪光点就是焦裕禄的,任长霞的闪光点就任长霞的。不能互相置换。否则,写出来的典型人物,千人一面,个个雷同,就没人要看了。所以,有人说:“选择角度不同,宣传效果各异。”但要找到只属于“这一个”的闪光点,记者不下“沙里淘金”的苦功夫,是做不到的。

·选择最佳角度的方法

根据西方记者的经验,最佳角度的选择,一要能最大限度满足读者兴趣,而要能充分反映问题的实质及其意义。大体说来,有以下几种作法:

选择最能切中要害的角度;

选择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角度;

选择读者最易接受的角度;

选择读者关心的角度;

选择时空距离最接近读者的角度;

选择最富有人情味的角度。

 

      4.关于侧面角度问题

侧面角度是角度选择中一个重要方面。所谓侧面角度,是相对于正面角度而言的,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大致说来,以下几种情形可以算是侧面角度:

·不是着眼于人物本身,而是从别人的视角来反映此人。是这个人物在其他人那里的“投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85年7月8日播出的广播通讯《一位石油工人唐她的丈夫》就是这样的例子。记者没有正面驱邪这位闻名于胜利油田的英雄人物,而是让大家倾听他的快嘴直肠的妻子对他的种种“埋怨”。通讯中没有油田沸腾战斗生活的描述,也没有把笔触对准石油工人艰辛而有风险的工作。然而,油田工人的风采却展现在听众眼前,毕国强“为油不要命”的奋勇拼搏的形象,却深深刻在人们心中。

·不是着眼于人物的主要活动,而是着眼于不同的观察地点、时间,写人物的另一种状态、另一种情境。多年来,罗马尼亚女子提早体操队称雄世界体坛。在莫斯科奥运会上,娜地娅·科马内奇又连夺桂冠,世界各大通讯社都正面报道了她的辉煌成绩。但美联社记者却从一个侧面作了报道,写了她在比赛休息时大厅外的情景,写出了科马内奇“最招人喜爱”的几个镜头。正面报道她辉煌成绩的报道也许早被人遗忘了,唯独这篇短短的《娜地娅仍然是奥运会的宠儿》,却常留人们心中。

·不是写事物本身,而是着眼于该事物的影响,“波及作用”。环境保护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但老师一个角度,重复人们熟知的道理,就会使人厌烦。1983年4月25日《南京日报》发表的《似曾相识鹭归来》却以侧面角度对环保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对南京市环保工作的成绩作了别具一格的报道。与此相似的是关于昆明红嘴鸥的报道。红嘴鸥年年来昆,这本身就是侧面反映环保的一个好角度。但年年如此,也显得单调。而《春城晚报》记者2004年却以《前度刘郎今又来》为题,写了一个爱鸟者与一只红嘴鸥结下深厚友谊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昆明人爱护鸟类的情怀。

 

(四) 反复提炼主题

 

1. 主题——新闻报导的灵魂

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主题在新闻起主导作用,贯穿全文、支配写作,是新闻构思、选材、表达和运用语言的依据。新闻主题犹如贯穿全篇的红线,决定着一篇报道质量的高低、社会效果的大小。它是新闻报导的灵魂。

·主题往往需要反复提炼

新闻主题来自客观实际,但它并不是摆在新闻事实表面,一伸手就可以拿到的,而是要下苦功夫重复载的新闻事实中去提炼。提炼主题,犹如沙里淘金,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有的记者由于抓不到人物的特征和个性,只好来个一锅煮,把所有事迹都堆在一起,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还不得要领,人物还没有显形;报道的针对性越强,越明确、越集中,报到就越有普遍意义。但不少记者所写的报道往往泛泛而谈,开口过大,主题分散,内容庞杂,报道显得苍白而肤浅。

没有选中“响箭”(人物特征、事物特征),也没有认准“靶子”,结果就会像《草船借箭》中的曹兵对着浓雾沉沉的江心万箭齐发,却因为没有瞄到具体目标,白白丢了10万只箭一样。

只有了解当前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和倾向性,才能敏锐地去发现先进人物的闪光点;反过来,只有看清自己手中握的是一只什么“箭”,才能确定该用它射什么“靶”。“箭”和“靶”撞击后发出的“电火花”,这就是我们所要提炼的新闻主题。而要擦出这个“电火花”,往往要几经反复。

·列宁选择主题的三原则

现实生活异常丰富,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报道主题。那么,应该选择和确定什么样的主题呢?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曾介绍说:“列宁在做新闻编辑工作时,很重视选择那些政治上重要的、为大众所注意的、涉及最迫切问题的主题。”这三条原则,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政治上重要的——在选择和确定新闻主题是要抓决策性、方向性的问题。或者抓实际工作和群众生活中的主要矛盾。

