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典籍中关于艺兰用盆的摘录
◇分一盆吴兰,吝其盆之端正,不忍击碎,因剔土而根已伤,暨三年培养,犹之困惫,于今深以为憾。欲分其兰,须碎其盆。
◇盆有孔不要著泥地安顿。花盆要放在高架上安顿,令风从底入为妙,又免蚯蚓蚂蚁之患。
◇花盆四面俱要轮转日晒均匀。
◇盆不欲贵重,根满难分,付诸一击也。不欲大,以便予移赏,迁藏也。不欲深,以兰不宜土厚也。
◇栽蕙盆宜大,使根叶舒展,且亦得士气。
◇凡栽兰蕙,须盆与花称,因性喜润而不喜湿。如盆大,恐雨后不能沥水,数日难干也,须俟根叶逐渐长多,逐年换盆。
◇盆用各色各式砂盆。
清张光照《兴兰谱略》:
◇兰必盆栽,匪惟便收藏发散之宜,杜鼠蚁蚯蚓诸贼,以盆则登堂入室,尊为座上宾也。择盆必以本土紫砂为上,或朱红色,或紫肝色,必筑炼纯细,否则铺沙坚便用蛋白色者佳。其式用广方、长方、正园、椭园,大小随花之多寡。忌瓜瓤苑花堆画诸俗制,尠用色黝,不得已则净绿纯白者充之,若宝兰洒金,则哗嚣取厌矣。景德花盆宜用仿定羊脂白,否则珊瑚红、鹦鹉绿若描青,作山水人物,俗不可耐。其余如利方白石及灵壁英石天然白料者,珍价不多得,得之以配极品。其古铜盘、木假山俱不可用,不便浇灌也。
◇盆宜古朴,架必精良。
清 许羹梅《兰蕙同心录》:
◇盆宜深不宜浅。深者根易舒展,虽干不尽涸,虽冰不到根,秋冬最称。若浅盆泥少,即春夏易于受病,故不取也。用以砂为上,磁为次。大概艺兰用高发盏,艺蕙花尺八二式最好。若逢盆双边,料细者更为难得。
清 杜文澜 《艺兰四说》:
◇春兰夏蕙行根各有不同:兰根细而多横;蕙根粗而多直。故种兰之盆宜浅,种蕙之盆宜深。均以口髋盆大为妙。
◇花盆愈旧愈佳,新盆必水浸一年始可用。
清 袁世俊《兰言述略》:
◇盆,宜用园者,口宜畅而底宜深。鼎足式或白釉色,取其雅也,紫砂即俗,白胎无釉者可栽小本。至新盆,虽云火气太重不合用,然尽用无妨,或种新花一二年,或置水中一年,亦可脱火气。此格外讲究之法也。花有向背,故用园盆取其四方可观。若杂色有花者,用之欠雅。至若方盆,有反正歪斜之忌,亦不合用。
清 《兰蕙真传》:
◇盆用广口鼎足,使秀气更可通风。
清 方时轩《树蕙编》:
◇盆以白石紫砂为上,水绿磁次之,白釉泥盆又次之。式宜园而敞口,园则便于盘根,敞则易於翻转。此外,或方斗,或长方亦雅,至高不过六七寸为则,深而小口者非宜。
清 区金策 《岭海兰言》:
◇盆质宜瓦不宜瓷,宜旧不宜新,宜厚不宜薄;盆形宜园不宜方与角,宜上宽下狭,不宜盆口有棱;盆底宜如仰蛊,不宜凸脐,盆底之孔,宜大不宜小;盆脚宜高不宜矮,宜鼎足不宜园裙;盆宜有垫,垫以蓄水,但不宜涉足。选盆之法,如足而已若刻划金碧,与兰无涉,徒饰美观而已。
◇瓷则晒易热也,新则性太烈也,薄则易脆裂也。方与有角,则消水难澈也。盆口有棱,则分栽折根也。凸脐孔小,则积水不易竭也。脚矮群园,则气难宣泄也。盆无垫,则蝼蚁缘聚也。垫水没足,则过湿无节也。知不宜者之弊,即知可宜者之有利矣!