为大众所注意的——真正做到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不能光想到编辑不要不要、报纸会不会登。

涉及最迫切的问题——什么是最迫切的问题?一般说,它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对全局或整体有影响的问题;群众议论纷纷,普遍关心的问题;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的问题。要多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着想,真正能通过新闻报道有助于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尽可能不搞那些“不痛不痒”或“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报道。

 

2.提炼主题的几种途径

提炼主题过程中有这样四个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报道题材的因素;记者素质和习惯的因素;不同报纸的不同要求的因素;具体报道环境和具体报道方针的因素。正因为这样,没有适合于所有情况的提炼主题的“万应灵膏”。但提出一个参考性的思路,还是可以的,而且也是必要的。大体说来,提炼主题,有这样几条路子:

·先有主题,后有题材,而后结合。这种方法对记者来说,实际上是一个工作顺序问题。这里指的主题,在一次具体的采访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后来终于找到合适的题材。用艾丰的话来说,就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指主题,“梧桐树”指题材。“凤凰落在梧桐树”指这两者的最合适搭配。

有人认为,记者在具体接触采访题材之前,是不能考虑主题问题的,事先有所考虑,就是“主题先行”。事实上,记者在提炼自己报道的主题时,不仅可以主题先行,而且还可以说,许多好的报道都是“主题先行”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报道的主题,事实上是魏巍去朝鲜采访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到朝鲜采访后,了解到许多战士的英雄事迹,使他有了更加强烈的愿望来表现这一主题。可见,正确的“主题先行”有利于提高报道的质量。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所说:“感受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见得能够理解它;但是理解了的东西,我们就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它。”

这种做法与“带着框框下去”的区别在于:先行的主题是从生活中得来的,不是记者凭空想象的产物。“框框”则往往是主观想象的结果;先行的主题必须和实际情况,即新闻事实相结合。在采访过程中还要对主题作出必要的调整、深化和发展。而“框框”则是僵死的。先行的主题要经受实践的检验。如果记者事先考虑的主题与实际情况不符,记者就要改变报道主题,使自己的主题更符合实际。而带着“框框”的记者则不管实际情况发生多大变化,仍然硬把事实往“框框”里套,虚假报道往往就是这样产生的。

 

小知识点

“主题先行论”:文革文论的“主题先行论”是革命文学理论之“无产阶级世界观先行论”、“政党政策先行论”的逻辑发展。所谓“主题先行论”指的是:文学创作首先要确立作品的主题,然后再根据“主题”要求去设计人物、情节、结构、语言行为等等作品要素。 “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是那一时期革命文艺理论的基本口号。

“毛泽东思想”作为唯一合法的文学主题,既是文学要宣传的内容,也是文学创作的依据。1965年12月《文艺报》的评论员曾发表过一篇题名为《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做又会劳动又会创作的文艺战士》的文章,文章说:“看不到英雄怎么办?看不到,多向毛主席著作去请教,按照毛主席教导选苗苗;看不到,问群众,问领导,群众眼睛亮,领导站得高;看不到,勤把思想来改造,要和英雄人物走一道,看到了,要用毛主席著作来对照,看他做到哪一条,依靠哪一条,体现哪一条。”

 

·反复研究素材,从中找出主线,再用这根主线去统帅所有素材。这种提炼主题的方法着重是在现有的素材上下功夫。素材在这里是第一性的,是客观存在的;主题是第二性的,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中提炼出来的,但一旦提炼出来它又成为统帅的东西。如果素材是一颗颗珍珠,提炼主题就像寻找一根能串起这些珍珠的红线。要研究这些珍珠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联系不是枝节性的,而是贯穿性的;不是表面的,而是内在的;不是人为的,而是固有的。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人们常犯的错误有:

没有把“珍珠”挑选出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只顾收集材料,却没有动脑筋思考,不知道要边收集,边加工;在进行提炼主题时,不知道如何对材料进行分析。

以为提炼主题完全靠自己的头脑,不去研究采访中获得的材料。这些记者以为,所谓提炼主题就是找出几句结论性的话来。这类记者写出的稿件往往是空话多,事实少;结论和事实没有彼此对应的关系,给人以“观点加例子”的感觉。

也有材料,也有穿珠的红线,但两者结合不好。

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一是“抓住线头”不放。记者在接触事物的时候,要非常注意自己的第一个感觉。如果当时有新鲜感觉的话,就不要轻易放过它,而是要紧紧抓住不放,并不断思考它的深刻内涵。二是抽出若干“线”加以比较,找出那个最主要、最有意义的线来。三是“剥茧抽丝”,从事物之间复杂的一因多果、多因多果、多因一果、一因一果等因果关系中,像剥茧抽丝般抽出主线,同时又不把事情简单化、片面化。

 

3.主题表达与选材

新闻选材是指挑选那些准备用于写作的新闻事实材料,或者叫素材。选材是表现主题的基础。

·不同类型的新闻素材

从表现主题的角度看,我们的记者在采访中所获得的素材可以分为这样几类:

骨干材料——这是最重要的材料,也就是那些对你的报道中的主题起着骨干新的支撑作用的材料。新闻作品的主题是必须有足够份量的事实来支撑的,没有这样的事实,主题的表现就无从谈起。要表现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题,就不能离开这样的事实:到车站去继续进行的县委会、顶风冒雨查水情、树立三个引路典型、带病坚持工作……没有这些素材,就没有焦裕。

细节材料——这种材料往往不很多,但非常管用。只有骨干材料,虽然也能把主题表现出来,但往往不够丰满,不够感人。而细节材料缺陷是一种催化剂那样,或者像做菜时的味精那样,只加入少许,立即就会味道大变。

一般性材料——既不是骨干材料,也不是细节材料,但它仍然是有用的材料。一篇报道,如果只有几个或一些“点”的材料,就会给人一种单薄的感觉,有了一般性材料的补充,就会增加“厚度”,增加可信度。

画龙点睛的材料——这类材料,一旦被用进报道中去,通篇报道的主题就立即会异常鲜明起来。这类材料更少,往往是一次采访也发现不了一个。但仍要花极大的力气去寻找。一旦发现,就千万不要把它糟蹋了。

从新闻素材的性质看,素材可分为:

事实性素材——又可分为概括性事实素材和说明新事实素材两种。

数字性素材——各种统计数据,过去的、现在的;综合的、单项的;这些,对于新闻报道都是不可缺少的最有说服力的材料。

视觉性素材——记者通过观察所获得的各种印象,某地某处的地理位置、山川形势,环境的种种特征,等等。这种素材,有些可以存储在记者大脑之中,随时调用;有的则需要在采访中通过简图、略图等形式加以记载。

历史文献性素材——在采访的准备一节中对此已有论述,此处不再详述。

语言性素材——采访对象的精彩的、富有个性特色的语言,当地群众的谚语、流行语、口头语,等等。

感受性素材——记者在采访当时的感受、思想火花等等。这些感受转瞬即逝,要及时记录下来。它对记者提炼主题,往往起到原子裂变的作用。

·新闻选材的原则

    一要围绕主题,说明主题

    二要区别主次,反映实质

    三要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新闻选材的要求:

  新闻选材总的要求是最大限度的体现新闻的价值,具体有:

    1. 选新鲜生动的材料

    2. 选有积极作用的材料

       要注意三方面的动向:政治动向、思想动向、经济动向

    3. 选独具特色的材料

    4. 选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

   ·新闻选材与主题提炼、表达的关系

  1.主题的提炼与选材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主题明确了,选材就有了方向;但主题的明确,又有赖于采访中所获得的素材的质量。大多数主题的提炼,是在对素材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的。

2.如果素材不足以支撑主题,绝不能勉强成篇。解决的办法只有两条:或继续在主题指引下寻找、发掘更多的素材;或改变主题。

3.重视素材的积累。素材并不是只有一次性使用价值。这篇报道用不上的素材,另一篇报道却是好材料;今天用不上,明天却可以派大用场。好的记者都有积累素材、整理素材的习惯。

 

思考

1.什么是报道思想?记者可不可以有、会不会有没有报道思想的报道?对于记者而言,报道思想是不是戴在记者头上的“紧箍咒”?

2.什么是新闻策划?它是不是主观主义的东西?如何区别“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读近期报刊,举出该报刊的一个新闻策划的实例,并做一个简单的案例分析。分析一下这个策划的主导思想是什么?如何进行?怎样影响到新闻选题?效果如何?

3.什么是新闻角度?它对表现新闻主题能起些什么作用?选择一个新闻事实,试着用不同的角度去报道,写成不同的新闻,并自我评价一下,哪种角度堪称最佳。

4.什么是新闻主题?每一篇新闻都有主题吗?报道持续高温的新闻,有没有主题?

5.根据本章中“小知识点”提供的材料,再查阅其他资料,写一篇关于“主题先行论”的小论文,再与穆青、陆拂为、范长江等著名新闻作品做对比分析,看看这些新闻作品的主题提炼与文革时期的“主题先行论”有没有共同之处?区别在哪里?

下一篇:采访中如何提问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