◇无锡紫砂盆,性质于兰最宜。日本墨泥盆亦佳。至于龙泉蓝白色诸花釉盆,虽精美,终嫌火性未除,然较之景德镇瓷盆,亦可用也。
◇盆底垫须平,乃便安放。深须一寸,始敷诸水。盆足须高一寸以上,始能离水。此为一定之法。石弯盆地垫式颇多,合法者则少,必须亲自选择,否则良莠投杂,市人伎俩,大概如是,不足为怪也。
◇所備兰盆露天安置,雨淋日晒,以旧为妙。
清 吴传《艺兰要诀》:
◇盆宜敞口鼎足,使其透气通风。
民国 清芬室主《艺兰秘诀》:
◇选盆之法不脱一个“旧”字。盆之新者,断不可用,因其火气未脱之故也。然我之可谓旧者,并非指古瓷之器而言。庸俗者流,贸然不察,以为既得名花,必配以精美之盆,始觉相称,犹觅得娇姝必藏之以金屋也。是以既得好花之后,往往不惜重资觅取古盆,如白、定、哥等窑,或雾色内窑之类,以为不如是,必有负名花也。孰知凡物各有好恶,爱之者当细加体验。比顺其情而适其性,庶能发达而畅茂。否则虽千金之盆,非徒无益,而有害也。盖兰之性,喜燥而畏湿,种以瓷盆,适与其性相反,缘瓷盆排泄泥中水分较沙盆为迟。就美观而言,固沙逊于瓷;以兰之体质而论,究以沙盆宜。见盆质之粗细,不过在玩赏者视觉上之美恶,至于兰之一方面,实有生死之关系存乎其间。爱花之士,基于此点,不可不加以研究也。种兰之盆,去瓷而取沙,前几言之。试问沙盆之对于兰花,究有若何之妙用?曰:此无他,补过取其易于吸水而易燥耳。故种兰之盆其沙愈粗愈妙。盆质愈粗,吸水愈易,对此于盆之品质而言也。若夫盆之形式,以园为上,因兰蕊无一定之方向,植之园形盆中,则兰蕊无论起自何方,均可随其方向作正拱也,口欲其大,底欲其尖,底下须凿泄水孔三四个,口大底尖,具有多孔,自无积水之患矣。
◇前之所谓旧盆,系指曾经种过花木者而言。倘旧盆一时不得,可将新者浸入百草汁中,至一二个月以后,将盆取出,实泥土于其中,置于墙阴不见日光之处,任其风吹雨淋,日久苔生,其盆即可用矣,此速成法也,或有将新盆埋入土中者,此法较前法为迟,非一二年不可用,而出土用之,则较前者为佳。盖得土中水气浸润之后,其所有火气,尽行脱去矣。
◇盆之大小,须察花之根部与叶部而定,总之在“相称”二字。不可花大于盆,亦不宜盆大于花。花大于盆,则泥少而根多,泥少而养分不足,叶必高瘦;盆大于花,则根少而泥多,泥多则水分过足,以防根部腐败而不发。故善养花者,必察叶部之盛衰,而后知盆之大小之适宜与否。对于此点,不可不加注意也。
◇名花配精美之盆,理之至当者也。因兰蕙之性善燥而恶湿,故以沙盆为宜。而花开之时,供之书斋堂奥,究不甚雅观。曰:是否有两全之法?其法如何?于花开之时,外面加套盆可也。如是,则兰花仍在花盆中,而观赏着因外加精美之盆,而不嫌其粗矣,岂非两全之道乎?若嫌沙盆粗而摈弃不用,必种于粗细瓷盆中,总非惜花之道。同好者幸勿河汉斯言,实名花之深幸也。
民国 吴恩元编著 唐驼校订《兰蕙小史》:
◇种花之盆,须择旧盆中间有大窍者,鼎足,敞口为佳。盆乃花之宅院,如得上品仙花,必选琼楼玉宇为其佳宅,盆与兰始相称耳。必得旧盆无烟火之气,要视花之大小相当,方种之而易发,切不可大叶种小盆,小叶种大盆,令人视之生厌。且大叶种小盆则不发,小叶种大盆则易烂,栽培之理固如是。若种新落山花,则以新盆为宜,取浇水后易燥也。
民国《蕙花图谱》:
◇盆宜敞口鼎足,使透气,兼可通风。
民国 郑同梅《莳兰实验》:
◇栽盆不宜求大。种盆宽大,每不见发。其病在根不吸水,宜视根之多寡、长短,以定盆之大小、深浅方为合法。此非有意枸执,实因盆口紧者易起发,唯夏秋,盆小易涸,必须加意慎防,以灌溉透澈为妙(若验浇透之法,一举盆之轻重使知)。